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水厂2007年供水量统计结果为:全年供水量为3650万m3,最大月供水为330万m3,最高日供水量为12万m3,最高日最大时供水量为6500m3,则该城镇2007年供水的日变化系数(Kd)、时变化系数(Kh)分别为()。
A.Kd=1.20、Kh=1.56 B.Kd=1.13、Kh=1.30 C.Kd=1.20、Kh=1.30 D.Kd=1.13、Kh=1.56
某城市最高日需水量为15万m3/d,时变化系数为1.30,水厂自用水为5%,管网内设有调节水池,最高时向管网供水900m3/h,则一级泵房和二级泵房的设计流量分别为()。
A.6250m3/h、7631m3/h B.6250m3/h、8125m3/h C.6563m3/h、7225m3/h D.6563m3/h、7631m3/h
某给水系统水厂内设有清水池,管网内设有高位水池,给水系统的用水量变化曲线见下图1,水厂二级泵房供水量变化曲线见下图2,则管网中高位水池的有效容积为()m3。
A.5500 B.6500 C.9500 D.13500
A.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管段沿线流量之和 B.与该节点相连的下游管段沿线流量之和 C.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一半 D.与该节点相连的下游管段沿线流量之和的一半
某配水泵站分级供水7~19h供水量为3600m3/h,扬程为24m,水泵和电机效率为80%。19h~次日4h供水量为1800m3/h,扬程为18m,水泵和电机效率均为78%。传动装置效率按100%计,该水泵每天的耗电量是()kw·h。
A.8820 B.3479.3 C.6150 D.3973.3
某树枝状管网布置及节点流量如下图所示,则管段3-4的流量为()L/s。
A.91 B.33 C.34 D.51
如下图所示的配水管网,初步流量分配及平差计算结果见附图,计算得各环的校正流量分别为△qⅠ==5.97L/s;△qⅡ=1.10L/s;△qⅢ=2.05L/s,则下一次平差计算的管段2—5的流量为()L/s。
A.30.67 B.20.93 C.18.73 D.32.87
下图所示为平行敷设的两条管材、管径相同的输水管线,在图示长度位置处设有两根连通管,当其中一根1200m长度的输水管发生事故时,通过阀门切换,在总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事故流量Qs为设计流量Q的()。
A.70.7% B.80.0% C.67.4% D.60.0%
某输水工程采用重力输水方式将原水输送到自来水厂的配水井,已有一根输水管线总长12km,其中DNl000的管线长7km,DN900的管长5km,输水能力为10万m3/d,扩建工程另行敷设输水管线一根,长14km,管径DNl000,当扩建工程建成后,在相同进水水位时,输水总能力可达()万m3/d。(注:流量以m3/s计时,DNl000比阻a=0.00148;DN900比阻a=0.0026)
A.20.6 B.21.3 C.21.5 D.21.9
A.过滤器有良好的进水条件,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不易堵塞 B.大口井、渗渠和泉室可以不设通气设施 C.大口井井口高出地面0.5m D.管井井口应加设套管,并填入不透水材料封闭
某城镇设计供水量为24万m3/d,采用2个侧面进水的箱式取水头,从无冰絮的河流取水至吸水井,进水孔上安装格栅,栅条采用10mm厚扁钢,栅条净距为100mm。若水厂自用水量、原水输水管漏失水量及市区配水管网漏失水量分别占设计水量的8%、5%和10%,则每个取水头的进水孔总面积最小应为()m2。
A.7.68 B.4.18 C.3.84 D.2.30
某取水工程设计流量为8万m3/d,设3格进水孔,每格进水孔前设置格栅,格栅面积为3.0m2,栅条厚度为10mm,栅条净距为100mm,则该取水构筑物适用于()。
A.有冰絮河流中岸边式取水 B.无冰絮河流中岸边式取水 C.有冰絮河流中河床式取水 D.无冰絮河流中河床式取水
某河床取水构筑物设计流量为14400m3/h,设有4台水泵(3用1备),水泵吸水管直接从无冰絮的河道内吸水,取水头部进水孔上安装固定格栅,栅条厚度为10mm,中心距为110mm,格栅堵塞系数为0.75,每个取水头部进水孑L面积不小于()m2。
A.3.3 B.2.5 C.2.0 D.1.5
A.26.5m、23.0m B.26.5m、22.5m C.26.7m、23.0m D.26.7m、22.5m
某城镇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取水规模为24万m3/d,采用两根DNl200自流管进水到集水井,每根管长120m,总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包括进水格栅等)为8.0,河流最低水位为3.50m,当任一根自流管发生故障时,集水井的最低校核水位应为()m。(注:当流量以m3/s计时,DNl200进水管的比阻a=0.000657)
A.3.12 B.2.73 C.1.99 D.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