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 D.开拓创新
A.职业活动 B.日常生活 C.学习活动 D.饮食习惯
A.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可适当夸张,信口开河 B.为了达到活动的运作维持,可适当推荐保健品 C.讲座方式可以五花八门,讲授内容可以适当扩展 D.语无伦次,凭空捏造案例,吓唬观众
A.要按照一个标准来办事,各打五十大板 B.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 C.在接待服务对象时不以貌取人,也属办事公道 D.不因为是亲朋好友就给予特别照顾
A.公有制 B.私有制 C.市场经济 D.打算经济
A.行业性 B.连续性 C.实用性和规范性 D.稳定性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
A.增加10%~15% B.增加50% C.最大增加量为50% D.增加10%~15%
A.肠壁腺体发育差,消化酶功能弱 B.新生儿唾液腺分化不全 C.出生后3~4月唾液淀粉酶含量增多 D.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不能消化脂肪
A.口腔和咽 B.从口腔到食管 C.从口腔到胃 D.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A.胃蛋白酶原 B.胃液 C.胃泌素 D.盐酸和内因子
A.AI B.UL C.RDA D.EAR
A.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B.这一摄入水平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C.是健康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 D.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A.色氨酸 B.赖氨酸 C.苯丙氨酸 D.蛋氨酸
A.n-3系脂肪酸 B.n-6系脂肪酸 C.n-7系脂肪酸 D.n-9系脂肪酸
A.肝脏 B.胰脏 C.肾脏 D.脂肪
A.蔬菜 B.骨头汤 C.鱼肉 D.抗酸药
A.食物中的血红素铁的吸收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比非血红素铁大 B.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必须在胃酸作用下分解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 C.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比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高 D.铁缺乏可以影响神经行为
A.硫、铁、氯 B.碘、镁、氟 C.铁、铬、钴 D.钙、锌、碘
A.钙 B.镁 C.铁 D.钠
A.骨骼和牙齿 B.软组织和细胞外液 C.骨骼和软组织 D.牙齿和血液
A.抗坏血酸 B.视黄醇 C.吡哆醇 D.尼克酸
A.维生素B1 B.维生素E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A.铝锅 B.铜锅 C.砂锅 D.陶瓷锅
A.维生素C B.维生素K C.维生素D D.维生素A
A.果胶 B.木质素 C.纤维素 D.淀粉
A.降血糖 B.降血脂 C.防便秘 D.降血压
A.增加日光照射 B.补充维生素D C.补充钙剂 D.多吃蔬菜
A.表皮生长因子 B.神经生长因子 C.肌肉生长因子 D.转移生长因子
A.母乳中的钙较易吸收 B.钙磷比例2︰1 C.母乳钙含量比牛奶高 D.母乳中钙含量大约为350mg/L
A.200kcal/d B.300kcal/d C.400kcal/d D.836kcal/d
A.蛋白适量而质优 B.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以蔗糖为主 C.植物油可多多摄入 D.总热能摄入不变
A.粮谷类 B.乳类 C.鱼、肉、禽、蛋及豆类 D.蔬菜水果类
A.谷类食物 B.畜禽肉类食物 C.新鲜蔬菜和水果 D.奶类食物
A.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B.富含维生素B1 C.富含维生素A和D D.富含维生素E
A.抗生物素 B.抗胰蛋白酶 C.卵黄高磷蛋白 D.磷脂
A.甜炼乳 B.调制奶粉 C.淡炼乳 D.全脂奶粉
A.食盐中加碘 B.饮料中添加赖氨酸 C.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 D.奶粉中添加铁
A.腌渍保藏 B.烟熏保藏 C.辐照保藏 D.高压保藏
A.氯乙烯 B.苯乙烯 C.乙烯 D.甲醛
我国规定哪种食品中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Bl()
A.玉米 B.大米 C.花生 D.婴儿代乳食品
A.基本无毒 B.低毒 C.中等毒 D.剧毒
A.小麦籽 B.稻籽 C.麦仙翁子 D.芥菜籽
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A.胃脏毒性 B.肝肾毒性 C.心肺毒性 D.神经毒性
A.葡萄球菌属 B.大肠菌群 C.弧菌属 D.芽孢杆菌属
A.伏马菌素 B.T-2毒素 C.3-硝基丙酸 D.脱氧雪腐镰刀烯醇
A.食物分类的概念 B.可以食用的食物种类 C.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D.具体的食谱
A.摄入奶、奶制品 B.摄入豆类 C.摄入菠菜 D.接受日晒
A.肋骨串珠 B.赫氏沟 C.鸡胸 D.筒状胸
A.25 B.30 C.35 D.40
A.鸡蛋 B.冬瓜 C.猪血 D.猪肝
