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济南市工业、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回升步伐加快。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1.4亿元,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4.0亿元,增长11.2%。工业效益向好趋势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926.4亿元,增长5.9%;实现利税457.0亿元,增长28.7%;实现利润231.7亿元,增长31.1%。企业亏损面12.08%,提高0.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6亿元,下降74.3%。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在全部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产品占57.3%,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传统产品增势趋缓。支柱行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877.8亿元,增长10.3%,其中:电子信息增长25.9%,食品药品增长20.8%,机械装备制造增长20.3%,石油化工增长14.4%,交通装备增长9.0%,冶金钢铁下降15.8%。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78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38家,分别增加165家和减少4家。园区承载能力增强。2009年,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2%,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223.2亿元,增长1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实现利税总额95.1亿元,增长3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8%;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增长28.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9%。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24.4%。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注册地在济南的特级企业7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23家,过50亿元企业2家。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进场交易工程项目1093项。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38家,资质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119.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128.0亿元。实现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产值236.6亿元。
2009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增加了( )。

A.24.3%
B.29.4%
C.32.2%
D.34.5%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济南市工业、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回升步伐加快。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1.4亿元,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4.0亿元,增长11.2%。工业效益向好趋势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926.4亿元,增长5.9%;实现利税457.0亿元,增长28.7%;实现利润231.7亿元,增长31.1%。企业亏损面12.08%,提高0.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6亿元,下降74.3%。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在全部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产品占57.3%,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传统产品增势趋缓。支柱行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877.8亿元,增长10.3%,其中:电子信息增长25.9%,食品药品增长20.8%,机械装备制造增长20.3%,石油化工增长14.4%,交通装备增长9.0%,冶金钢铁下降15.8%。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78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38家,分别增加165家和减少4家。园区承载能力增强。2009年,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2%,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223.2亿元,增长1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实现利税总额95.1亿元,增长3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8%;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增长28.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9%。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24.4%。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注册地在济南的特级企业7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23家,过50亿元企业2家。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进场交易工程项目1093项。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38家,资质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119.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128.0亿元。实现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产值236.6亿元。
2008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

A.73.2%
B.75.9%
C.76.7%
D.79.5%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2367.42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243.1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225.84亿元,物业管理企业62.93亿元,中介服务业26.6亿元,其他房地产52.05亿元,分别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184.67亿元、39.40亿元、13.61亿元、5.46亿元。实收资本2216.16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986.09亿元,物业管理企业46.77亿元,中介服务业46.90亿元,其他房地产136.4亿元。营业利润308.1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90.2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72亿元,中介服务业2.86亿元,其他房地产12.35亿元。
房地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 单位:千元
地区
房地产业
主营业务收入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浙江省
236741811
222584423
6292682
2659773
5204933
杭州市
84170213
78975540
2707398
1058623
1428652
宁波市
44092469
41243021
1411551
428639
1009258
温州市
17955319
16981809
406755
191122
375633
嘉兴市
16666592
15180667
588810
113670
783445
湖州市
10754727
10561633
144493
28195
20406
绍兴市
18568215
17945697
277084
48371
297063
金华市
13833534
13269019
243570
132906
188039
衡州市
5151841
4910323
87888
22904
130726
舟山市
4635794
4454456
73332
16105
91901
台州市
14685002
13628779
177921
74053
804249
丽水市
6228105
5433479
173880
545185
75561

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开发收入最高的市的物业管理收入与中介服务收入最低的市的房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相比少( )。

A.42%
B.45%
C.48%
D.50%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平均增加349万人。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平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平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为()。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济南市工业、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回升步伐加快。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1.4亿元,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4.0亿元,增长11.2%。工业效益向好趋势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926.4亿元,增长5.9%;实现利税457.0亿元,增长28.7%;实现利润231.7亿元,增长31.1%。企业亏损面12.08%,提高0.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6亿元,下降74.3%。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在全部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产品占57.3%,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传统产品增势趋缓。支柱行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877.8亿元,增长10.3%,其中:电子信息增长25.9%,食品药品增长20.8%,机械装备制造增长20.3%,石油化工增长14.4%,交通装备增长9.0%,冶金钢铁下降15.8%。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78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38家,分别增加165家和减少4家。园区承载能力增强。2009年,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2%,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223.2亿元,增长1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实现利税总额95.1亿元,增长3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8%;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增长28.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9%。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24.4%。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注册地在济南的特级企业7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23家,过50亿元企业2家。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进场交易工程项目1093项。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38家,资质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119.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128.0亿元。实现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产值236.6亿元。
2009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增加了( )。

