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2岁,全口义齿戴用1周,自述休息位时义齿固位尚可,但张口、说话或打哈欠时义齿脱位,戴上义齿口腔黏膜疼痛,取下后疼痛缓解,吃东西时常咬颊部,检查见上唇系带处有小溃疡,部分义齿边缘相对的黏膜充血
A.重衬基托的组织面 B.调 C.降低垂直距离 D.磨短相应部位的基托边缘 E.增高垂直距离
患者,女,40岁,缺失,金属烤瓷桥修复。作蜡型时采用同切开窗法制作
A.在每个部位获得均一的瓷层厚度 B.能保证基底冠的厚度 C.操作简单方便 D.获得表面光滑的基底冠蜡型 E.获得金-瓷交界线的正确位置
A.切缘1.5~2mm B.唇侧1~1.2mm C.舌侧0.5~1mm D.面1.2~2mm E.邻面不大于1mm
男性患者,缺失,余留牙及牙周组织健康,整铸支架活动义齿修复
A.有利于熔模料熔化后外流、燃烧及挥发 B.不使液态合金产生涡流,紊流及倒流 C.铸道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弯不宜直,宜短不宜长 D.熔模位于铸圈的中2/5部位,位于铸型热中心 E.对铸件不产生变形因素
患者,男,拔除一年,缺牙间隙大,余留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设计弯制卡环
基牙为一类导线,应采用哪类卡环()
A.正型卡环 B.环形卡环 C.间隙卡环 D.双臂卡环 E.单臂卡环
在方丝弓矫治器的使用过程中,为排齐牙齿及关闭拔牙间隙,常在弓丝上弯制各种形状的弹簧曲作为加力单位
能使牙齿向唇(颊)、舌向扭转的弹簧曲是()
A.A B.B C.C D.D E.E
患者,女,25岁,缺失,牙槽嵴丰满,唇侧倒凹较大,为基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向左倾斜 B.向右倾斜 C.向后倾斜 D.向前倾斜 E.平放不倾斜
患者,女,50岁,缺失,松动Ⅰ度,颊系带附丽正常,周围软组织无倒凹,颊侧主要倒凹区在远中,舌侧主要倒凹区在近中
A.侧腭杆连接 B.前腭杆+侧腭杆连接 C.唇颊杆连接 D.后腭杆连接 E.前、后、侧腭杆混合连接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A.覆小 B.覆盖小 C.反 D.深覆盖 E.深覆
若基牙为一度松动牙时,卡环的类型应是()
A.正型卡环,间隙卡环 B.单臂卡环,间隙卡环 C.上返卡环,间隙卡环 D.下返卡环,间隙卡环 E.长臂卡环
缺失,采用金属烤瓷桥修复,金属基底桥试戴完成后,需对金属基底进行处理
A.砂针打磨 B.喷砂 C.超声波清洗 D.除气、预氧化 E.低温烧结
该患者应设计为()
A.对半卡环 B.正形卡环 C.环形卡环 D.RPI卡环 E.RPA卡环
A.由左向右 B.由右向左 C.由前向后 D.由后向前 E.垂直戴入
患者,男,63岁,全口义齿修复,采用S.P.A排牙法,遵照排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获得一副满意的全口义齿
排牙时常要求平面平分颌间距离,对平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平面是指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与两侧上颌第二磨牙近舌尖三点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B.正常情况下,平面前部应位于上唇下约2mm C.平面前部与瞳孔联线平行 D.平面两侧后部与眶耳平面线平行 E.平面的后端高度与下颌磨牙后垫中1/3的水平位置平齐
A.正插法和反插法 B.正插法和垂直插法 C.反差法和垂直插法 D.正插法和侧插法 E.反插法和侧插法
基牙为二类导线,采用哪类卡环()
A.正型卡环 B.单臂卡环 C.双臂卡环 D.上返卡环 E.下返卡环
A.2×105~4×105Pa B.5×105Pa C.6×105Pa D.7×105Pa E.8×105Pa
基牙应采用哪类卡环()
A.正型卡环 B.间隙卡环 C.单臂卡环 D.双臂卡环 E.下返卡环
A.尽量避开妨碍义齿就位的硬组织不利倒凹 B.尽量避开妨碍义齿就位的软组织不利倒凹 C.尽量争取在主基牙上画出Ⅰ型导线 D.应照顾前牙的美观 E.尽量利用缺隙处软组织
A.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垂直距离1~4mm,水平距离4mm B.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垂直距离3~6mm,水平距离6mm C.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垂直距离2~4mm,水平距离2mm D.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垂直距离1~2mm,水平距离2mm E.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的垂直距离3~6mm,水平距离3mm
A.设计正型卡环 B.改计连续卡环 C.设计长臂卡环 D.设计RPA卡环 E.设计双臂卡环
A.舌侧臂的垂直弯曲度大 B.舌侧臂位导线下 C.舌侧臂较短 D.舌侧臂的位置较颊侧臂略高 E.舌侧臂紧贴抬边缘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