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要负责人 B.财务人员 C.从业人员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特定性 B.处罚性 C.完整性 D.规范性
A.解释 B.修改 C.制订 D.补充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A.人性化 B.合理化 C.法律化 D.现代化
A.明确化 B.法律化 C.规范化 D.合理化
A.属地主义 B.保护主义 C.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 D.属地主义与保护主义相结合
A.罚款 B.降职 C.撤职 D.开除
A.《安全生产法》 B.《行政许可法》 C.《行政处罚法》 D.《宪法》
A.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C.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A.给予主要负责人撤职处分 B.提供必需的资金 C.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D.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A.公民 B.个体工商户 C.工厂 D.基本单元
A.指定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B.与政府监管部门签订救援协议 C.与保险公司签订意外伤害保险协议 D.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A.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C.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D.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安全生产检查人员 C.从业人员 D.特种作业人员
A.法律法规 B.法律法规、标准 C.法律行政法规 D.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监理工程师
A.100 B.150 C.200 D.300
A.有权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经批准可以 D.无权
A.安全培训机构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D.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检查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7 B.10 C.15 D.30
A.刑事赔偿 B.民事赔偿 C.经济补偿 D.国家赔偿
A.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备案 B.负责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有权进行审查、检查 C.负责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法的,无权实施行政处罚 D.这种备案制度不是一般的告知制度,而是一种审查监管制度
A.值班人员 B.施工人员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性质不同 B.工伤社会保险是以抚恤、安置和补偿受害者为目的的补偿性措施 C.生产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或其亲属,只有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补偿的权利 D.民事赔偿是以民事损害为前提,以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民事责任为目的,对受害者给予经济赔偿的惩罚性措施
A.矿长 B.班组长 C.工会 D.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A.矿长 B.工会 C.矿工 D.监理人员
A.14 B.15 C.16 D.18
A.新建 B.住宅室内装修 C.村民自建住宅 D.临时性建筑
A.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 B.国家安全标准或者企业安全标准 C.地方安全标准或者企业安全标准 D.行业安全标准或者地方安全标准
A.立即停止作业 B.撤离危险区域 C.限期消除隐患 D.并给予警告和罚款
A.高速公路禁止拖拉机通行 B.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内的道路,禁止拖拉机通行 C.在允许拖拉机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机可以从事货运 D.在允许拖拉机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机可以用于载人,但人数为3人以下
A.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B.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C.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D.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A.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刑事处罚性 D.实施的行为具有非惩罚性
A.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可以为1人 B.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合法证件 C.询问或者检查时应当制作笔录 D.对违法行为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审查调查结果,酌情分别作出决定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A.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B.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C.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D.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采纳
A.5 B.15 C.30 D.60
A.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C.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治理的性质和任务 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A.行政机关准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事项 B.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权利并且具有数量限制的事项 C.资格、资质方面的事项 D.确定客体资格的事项
A.正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 B.正在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C.被授予行政许可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
A.对责任人员进行罚款 B.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C.给予主管人员行政处分 D.暂扣煤炭生产许可证
A.生产(制造)许可证、安全合格证 B.产品合格证、经营许可证 C.经营许可证、检测合格证 D.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A.提出建议 B.登记备案 C.通报情况 D.移交处理
A.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 B.安全监察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C.安全监察与联合执法相结合 D.安全监察与行业监督相结合
A.要求立即停止作业 B.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C.立即责令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D.予以罚款或者警告
A.社会危害程序 B.责任主体 C.性质 D.机理
A.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B.国务院公安部门 C.海关总署 D.国务院交通部门
A.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D.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特许 B.认可 C.核准 D.公证
A.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经营场所 C.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D.有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人员
A.建设单位 B.勘察单位 C.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
A.经营、运输、管理 B.储存、搬运、使用 C.购买、领用、销售 D.保管、领取、使用
A.登记 B.认可 C.特许 D.核准
A.15 B.30 C.45 D.60
A.人民法院 B.环境保护部门 C.公安机关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享有工伤保险权利的主体只限于本企业的职工或者雇工 B.工伤保险是由政府监管、社保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惩罚性 C.工伤保险实际上是一种转移工伤补偿的风险和责任的社会共济方式 D.工伤保险不强调造成工伤的原因、过错及其责任,只要确认职工在法定情形下发生工伤,就依法享有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
A.7 B.10 C.10 D.30
A.开除 B.降级 C.撤职 D.记大过
A.10 B.15 C.30 D.60
A.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 B.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事故发生地与单位所在地的上级人民政府
A.10 B.15 C.20 D.30
A.1 B.2 C.12 D.24
A.综合协调 B.统一管理 C.分级负责 D.属地为主
A.10 B.20 C.30 D.50
A.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管理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 D.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5 B.7 C.10 D.15
A.2万元以下 B.3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