A.低血糖 B.蛋白质大量分解 C.能量不足 D.乳酸、酮体积聚
A.有打算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打算等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医学保健知识培训 B.将营养知识纳入大学的教育内容 C.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 D.将营养知识纳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
A.24小时回顾法 B.膳食史法 C.记账法 D.面对面调查法
A.回顾法是询问调查对象过去24小时实际摄食情况 B.膳食史法询问过去一段时间一般的膳食模式 C.记账法是经过称量记录一定时期内的食物消耗总量,并根据同时期的进餐人数,计算每人每天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D.对家庭的调查不适合采用记账法
A.22 B.25 C.24 D.20
A.0.5 B.1 C.0.8 D.1.6
A.35% B.36% C.36.2% D.37%
A.明显不足 B.基本达到要求 C.轻度超标 D.明显超标
A.不同地区蛋白质的摄入量和分布 B.不同性别年龄居民蛋白质摄入情况 C.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居民蛋白质的摄入情况 D.不同地区居民蛋白质摄入量与RNI比较
A.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临床症状检查及生化检验及等方面。 B.常见的膳食调查有询问法、记帐法和称重法等三种方法。 C.询问法又称为24小时回顾法 D.以上都对
A.身高、体重 B.上臂围 C.腰围、臀围 D.皮褶厚度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A.38 B.38.1 C.38.11 D.38.111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A.皮褶厚度 B.CT C.B超 D.X光
A.维生素B2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β-胡萝卜素
A.全血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B.血红蛋白 C.血清2425-(OH)2D3 D.血清125-(OH)2D3
A.维生素B2 B.维生素A C.烟酸 D.维生素C
A.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 B.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C.红细胞转氨酶活力 D.红细胞溶血试验
A.先天性心脏病 B.神经管畸形 C.先天性脚气病 D.智力低下
A.蛋白质和热能 B.钙和维生素D C.锌 D.维生素A
A.膳食结构不合理 B.缺乏运动 C.远离毒品 D.过量饮酒
A.批评教育 B.小组活动 C.个别劝导 D.培训、咨询
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B.赤霉病麦中毒 C.肉毒毒素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A.为减少干扰最好让儿童单独进餐 B.食物宜细、软、烂、碎 C.每日5~6餐 D.低盐,免用调味品
A.生长发育消耗的热能 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C.体力活动消耗的热能 D.以上都包括
A.谷类 B.鱼、肉、禽、蛋 C.奶和奶制品 D.蔬菜及豆类
A.辛辣 B.细软品 C.油腻 D.大块
A.胃的容量小 B.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小 C.增加胃张力 D.活泼好动,容易饥饿
A.合理加工与烹饪 B.保证吃好早餐 C.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D.重视户外活动
A.幼儿 B.学龄前儿童 C.学龄儿童 D.老年人
A.>1 B.<1 C.=1 D.=0
A.高能量食物 B.低能量食物 C.中等能量食物 D.极低能量食食物
100g葡萄干面包的维生素B1含量为0.05mg,维生素B1的RNI为1.5mg,则100g面包维生素B1的密度为()
A.0.033 B.0.066 C.0.099 D.0.198
100g葡萄干面包的能量为260kcal,维生素B1含量为0.05mg,能量、维生素B1的RNI为2400kcal、1.5mg,则100g面包的INQ为()
A.0.32 B.0.33 C.0.34 D.0.31
A.4 B.25 C.50 D.64
A.NPU B.BV C.GI D.AAS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丝氨酸
A.1g B.2g C.3g D.4g
A.25g B.50g C.75g D.100g
A.低GI食物 B.高GI食物 C.中等GI食物 D.糖尿病人不宜选用食物
A.随食物量的变化,GL也随之变化 B.随食物量的变化,GI也随之变化 C.随食物量的变化,GL不发生变化 D.随食物量的变化,GI,GL均不发生变化
A.设计制作与国际惯例一致 B.注意树立牢固的形象意识 C.善于利用一切机会 D.要有一个标准模板
A.10.34% B.38.21% C.48.55% D.27.87%
A.8.51% B.29.01% C.37.52% D.20.50%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无序资料
A.缺铁性贫血 B.营养不良 C.肥胖 D.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