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指令的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是( )。
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 )。
在一个单链表中, 已知指针 p 指向其中的某个结点, 若在该结点前插入一个由指针 s 指向的结点, 则需执行( )。
假定在一棵二叉树中, 双分支结点数为 15 个, 单分支结点数为 30 个, 则叶子结点数为( ) 个。
某非空二叉树(结点个数大于 1) 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正好相反, 则该二叉树一定是( )。
若对 n 阶对称矩阵 A[1…n, 1…n]依次存放于一维数组 B[1…n(n+1) / 2]中, 则在 B 中确定 A ij (i<j) 的位置 k 的关系为( )。
在图中判断两个顶点是否相邻, 采用( ) 存储结构效率最高。
在一个具有 n 个单元的顺序栈中, 假定以高端(即第 n-1 单元) 作为栈底, 以 top 为栈顶指针, 则当作出栈运算时, top 变化为( )。
若采用链地址法构造哈希表, 哈希函数为 H(key) =key MOD 15, 则需( ) 个链表。
有一个长度为 12 的有序表, 按二分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 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况下, 查找成功所需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
若对 n 个元素进行堆排序, 则在初始建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 ) 次筛选。
已知定点小数 x 的反码为 1.X1X2 X3 , 且 x<-0.75, 则必有( )。
X1 =0, X2 =0, X3 =1
X1 =1
X1 =0, 且 X2 , X3 不全为 0
X1 =0, X2 =0, X3 =0
设某浮点数共 12 位, 其中阶码含 1 位阶符共 4 位, 以 2 为底, 补码表示; 尾数含 1 位数符共 8 位, 补码表示, 规格化, 则该浮点数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是( )。
27
28
28-1
27-1
为了保证程序连续执行, CPU 中设置( ) 给出下条指令地址。
主存直接寻址时指令的地址段给出的是( )。
双端口存储器在( ) 情况下会发生读/ 写冲突。
CPU 响应中断时, 进入“中断周期”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 PC 内容, 而不是由软件完成,主要是为了( )。
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 ) 引起的。
某计算机系统, 它的 FCB 占 64B, 一个磁盘块的大小为 1KB, 采用 1 级目录, 假定文件目录中有 3200个目录项, 则查找一个文件平均启动盘块的次数是( )。
下面关于 RISC 指令系统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
在独立请求方式下, 若有 N 个设备,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面关于并发性的定义中, 正确的是( )。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
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 不需要硬件的支持的是( )。
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 页面的大小与可能产生的缺页中断次数( )。
从用户角度看, 文件系统主要是实现( )。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 有 10 个程序, 每个程序以单道方式运行时, 每个程序需要 10min 完成运行。 完成每个程序的运行需要的时间大于 100min。 若采用多道方式运行, 全部运行完成需要的总时间( )。
进程 PA 不断地向管道写数据, 进程 PB 从管道中读数据并加工处理, 如图 1 所示。 如果采用 P、 V 操作来实现进程 PA 和进程 PB 间的管道通信, 并且保证这两个进程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则至少需要( )。
若有 4 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 每次允许 3 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 用 P、 V 操作作为同步机制, 则信号量 S 的取值范围是( )。
若 P、 V 操作的信号量 S 初值为 2, 当前值为-1, 则表示有( ) 等待进程。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 )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在选择重传协议(SR) 中, 当帧的序号字段为 3bit, 且接收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时, 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 )。
在某 CSMA/ CA 网络上, 计算机 A 有 1 个 2 时槽的帧间间隔, 计算机 B 的帧间间隔是 6 时槽, 计算机 C 的帧间间隔是 4 时槽, 则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设备是( )。
网桥是用来连接同介质局域网的关键网络设备, 无须用户设置的网桥称为“透明网桥”形成环路时, 则( )。
如果我们需要在路由表中设置一条默认路由, 那么目标地址应为______, 子网掩码应为______。( )
一个 TCP 连接使用 256kbit/ s 的链路, 其端到端延时为 128ms, 经测试发现吞吐量只有 128kbit/ s, 忽略 PDU 封装的协议开销以及接收方应答分组的发射时间, 则窗口大小为( )。
用户请求 FTP 服务器返回当前目录的文件列表时, 传输文件列表的连接是( )。
HTTP 是一个无状态协议, 然而 Web 站点经常希望能够识别用户, 这时需要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