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某段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石方开挖、路堤填筑及附属工程。其中,路堑段长度140m,地面最大横向坡度1:10,路堑开挖最大深度20m;路堤地基处理设计采用铺设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路堤邻近营业线一侧支挡设计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挡土墙结构如图3所示;部分路基边坡设计采用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进行防护。新建路堤坡脚距离营业线坡脚最小距离为5m,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开挖路堑土石方时,采用横向台阶法开挖,为加快施工进度,在同一开挖地段,施工队同时进行上部台阶土石方开挖和下部台阶土石方装运。在邻近营业线路堤填筑施工时,施工队现场负责人要求把确保施工设备安全放在首位。
事件2: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土工织物各幅之间应搭接,搭接宽度35cm,土工格栅各幅之间不需搭接,但要密排放置,连接牢固;在加筋垫层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中间,后填两边;压实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遍,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事件3:施工队进行“人”字形骨架浆砌片石施工时,对边坡局部超挖部分采用干砌片石砌补;浆砌片石材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母岩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最小块径大于10cm的片石;浆砌片石采用灌浆法砌筑。
问题:
针对事件2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一)某新建高速铁路单洞双线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Ⅱ级和Ⅲ级泥质灰岩。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围岩级别为Ⅲ级,设计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如图1所示。监测人员按照高速铁路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在同一断面上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
事件2:项目经理部编制了Ⅱ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方案,其中钻爆布置如图2所示。
问题:
针对事件1,在答题卡上复制图1,在图中标出测点位置(用“▲”表示),并画出该断面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用“一”表示)。
(三)某集团公司承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一标段,其中某桥梁主跨为(48+80+48)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边跨直线段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连续箱梁施工前,施工队拟配置的梁部施工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压浆设备、托架、支架、模板、试验设备。
事件2:边跨直线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作业平台脚手架与梁部模板连接牢固,以增加脚手架的安全性。底模安装完成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设定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0倍,分三次预压到位。
事件3:项目经理部委托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梁部线形进行监测。标准梁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要求每浇筑完成3个梁段后,根据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调整梁部线形;梁段混凝土达到张拉条件后,前移挂篮,再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合龙段施工前,应分析气温变化情况,在施工当天选定近5天平均气温时段锁定合龙口并浇筑混凝土;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具备张拉条件后,先拆除0#块支座临时固结,再张拉底板预应力筋。
问题:
针对事件1,梁部施工还应配置哪些主要施工设备
(一)某新建高速铁路单洞双线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Ⅱ级和Ⅲ级泥质灰岩。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围岩级别为Ⅲ级,设计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如图1所示。监测人员按照高速铁路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在同一断面上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
事件2:项目经理部编制了Ⅱ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方案,其中钻爆布置如图2所示。
问题:
针对事件2,写出图2中A、B、C、D所代表炮眼名称。
Ⅱ级围岩光面爆破钻爆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中字母所代表炮眼名称:A为周边眼,B为辅助眼,C为掏槽眼,D为底板眼。
(二)某段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石方开挖、路堤填筑及附属工程。其中,路堑段长度140m,地面最大横向坡度1:10,路堑开挖最大深度20m;路堤地基处理设计采用铺设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路堤邻近营业线一侧支挡设计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挡土墙结构如图3所示;部分路基边坡设计采用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进行防护。新建路堤坡脚距离营业线坡脚最小距离为5m,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开挖路堑土石方时,采用横向台阶法开挖,为加快施工进度,在同一开挖地段,施工队同时进行上部台阶土石方开挖和下部台阶土石方装运。在邻近营业线路堤填筑施工时,施工队现场负责人要求把确保施工设备安全放在首位。
事件2: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土工织物各幅之间应搭接,搭接宽度35cm,土工格栅各幅之间不需搭接,但要密排放置,连接牢固;在加筋垫层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中间,后填两边;压实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遍,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事件3:施工队进行“人”字形骨架浆砌片石施工时,对边坡局部超挖部分采用干砌片石砌补;浆砌片石材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母岩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最小块径大于10cm的片石;浆砌片石采用灌浆法砌筑。
问题:
针对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三)某集团公司承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一标段,其中某桥梁主跨为(48+80+48)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边跨直线段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连续箱梁施工前,施工队拟配置的梁部施工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压浆设备、托架、支架、模板、试验设备。
事件2:边跨直线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作业平台脚手架与梁部模板连接牢固,以增加脚手架的安全性。底模安装完成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设定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0倍,分三次预压到位。
事件3:项目经理部委托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梁部线形进行监测。标准梁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要求每浇筑完成3个梁段后,根据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调整梁部线形;梁段混凝土达到张拉条件后,前移挂篮,再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合龙段施工前,应分析气温变化情况,在施工当天选定近5天平均气温时段锁定合龙口并浇筑混凝土;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具备张拉条件后,先拆除0#块支座临时固结,再张拉底板预应力筋。
