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当标志值比较大且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当标志值较小且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D.当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E.当各个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对平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
A.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E.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A.某市医院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 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 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 D.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 E.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
A.某厂工人中,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比例是2:3 B.2009年甲地人均粮食产量是乙地的1.5倍 C.出生婴儿中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05:100 D.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8% E.2008年某国农轻重比例是28:38:34
A.绝对数 B.无名数 C.有名数 D.平均数 E.抽样数
A.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同类指标的对比 B.不同时期的比较 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 E.实际水平对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A.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 B.用来反映经济发展变动的基本趋势 C.总量指标是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 D.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E.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协调性和均衡性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A.都是时点指标 B.都是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E.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
A.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 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用分段速度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E.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
A.平均数不一致 B.标准差不一致 C.计量单位不一致 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A.工资总额 B.流动资金余额 C.人口密度 D.职工人数 E.人均国民收入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出生数 C.某农场每年年末拖拉机台数 D.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E.某城市在校生人数
A.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调和平均数 E.中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