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对刑事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一并作出处理 B.当按照第二审程序对附带民事部分进行审理,然后再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部分进行审理 C.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部分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 D.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A.人民检察院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同意 B.人民法院拟适用简易程序的,必须征得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C.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一方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即不能适用 D.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来适用简易程
A.卫生局要调查孙某的决定行为是尚未成熟的行为,未对孙某产生实际影响,因此是不可诉的,由其引发的争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B.因为即将进行的调查行为以及可能的处理行为均会损害到孙某的合法权益,若等到损害发生,就会无法弥补,因此应允许孙某起诉卫生局的决定,该案件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因决定行为是卫生局的内部行为,因此是不可诉的 D.因决定行为影响了孙某的名誉,是侵害人身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盗窃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诈骗罪
A.甲、乙的行为均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B.甲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乙的行为构成持有假币罪 C.甲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乙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D.甲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乙的行为构成窝藏赃物罪
A.有的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B.有的场合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C.有的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成为行政主体 D.行政机关是法学概念,行政主体是生活用语
A.《刑法修正案(六)》修正的内容涉及刑法分则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渎职罪等章节 B.《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的修正方式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有关条文三种 C.简化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扩大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增加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种类是《刑法修正案(六)》的重要内容 D.《刑法修正案(六)》的时间效力应当依照刑法第12条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确定
A.不予立案 B.撤销案件 C.中止诉讼 D.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作不起诉决定
A.被告文能在一审期间改变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在二审期间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C.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有行政行为违法的应予撤销 D.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裁定终止审理
A.抗税罪 B.抗税罪与故意伤害罪 C.故意伤害罪 D.妨害公务罪
A.撤销一、二审裁定,直接受理该案 B.撤销一、二审裁定,指令市中院受理 C.撤销一、二审裁定,指令县法院受理 D.撤销一、二审裁定,指令其他基层法院受理
A.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B.采购人可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以其名义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C.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意思自治的结果,无须任何部门干预 D.政府采购合同因公共利益而变更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A.该地方性法规是违法的,因为地方性法规没有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力 B.该地方性法规是违法的,因为对于该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法规已经作出了规定 C.该地方性法规是违法的,因为地方性法规对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增设了行政许可的条件 D.该地方性法规是合法的
A.某便衣民警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前去查看.该车司机回来,疑有人偷车,即找几人持棍赶到现场,民警误认为坏人袭击,开枪将司机打死 B.甲、乙、丙三人在饭馆喝酒,甲、乙因故争吵并扭打起来,两人越打越激烈,最后各抄起一 把菜刀。丙将两人劝开,在一旁劝说甲,乙突然一刀刺向甲,造成甲重伤 C.一日,甲忽见乙持刀追逐其邻居年仅8岁的儿子,为使孩子免遭不测,甲随手抄起一根铁棍,把乙打倒。经查,乙左脚被打致粉碎性骨折 D.甲骑车不慎撞着行人乙,乙上前对甲拳打脚踢,致甲鼻、口流血,然后扬长而去
A.A区人民法院 B.B区人民法院 C.C区人民法院 D.B区和C区人民法院
A.七里营派出所 B.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 C.北京市公安局 D.朝阳区人民法院
A.孙某可以提出申诉 B.王某可以提出申诉 C.李某可以提出申诉 D.有关人员提出申诉后,该案的判决暂停执行
A.绑架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无罪
A.查明公诉人是否到庭 B.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 C.查明证人是否到庭 D.宣读法庭规则
A.24万元 B.21万元 C.20万元 D.商某的进价加上运费
A.张某父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张某的小儿子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张某无罪 C.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其小儿子不构成犯罪 D.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A.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B.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C.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一次 D.向人民法院申诉
A.2002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 B.2002年7月1日至2005年1月1日 C.2000年7月1至2004年12月31日 D.2000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企订立定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账户冻结,造成营业损失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A.盗窃罪 B.诈骗罪 C.金融凭证诈骗罪 D.票据诈骗罪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过失 D.过于自信过失。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伤害案件以后,汤某离家沓无音信 B.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 C.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薛某说话颠三倒四,按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逃离居住地藏匿
A.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B.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C.刑事被告人的配偶或子女 D.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A.杨某和谢某 B.谢某和张某 C.张某和李某 D.杨某和张某
A.向某区国家税务局所属的区政府申请复议 B.向某区国家税务局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C.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向某市政府法制局申请复议
A.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 B.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应当公开公布 C.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及其家属 D.被不起诉人在押的,应当立即释放
A.可以参加法庭调查 B.应当参加法庭辩论 C.有权委托辩护人 D.二审不得加重两人的法定刑
A.江某 B.李某 C.李某和江某 D.李某仅有责任证明自己不构成犯罪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A.1处填写“从轻”,4处填写“减轻” B.2处填写“从轻”,4处填写“减轻” C.3处填写“从轻”,2处填写“减轻” D.4处填写“从轻”,1处填写“减轻”
A.甲某贩卖毒品100克被当场查获,对其100克毒品予以没收 B.甲某使用自己的汽车进行盗窃犯罪活动被法院予以没收 C.甲某犯走私毒品罪获得非法利益500万元,法院予以没收 D.甲某犯贪污罪,法院没收属于其个人所有的全部财产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聚众斗殴罪 D.寻衅滋事罪
A.涉税案件 B.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 C.非法拘禁案件 D.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
A.属于不能犯,不负刑事责任 B.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 C.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属于意外事件
A.悉尼地方法院 B.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C.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D.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或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A.非法拘禁罪 B.刑讯逼供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取证罪
A.作出拘留决定并执行后提请批准逮捕 B.作出拘留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C.作出逮捕决定并执行 D.作出逮捕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A.过失爆炸罪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