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某开发公司(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总价为800万元,工期为4个月。
承包合同规定:
(1)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价的65%;
(2)预付备料款额度为合同总价的20%,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备料款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连续收回;
(3)工程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3%,甲方从乙方每月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4)除设计变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合同总价不做调整。
乙方每月实际完成并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1。
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的项目,在已经完成了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现场防火、施工现场标牌的基础上,对其他未完成的项目要求完善。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加快施工进度,每天要施工到晚上12点。
问 题
(四)
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表2。
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 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工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检测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 题
(二)
某六层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500m2。施工人员在拆除顶层模板时,将拆下的10根钢管(每根长3m)和扣件运到物料提升机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下降。此时,恰好操作该机械的操作工因上厕所离开岗位,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木工开动了卷扬机。在物料吊盘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问 题
(二)
某六层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500m2。施工人员在拆除顶层模板时,将拆下的10根钢管(每根长3m)和扣件运到物料提升机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下降。此时,恰好操作该机械的操作工因上厕所离开岗位,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木工开动了卷扬机。在物料吊盘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问 题
(四)
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表2。
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 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工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检测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 题
(三)
某开发公司(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总价为800万元,工期为4个月。
承包合同规定:
(1)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价的65%;
(2)预付备料款额度为合同总价的20%,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备料款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连续收回;
(3)工程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3%,甲方从乙方每月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4)除设计变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合同总价不做调整。
乙方每月实际完成并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1。
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的项目,在已经完成了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现场防火、施工现场标牌的基础上,对其他未完成的项目要求完善。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加快施工进度,每天要施工到晚上12点。
问 题
(二)
某六层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500m2。施工人员在拆除顶层模板时,将拆下的10根钢管(每根长3m)和扣件运到物料提升机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高处下降。此时,恰好操作该机械的操作工因上厕所离开岗位,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木工开动了卷扬机。在物料吊盘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的恶性后果。
问 题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9个月,合同总价为840万元。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3(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照最早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部分报价见表3。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当工程款支付达到合同价的50%时开始扣预付款,3个月内平均扣回;质量保修金为合同价的5%,从第1个月开始,按每月进度款的10%扣留,扣完为止。
工程于2005年3月1日开工,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6月份进行现场工程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费用。
事件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
事件3:K工作施工中,施工单位以按设计文件建议的施工工艺难以施工为由,向建设单位书面提出了工程变更的请求。
问 题
(四)
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表2。
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 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工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检测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 题
(三)
某开发公司(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总价为800万元,工期为4个月。
承包合同规定:
(1)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价的65%;
(2)预付备料款额度为合同总价的20%,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备料款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连续收回;
(3)工程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3%,甲方从乙方每月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4)除设计变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合同总价不做调整。
乙方每月实际完成并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1。
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的项目,在已经完成了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现场防火、施工现场标牌的基础上,对其他未完成的项目要求完善。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加快施工进度,每天要施工到晚上12点。
问 题
(一)
某住宅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22800m2。通过招标投标程序,某施工单位(总承包方)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包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5244万元,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合同工期400天。
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发包方未与总承包方协商便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本工程必须提前60天竣工。
事件二:总承包方与没有劳务施工作业资质的包工头签订了主体结构施工的劳务合同。总承包方按月足额向包工头支付了劳务费。但包工头却拖欠作业班组2个月的工资。作业班组因此直接向总承包方讨薪,并导致全面停工2天。
事件三:发包方指令将住宅楼南面外露阳台全部封闭,并及时办理了合法变更手续,总承包方施工3个月后工程竣工。总承包方在工程竣工结算时追加阳台封闭的设计变更增加费用43万元,发包方以固定总价包死为由拒绝签认。
事件四:在工程即将竣工前,当地遭遇了龙卷风袭击,本工程外窗玻璃部分破碎,现场临时装配式活动板房损坏。总承包方报送了玻璃实际修复费用51840元,临时设施及停窝工损失费178000元的索赔资料,但发包方拒绝签认。
问 题
(三)
某开发公司(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总价为800万元,工期为4个月。
承包合同规定:
(1)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价的65%;
(2)预付备料款额度为合同总价的20%,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备料款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连续收回;
(3)工程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3%,甲方从乙方每月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4)除设计变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合同总价不做调整。
乙方每月实际完成并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1。
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的项目,在已经完成了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现场防火、施工现场标牌的基础上,对其他未完成的项目要求完善。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加快施工进度,每天要施工到晚上12点。
问 题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9个月,合同总价为840万元。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3(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照最早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部分报价见表3。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当工程款支付达到合同价的50%时开始扣预付款,3个月内平均扣回;质量保修金为合同价的5%,从第1个月开始,按每月进度款的10%扣留,扣完为止。
工程于2005年3月1日开工,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6月份进行现场工程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费用。
事件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
事件3:K工作施工中,施工单位以按设计文件建议的施工工艺难以施工为由,向建设单位书面提出了工程变更的请求。
问 题
(四)
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表2。
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 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工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检测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 题
事件3中C工作发生的费用不予结算,因施工单位对C工作的费用没有报价,故认为该项费用已分摊到其他相应项目中。
(三)
某开发公司(甲方)与某建筑公司(乙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总价为800万元,工期为4个月。
承包合同规定:
(1)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价的65%;
(2)预付备料款额度为合同总价的20%,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备料款时起扣,每月以抵充工程款的方式连续收回;
(3)工程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3%,甲方从乙方每月的工程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4)除设计变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合同总价不做调整。
乙方每月实际完成并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1。
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的项目,在已经完成了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现场防火、施工现场标牌的基础上,对其他未完成的项目要求完善。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加快施工进度,每天要施工到晚上12点。
问 题
保修期满甲方应返还给乙方的质量保修金为:800万元×3%=24万元。
(四)
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表2。
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 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工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检测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