A.24.3%
B.29.4%
C.32.2%
D.34.5%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平均增加349万人。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平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平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镇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2367.42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243.1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225.84亿元,物业管理企业62.93亿元,中介服务业26.6亿元,其他房地产52.05亿元,分别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184.67亿元、39.40亿元、13.61亿元、5.46亿元。实收资本2216.16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986.09亿元,物业管理企业46.77亿元,中介服务业46.90亿元,其他房地产136.4亿元。营业利润308.1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90.2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72亿元,中介服务业2.86亿元,其他房地产12.35亿元。
房地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 单位:千元
地区
房地产业
主营业务收入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浙江省
236741811
222584423
6292682
2659773
5204933
杭州市
84170213
78975540
2707398
1058623
1428652
宁波市
44092469
41243021
1411551
428639
1009258
温州市
17955319
16981809
406755
191122
375633
嘉兴市
16666592
15180667
588810
113670
783445
湖州市
10754727
10561633
144493
28195
20406
绍兴市
18568215
17945697
277084
48371
297063
金华市
13833534
13269019
243570
132906
188039
衡州市
5151841
4910323
87888
22904
130726
舟山市
4635794
4454456
73332
16105
91901
台州市
14685002
13628779
177921
74053
804249
丽水市
6228105
5433479
173880
545185
75561

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浙江省四项房地产业务收入增幅最低的业务为( )。

A.房地产开发
B.物业管理
C.中介服务
D.其他房地产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支出(2010年1—3季度) 单位:元
地区
期内现金支出
税费支出
生活消费现金支出
财产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生产费用支出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农业生产支出
牧业生产支持
全国合计
4274.5
1202.1
1062.8
504.2
378.5
139.3
4.7
2712.5
34.0
321.2
北京
8724.5
1212.9
1117.5
145.3
554.4
95.5
0.5
6810.4
5.0
695.7
天津
5304.5
1712.8
1626.5
373.5
885.9
86.2
1.3
3277.3
36.0
277.1
河北
4001.7
1323.8
1246.6
529.2
444.9
77.1
8.0
2422.4
16.1
231.4
山西
3622.7
1005.8
900.8
422.7
330.9
105.0
0.8
2407.4
8.4
200.3
内蒙古
5756.6
2340.1
2001.9
1233.6
679.3
338.2
4.6
2832.7
110.0
469.3
辽宁
6294.3
2504.7
2271_4
963.4
1115.2
233.3
1.6
2959.4
78.8
749.8
吉林
6046.1
2361.4
2021.8
1494.3
461.2
339.6
2.3
2868.4
137.3
676.7
黑龙江
6177.1
2590.7
2276.9
1565.1
618.2
313.8
4.9
2765.0
403.6
412.9
上海
8834.9
394.2
391.5
103.3
64.9
2.7
1.0
7461.1
12.3
966.2
江苏
5752.9
1038.1
920.1
387.0
208.9
118.1
23.0
4054.7
41.4
595.7
浙江
9468.8
2332.8
2172.3
323.6
1300.8
160.5
7.3
6312.6
49.5
766.7
安徽
3893.9
928.5
790.8
467.5
184.3
137.6
5.5
2678.3
20.9
260.8
福建
4950.5
988.3
906.2
382.6
371.2
82.2
0.2
3587.8
15.2
359.0
江西
3551.0
1090.8
976.9
532.7
280.3
113.9
3.6
2170.0
28.4
258.1
山东
5048.4
1537.0
1403.5
670.5
527.9
133.5
9.9
3141.1
25.7
334.6
河南
3533.2
1003.0
867.5
393.9
360.5
135.5
0.8
2293.8
5.2
230.4
湖北
3709.6
1126.3
1010.1
490.3
284.9
116.2
5.6
2459.7
7.4
110.6
湖南
3815.4
921.8
839.5
341.2
274.7
82.4
3.8
2443.0
5.9
440.8
广东
4803.5
1004.8
967.5
280.7
412.9
37.3
1.9
3572.5
11.5
212.8
广西
3081.6
1006.7
898.3
522.2
276.9
108.4
1.7
1935.9
5.5
131.8
海南
3272.1
1070.7
1015.0
439.9
283.3
55.7
2.7
2095.0
4.1
99.5
重庆
3020.8
615.3
544.2
273.7
193.3
71.1
2.4
1983.4
0.6
419.1
四川
3581.2
890.8
795.2
239.6
389.3
95.6
8.4
2330.3
4.5
347.2
贵州
2388.8
460.8
381.7
189.9
139.7
79.1
1.3
1566.7
10.0
350.1
云南
2936.4
916.5
790.9
413.4
265.3
125.7
2.6
1816.8
19.4
180.9
西藏
1802.5
341.0
164.9
79.9
21.8
176.2
0.1
1421.5
0.1
39.8
陕西
3887.8
1009.7
810.9
426.6
231.3
198.8
3.5
2569.6
25.8
279.2
甘肃
2593.6
740.1
595.3
441.9
112.4
144.9
3.7
1690.6
6.0
153.2
青海
3062.4
566.3
463.9
220.2
122.1
102.4
0.0
2267.8
13.4
214.9
宁夏
4206.2
1537.1
1261.7
572.9
508.8
275.4
1.2
2299.2
6.0
362.7
新疆
4252.0
2062.9
1662.9
1176.9
379.6
400.0
2.4
1967.9
74.1
144.7