问题:
针对事件2中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一)某新建高速铁路单洞双线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Ⅱ级和Ⅲ级泥质灰岩。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围岩级别为Ⅲ级,设计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如图1所示。监测人员按照高速铁路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在同一断面上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
事件2:项目经理部编制了Ⅱ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方案,其中钻爆布置如图2所示。
问题:
针对事件2,写出图2中A、B、C、D炮眼的起爆顺序。
Ⅱ级围岩光面爆破钻爆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中炮眼的起爆顺序:CBAD。
(三)某集团公司承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一标段,其中某桥梁主跨为(48+80+48)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边跨直线段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连续箱梁施工前,施工队拟配置的梁部施工设备有: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压浆设备、托架、支架、模板、试验设备。
事件2:边跨直线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作业平台脚手架与梁部模板连接牢固,以增加脚手架的安全性。底模安装完成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设定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0倍,分三次预压到位。
事件3:项目经理部委托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梁部线形进行监测。标准梁段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要求每浇筑完成3个梁段后,根据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调整梁部线形;梁段混凝土达到张拉条件后,前移挂篮,再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合龙段施工前,应分析气温变化情况,在施工当天选定近5天平均气温时段锁定合龙口并浇筑混凝土;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具备张拉条件后,先拆除0#块支座临时固结,再张拉底板预应力筋。
问题:
针对事件3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二)某段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石方开挖、路堤填筑及附属工程。其中,路堑段长度140m,地面最大横向坡度1:10,路堑开挖最大深度20m;路堤地基处理设计采用铺设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路堤邻近营业线一侧支挡设计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挡土墙结构如图3所示;部分路基边坡设计采用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进行防护。新建路堤坡脚距离营业线坡脚最小距离为5m,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开挖路堑土石方时,采用横向台阶法开挖,为加快施工进度,在同一开挖地段,施工队同时进行上部台阶土石方开挖和下部台阶土石方装运。在邻近营业线路堤填筑施工时,施工队现场负责人要求把确保施工设备安全放在首位。
事件2: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土工织物各幅之间应搭接,搭接宽度35cm,土工格栅各幅之间不需搭接,但要密排放置,连接牢固;在加筋垫层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中间,后填两边;压实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遍,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事件3:施工队进行“人”字形骨架浆砌片石施工时,对边坡局部超挖部分采用干砌片石砌补;浆砌片石材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母岩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最小块径大于10cm的片石;浆砌片石采用灌浆法砌筑。
问题:
针对事件2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二)某段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石方开挖、路堤填筑及附属工程。其中,路堑段长度140m,地面最大横向坡度1:10,路堑开挖最大深度20m;路堤地基处理设计采用铺设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路堤邻近营业线一侧支挡设计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挡土墙结构如图3所示;部分路基边坡设计采用浆砌片石“人”字形骨架进行防护。新建路堤坡脚距离营业线坡脚最小距离为5m,施工期间营业线正常运营。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开挖路堑土石方时,采用横向台阶法开挖,为加快施工进度,在同一开挖地段,施工队同时进行上部台阶土石方开挖和下部台阶土石方装运。在邻近营业线路堤填筑施工时,施工队现场负责人要求把确保施工设备安全放在首位。
事件2: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进行了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土工织物各幅之间应搭接,搭接宽度35cm,土工格栅各幅之间不需搭接,但要密排放置,连接牢固;在加筋垫层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中间,后填两边;压实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遍,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事件3:施工队进行“人”字形骨架浆砌片石施工时,对边坡局部超挖部分采用干砌片石砌补;浆砌片石材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母岩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最小块径大于10cm的片石;浆砌片石采用灌浆法砌筑。
问题:
针对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五)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线路平面布置如图5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60万m3。如图5中D1是在营业线旁的帮宽路堤。该段营业线路堤填料为透水性材料。
双线桥梁两座,均为旱桥,墩高8~10m,桥址处地形平缓、地质良好,上部结构均为跨径32m简支箱梁。箱梁由本标段自行负责施工;设计要求箱梁采用预制架设或支架现浇,具体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并按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单洞双线隧道两座,均无不良地质,其中2#隧道围岩为Ⅲ级、Ⅳ级和Ⅴ级,三种围岩的长度各占三分之一,Ⅳ级和Ⅴ级围岩在进口和出口段均衡分布。隧道均采用钻爆法施工,洞渣弃运至图示弃渣场。由于工期紧张,需要对2#隧道增加斜井,图5中拟定的斜井A和斜井B处均具备斜井设置的条件,只需选择其中一个斜井进行施工;两个拟定的斜井长度均为300m,纵坡均为5%,洞口地势均较为平缓;斜井A围岩为Ⅲ级,斜井B围岩为Ⅴ级。
全线铺设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单位制定的轨道工程施工方案为:(1)无砟轨道在全线正式施工前,进行首件工程施工,首件工程由监理单位选定。(2)浇筑的道床板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松开螺杆调整器、扣件,释放钢轨温度应力。具体松开螺杆调整器和扣件的时机需要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提前试验确定。(3)铺设区间无缝线路时,工地钢轨焊接方法优先采用铝热焊。
根据合同约定,施工单位要按设计要求,在站前工程施工中为“四电”专业提供必要的接口条件。
本标段总工期为36个月,其中隧道工期为24个月。本工程为总价承包合同。
问题:
根据背景资料,应选择哪个斜井设置方案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