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 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 D.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
A.郭某感觉到中国法官的腐败行为越来越少了 B.贾某因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C.梅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盗窃罪 D.进城务工的农民周某拿不到用人单位报酬,自认倒霉
A.三者都归属于同一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延续性 C.法律概念、技术和原则具有继承性 D.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移植的关系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 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行政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扩大 C.议会主权 D.地方自治
A.明确把“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 B.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C.明确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宪法 D.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成5年
A.赵某,出生于中国内地,父亲为美国公民,母亲为中国公民 B.钱某,出生于法国,父亲为中国公民,母亲为日本公民 C.孙某,出生于柏林,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1980年移民德国,定居柏林(德国采用出生地主义的国籍原则) D.李某,出生于中国,父亲为无国籍人,母亲也国籍不明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D.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A.《永徽律疏》不仅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B.《宋刑统》不仅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C.自首、类推、化外人、区分公罪与私罪等原则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 D.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
A.在应用于货物买卖的场合,拍卖用于出售货物,招标用于采购货物 B.在合同法上,拍卖行为属于要约,招标行为属于要约邀请 C.拍卖人和招标人的性质都是交易中介入 D.在拍卖过程中,竞买人在落槌之前能够随时了解其他竞买人的报价;在招标过程中,投标人在开标之前不得了解其他投标人的报价
A.该十余户农民应以乙农药厂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 B.该十余户农民应以甲供销公司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 C.该十余户农民既可以甲供销公司为被告,也可以乙农药厂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 D.设该十余户农民起诉则其既可以推举代表人参加诉讼,也可以单独另行起诉
A.陈某既可以要求甲厂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饭店承担赔偿责任 B.韩某只能依劳动合同关系要求饭店赔偿损失 C.杜某可以要求甲厂承担赔偿责任 D.向甲厂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自身体受到伤害之日起计算
A.非经接管程序,商业银行不得解散或破产 B.实行接管后,商业银行的债权债务由接管组织概括承受 C.接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D.自接管之日起,由接管组织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力
A.公告文件披露了最大的10名股东的名单,但没有说明他们的持股数额 B.公告文件披露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但没有说明他们持有本公司股票、债券的情况 C.公告文件披露了最近3年的盈利情况,但没有报告公司未来3年的盈利预测 D.公告文件提供了股东大会的申请上市决议,但没有提供主要债权人的同意书
A.税收保全与税收强制措施适用于所有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B.税收强制措施不包括从纳税人的存款中扣缴税款 C.个人生活必需的用品不适用税收保全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D.税务机关可不经税收保全措施而直接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A.李某的试用期刚过一半,被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决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试用期的全部工资,但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B.张某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决定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企业告知,此情况下只支付养老金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C.吴某在劳动合同解除后,根据有关规定将领取失业救济金,企业决定从经济补偿金中作适当扣除 D.肖某因患病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发给经济补偿金,同时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并在经济补偿金中作相应抵偿
A.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不是单个劳动者,而是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工会 B.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是要式合同,都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但备案、鉴证或公证都不是订立合同的必要条件 D.根据特别优于普通的原则,个人劳动合同的效力优先于集体合同的效力
A.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因资金困难无力偿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B.原用地单位系国有企业,现已通过股份制改造,被一家私营企业控股 C.县政府超越批准权限,将一片农用地批给某外商用于建设别墅区 D.某工厂的自用铁路,因该厂转产,长期弃置失修,现已经核准报废
A.甲公司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将流光大厦单独拍卖,并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B.甲公司在流光大厦的土地上新建的溢彩楼不是抵押财产 C.甲公司不按期还款时,银行可以将流光大厦和溢彩楼一同拍卖,但只能由流光大厦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D.溢彩楼是在建工程,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设置抵押,也不得拍卖转让
A.根据无过错原则,化肥厂应承担赔偿责任 B.甲可以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诉讼 C.化肥厂须举证证明损害是由甲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方可免责 D.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为2006年8月
A.实施审计前未组成审计组 B.实施审计前未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C.实施审计3日前未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D.审计人员进行调查时,未出示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
A.“蓝天号”飞行表演如在我国领海上空进行,必须得到我国的允许 B.“碧海号”赛艇表演如果在我国领海中进行,必须得到我国的允许 C.“蓝天号”在前往表演空域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飞过我国的领海上空,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 D.“碧海号”在前往表演海域的途中,如果仅仅是以通过为目的,从而穿越我国的领海,则无须得到我国的许可
A.赵某以使馆的名义,向乙国某公司购买一栋房屋,因欠款而被售房公司起诉 B.赵某在乙国的叔叔去世,其遗嘱言明将一栋位于乙国的楼房由赵某继承,但其叔叔之子对此有异议,而诉诸法院 C.赵某工作之余,为乙国一学生教授外语并收取酬金,但其未能如约按时辅导该学生,该学生诉诸法院,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D.赵某与使馆的另一位参赞李某,因国内债务问题发生纠纷,李某试图将此纠纷诉诸乙国法院解决
A.我国所有的法律都允许涉外合同的当事人自行约定合同准据法 B.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适用于合同的准据法时,我国法院应适用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C.关于对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与合同的有效性应分别适用不同国家法律的主张,称为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分割论 D.按照特征性履行方法的理论,当事人未选择适用于合同的法律时,应根据合同的特殊性确定合同准据法
A.该婚姻的有效性应适用法国法律 B.该案涉及的离婚条件适用中国法律 C.财产分割动产适用瑞士法,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D.涉及该案的财产分割应适用中国法律
A.中国公司直接向有管辖权的瑞土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B.中国公司向国际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C.由人民法院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请求瑞士法院承认和执行 D.由人民法院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执行
A.本案应由天津甲公司与承运人签订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B.本案应由天津甲公司办理投保 C.承运人可依《海商法》有关免责的规定免除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 D.乙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
A.委付适用于推定全损,而代应适用于全损或部分损失 B.委付转让的中保险标的所有权及其他相关的权利义务,而代位是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 C.委付仅适用于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而代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货物运输保险 D.委付是保险人取得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后,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款,而代位是以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为前提
A.前者的当事人是原调查的利害关系人,而后者的当事人是出口国政府和进口国政府 B.前者的申诉对象是主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后者的申诉对象则还包括行政复议裁决、法院判决,甚至还包括进口国立法 C.前者的审查依据是进口国国内法,而后者的审查依据是WTO的相关规则 D.前者遵循的是进口国国内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而后者遵循的是WTO的争端解决规则
A.甲国公民在甲国和乙国同时出版的文学作品 B.乙国公民首先在甲国出版的文学作品 C.在甲国有住所的乙国公民的文学作品 D.乙国公民在乙国发表的文学作品
A.不告不理原则体现了审判权的被动性,是审判中立的根本要求 B.一切审判程序都必须适用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 C.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与法律监督之间在根本点上不存在矛盾 D.审判及时原则体现了现代审判活动的效率价值
A.参加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B.收取当事人钱财,私放在押犯罪嫌疑人 C.从事经商、办企业或者参与其他营利性活动 D.因玩忽职守,造成错案
A.在法庭上对当事人态度不够礼貌 B.警告当事人如果不按有关规定及时举证则必然败诉 C.在法庭调解过程中告诉当事人一方:如果不接受调解则肯定败诉 D.在法庭外与当事人一方就城市交通问题短暂闲聊
A.合作律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B.律师事务所可设立分所,但须经拟设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律师协会审核 C.律师应当在其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地域内执业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作律师
A.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2 B.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1 C.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1 D.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