2010年前三季度,农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高出全国水平的地区有几个( )

A.11
B.12
C.13
D.14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就业人员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
“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如下图所示。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平均增加349万人。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中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平均增加888万人。
“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平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

根据资料可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济南市工业、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回升步伐加快。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1.4亿元,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4.0亿元,增长11.2%。工业效益向好趋势增强。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926.4亿元,增长5.9%;实现利税457.0亿元,增长28.7%;实现利润231.7亿元,增长31.1%。企业亏损面12.08%,提高0.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6亿元,下降74.3%。产品结构趋向优化。在全部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产品占57.3%,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传统产品增势趋缓。支柱行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877.8亿元,增长10.3%,其中:电子信息增长25.9%,食品药品增长20.8%,机械装备制造增长20.3%,石油化工增长14.4%,交通装备增长9.0%,冶金钢铁下降15.8%。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78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38家,分别增加165家和减少4家。园区承载能力增强。2009年,济南出口加工区及8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4.2%,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223.2亿元,增长1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实现利税总额95.1亿元,增长31.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8%;固定资产投资181.2亿元,增长28.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9%。
建筑业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42.2亿元,增长24.4%。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注册地在济南的特级企业7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23家,过50亿元企业2家。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进场交易工程项目1093项。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38家,资质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119.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128.0亿元。实现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产值236.6亿元。
不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2009年,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
B.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00多亿元
C.2009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中,除了冶金钢铁工业增加值下降外,其他五大产业工业增加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D.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50多亿元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2367.42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243.1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225.84亿元,物业管理企业62.93亿元,中介服务业26.6亿元,其他房地产52.05亿元,分别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184.67亿元、39.40亿元、13.61亿元、5.46亿元。实收资本2216.16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986.09亿元,物业管理企业46.77亿元,中介服务业46.90亿元,其他房地产136.4亿元。营业利润308.1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90.2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72亿元,中介服务业2.86亿元,其他房地产12.35亿元。
房地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 单位:千元
地区
房地产业
主营业务收入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浙江省
236741811
222584423
6292682
2659773
5204933
杭州市
84170213
78975540
2707398
1058623
1428652
宁波市
44092469
41243021
1411551
428639
1009258
温州市
17955319
16981809
406755
191122
375633
嘉兴市
16666592
15180667
588810
113670
783445
湖州市
10754727
10561633
144493
28195
20406
绍兴市
18568215
17945697
277084
48371
297063
金华市
13833534
13269019
243570
132906
188039
衡州市
5151841
4910323
87888
22904
130726
舟山市
4635794
4454456
73332
16105
91901
台州市
14685002
13628779
177921
74053
804249
丽水市
6228105
5433479
173880
545185
75561

四项业务收入均高于丽水市的有几个市( )

