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B.15 C.30 D.60
A.法律 B.宪法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A.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B.依照特定程序制定的 C.具有国家强制性 D.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A.空间效力 B.时间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调整对象
A.工会 B.生产经营单位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安全生产中介机构
A.基本要求 B.重要条件 C.前提条件 D.主要措施
A.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C.生产经营单位D.监理工程师
A.安全生产论证和安全行为评价 B.安全生产论证和安全投入评价 C.安全制度论证和安全评价 D.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A.社会福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社会保险
A.预算和计划 B.设计和施工 C.论证和评价 D.生产和使用
A.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B.口头告知被检查单位,责令立即整改 C.作出书面记录,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 D.作出书面记录,并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签字
A.扩建、改建、翻新 B.新建、改建、扩建 C.新建、扩建、引进 D.新建、改建、装修
A.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B.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C.企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D.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A.审核制度 B.淘汰制度 C.监控制度 D.备案制度
A.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予以罚款处罚,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对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D.通知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到场签字,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劳动用工情况B.安全技术措施C.事故应急措施D.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
A.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B.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工商、公安部门 C.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A.接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的检查监督 B.依法收取中介服务报酬和费用 C.具备法定条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中介服务资质 D.严格按照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或者约定,完成所承担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事项
A.5 B.10 C.15 D.30
A.关闭的 B.停产停业整顿的 C.拘留的 D.罚款的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A.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C.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 D.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等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A.不承担任何责任 B.与生产经营单位分担赔偿责任 C.承担技术责任 D.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A.安全检查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C.质量监督员 D.特种作业人员
A.医疗机构 B.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A.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B.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C.在允许拖拉机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机可以从事货运,但是不得用于载人 D.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可适当载货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工会 B.职工 C.矿长 D.政府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监察部门 C.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D.公安消防机构
A.企业单位 B.事业单位 C.主办单位 D.指定单位
A.获得作业场所安全与职业危害方面的信息 B.向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反映矿山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C.对任何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决定和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矿山企业职工发现企业行政方面违章指挥有权提出解决的方案
A.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B.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C.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的地点停放 D.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km
A.死亡2人 B.重伤2人 C.轻伤10人 D.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A.14 B.16 C.18 D.20
A.5 B.15 C.30 D.45
A.警告 B.罚款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责令停产停业
A.可行性论证 B.设计 C.施工 D.竣工验收
A.配置现场专职医疗人员 B.配置应急通信设备 C.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 D.配置急救车辆
A.用人单位 B.医疗卫生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工会
A.设置现场监护人员 B.设置现场救援设备 C.为劳动者配备可以使用的防护用品 D.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行政相对人
A.国际安全标准 B.企业安全标准 C.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 D.企业安全标准或者地方安全标准
A.立即责令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B.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C.予以关闭 D.处以罚款或者警告
A.总承包单位 B.分包单位 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共同 D.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分别
A.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B.县级的市以上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
A.公安消防机构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安全管理机构 D.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听证应当秘密举行 B.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盖章 C.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D.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盖章
A.黑火药 B.雷管 C.炸药 D.导火索
A.3 B.5 C.15 D.30
A.1 B.2 C.3 D.4
A.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B.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 C.民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D.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A.责令停止生产 B.拘留 C.没收违法所得 D.罚款
A.3万元以下 B.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A.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D.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A.认定 B.视同 C.不能认可 D.认可
A.0.5 B.1 C.1.5 D.2
A.承继单位 B.原用人单位与承继单位 C.职工个人 D.职工个人与承继单位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A.5% B.3% C.2% D.1%
A.1 B.2 C.3 D.5
A.行政许可是一种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C.行政许可是依据职权的行政行为 D.行政许可是有限设禁和解禁的行政行为
A.可以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B.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C.可以以货币但不得以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D.不得以货币但可以以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A.不得上岗作业 B.处5000元以下罚款 C.暂扣上岗资格证 D.吊销上岗资格证
A.10 B.15 C.20 D.30
A.组织控制职业中毒事故现场 B.组织从业人员离开现场 C.责令暂停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作业 D.封存造成职业中毒事故或者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