A.4
B.3
C.2
D.1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支出(2010年1—3季度) 单位:元
地区
期内现金支出
税费支出
生活消费现金支出
财产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生产费用支出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农业生产支出
牧业生产支持
全国合计
4274.5
1202.1
1062.8
504.2
378.5
139.3
4.7
2712.5
34.0
321.2
北京
8724.5
1212.9
1117.5
145.3
554.4
95.5
0.5
6810.4
5.0
695.7
天津
5304.5
1712.8
1626.5
373.5
885.9
86.2
1.3
3277.3
36.0
277.1
河北
4001.7
1323.8
1246.6
529.2
444.9
77.1
8.0
2422.4
16.1
231.4
山西
3622.7
1005.8
900.8
422.7
330.9
105.0
0.8
2407.4
8.4
200.3
内蒙古
5756.6
2340.1
2001.9
1233.6
679.3
338.2
4.6
2832.7
110.0
469.3
辽宁
6294.3
2504.7
2271_4
963.4
1115.2
233.3
1.6
2959.4
78.8
749.8
吉林
6046.1
2361.4
2021.8
1494.3
461.2
339.6
2.3
2868.4
137.3
676.7
黑龙江
6177.1
2590.7
2276.9
1565.1
618.2
313.8
4.9
2765.0
403.6
412.9
上海
8834.9
394.2
391.5
103.3
64.9
2.7
1.0
7461.1
12.3
966.2
江苏
5752.9
1038.1
920.1
387.0
208.9
118.1
23.0
4054.7
41.4
595.7
浙江
9468.8
2332.8
2172.3
323.6
1300.8
160.5
7.3
6312.6
49.5
766.7
安徽
3893.9
928.5
790.8
467.5
184.3
137.6
5.5
2678.3
20.9
260.8
福建
4950.5
988.3
906.2
382.6
371.2
82.2
0.2
3587.8
15.2
359.0
江西
3551.0
1090.8
976.9
532.7
280.3
113.9
3.6
2170.0
28.4
258.1
山东
5048.4
1537.0
1403.5
670.5
527.9
133.5
9.9
3141.1
25.7
334.6
河南
3533.2
1003.0
867.5
393.9
360.5
135.5
0.8
2293.8
5.2
230.4
湖北
3709.6
1126.3
1010.1
490.3
284.9
116.2
5.6
2459.7
7.4
110.6
湖南
3815.4
921.8
839.5
341.2
274.7
82.4
3.8
2443.0
5.9
440.8
广东
4803.5
1004.8
967.5
280.7
412.9
37.3
1.9
3572.5
11.5
212.8
广西
3081.6
1006.7
898.3
522.2
276.9
108.4
1.7
1935.9
5.5
131.8
海南
3272.1
1070.7
1015.0
439.9
283.3
55.7
2.7
2095.0
4.1
99.5
重庆
3020.8
615.3
544.2
273.7
193.3
71.1
2.4
1983.4
0.6
419.1
四川
3581.2
890.8
795.2
239.6
389.3
95.6
8.4
2330.3
4.5
347.2
贵州
2388.8
460.8
381.7
189.9
139.7
79.1
1.3
1566.7
10.0
350.1
云南
2936.4
916.5
790.9
413.4
265.3
125.7
2.6
1816.8
19.4
180.9
西藏
1802.5
341.0
164.9
79.9
21.8
176.2
0.1
1421.5
0.1
39.8
陕西
3887.8
1009.7
810.9
426.6
231.3
198.8
3.5
2569.6
25.8
279.2
甘肃
2593.6
740.1
595.3
441.9
112.4
144.9
3.7
1690.6
6.0
153.2
青海
3062.4
566.3
463.9
220.2
122.1
102.4
0.0
2267.8
13.4
214.9
宁夏
4206.2
1537.1
1261.7
572.9
508.8
275.4
1.2
2299.2
6.0
362.7
新疆
4252.0
2062.9
1662.9
1176.9
379.6
400.0
2.4
1967.9
74.1
144.7

2010年前三季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最高地区的税费支出与生产费用支出最高地区的税费支出相比( )。

A.高3.9元
B.高3.9倍
C.低3.9元
D.少75%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2367.42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243.1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225.84亿元,物业管理企业62.93亿元,中介服务业26.6亿元,其他房地产52.05亿元,分别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184.67亿元、39.40亿元、13.61亿元、5.46亿元。实收资本2216.16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1986.09亿元,物业管理企业46.77亿元,中介服务业46.90亿元,其他房地产136.4亿元。营业利润308.1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90.2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72亿元,中介服务业2.86亿元,其他房地产12.35亿元。
房地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 单位:千元
地区
房地产业
主营业务收入
房地产开发
物业管理
中介服务
其他房地产
浙江省
236741811
222584423
6292682
2659773
5204933
杭州市
84170213
78975540
2707398
1058623
1428652
宁波市
44092469
41243021
1411551
428639
1009258
温州市
17955319
16981809
406755
191122
375633
嘉兴市
16666592
15180667
588810
113670
783445
湖州市
10754727
10561633
144493
28195
20406
绍兴市
18568215
17945697
277084
48371
297063
金华市
13833534
13269019
243570
132906
188039
衡州市
5151841
4910323
87888
22904
130726
舟山市
4635794
4454456
73332
16105
91901
台州市
14685002
13628779
177921
74053
804249
丽水市
6228105
5433479
173880
545185
75561

从以上资料中不能推出的是( )。

A.2008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业
B.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房地产开发业的收入增幅比中介服务业增幅要高
C.浙江省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地产收入
D.浙江省各市中,舟山市房地产业发展不及其他市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支出(2010年1—3季度) 单位:元
地区
期内现金支出
税费支出
生活消费现金支出
财产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生产费用支出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农业生产支出
牧业生产支持
全国合计
4274.5
1202.1
1062.8
504.2
378.5
139.3
4.7
2712.5
34.0
321.2
北京
8724.5
1212.9
1117.5
145.3
554.4
95.5
0.5
6810.4
5.0
695.7
天津
5304.5
1712.8
1626.5
373.5
885.9
86.2
1.3
3277.3
36.0
277.1
河北
4001.7
1323.8
1246.6
529.2
444.9
77.1
8.0
2422.4
16.1
231.4
山西
3622.7
1005.8
900.8
422.7
330.9
105.0
0.8
2407.4
8.4
200.3
内蒙古
5756.6
2340.1
2001.9
1233.6
679.3
338.2
4.6
2832.7
110.0
469.3
辽宁
6294.3
2504.7
2271_4
963.4
1115.2
233.3
1.6
2959.4
78.8
749.8
吉林
6046.1
2361.4
2021.8
1494.3
461.2
339.6
2.3
2868.4
137.3
676.7
黑龙江
6177.1
2590.7
2276.9
1565.1
618.2
313.8
4.9
2765.0
403.6
412.9
上海
8834.9
394.2
391.5
103.3
64.9
2.7
1.0
7461.1
12.3
966.2
江苏
5752.9
1038.1
920.1
387.0
208.9
118.1
23.0
4054.7
41.4
595.7
浙江
9468.8
2332.8
2172.3
323.6
1300.8
160.5
7.3
6312.6
49.5
766.7
安徽
3893.9
928.5
790.8
467.5
184.3
137.6
5.5
2678.3
20.9
260.8
福建
4950.5
988.3
906.2
382.6
371.2
82.2
0.2
3587.8
15.2
359.0
江西
3551.0
1090.8
976.9
532.7
280.3
113.9
3.6
2170.0
28.4
258.1
山东
5048.4
1537.0
1403.5
670.5
527.9
133.5
9.9
3141.1
25.7
334.6
河南
3533.2
1003.0
867.5
393.9
360.5
135.5
0.8
2293.8
5.2
230.4
湖北
3709.6
1126.3
1010.1
490.3
284.9
116.2
5.6
2459.7
7.4
110.6
湖南
3815.4
921.8
839.5
341.2
274.7
82.4
3.8
2443.0
5.9
440.8
广东
4803.5
1004.8
967.5
280.7
412.9
37.3
1.9
3572.5
11.5
212.8
广西
3081.6
1006.7
898.3
522.2
276.9
108.4
1.7
1935.9
5.5
131.8
海南
3272.1
1070.7
1015.0
439.9
283.3
55.7
2.7
2095.0
4.1
99.5
重庆
3020.8
615.3
544.2
273.7
193.3
71.1
2.4
1983.4
0.6
419.1
四川
3581.2
890.8
795.2
239.6
389.3
95.6
8.4
2330.3
4.5
347.2
贵州
2388.8
460.8
381.7
189.9
139.7
79.1
1.3
1566.7
10.0
350.1
云南
2936.4
916.5
790.9
413.4
265.3
125.7
2.6
1816.8
19.4
180.9
西藏
1802.5
341.0
164.9
79.9
21.8
176.2
0.1
1421.5
0.1
39.8
陕西
3887.8
1009.7
810.9
426.6
231.3
198.8
3.5
2569.6
25.8
279.2
甘肃
2593.6
740.1
595.3
441.9
112.4
144.9
3.7
1690.6
6.0
153.2
青海
3062.4
566.3
463.9
220.2
122.1
102.4
0.0
2267.8
13.4
214.9
宁夏
4206.2
1537.1
1261.7
572.9
508.8
275.4
1.2
2299.2
6.0
362.7
新疆
4252.0
2062.9
1662.9
1176.9
379.6
400.0
2.4
1967.9
74.1
144.7

2010年前三季度,农村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占当地期内现金支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地区有( )个。

A.8
B.7
C.6
D.5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支出(2010年1—3季度) 单位:元
地区
期内现金支出
税费支出
生活消费现金支出
财产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生产费用支出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农业生产支出
牧业生产支持
全国合计
4274.5
1202.1
1062.8
504.2
378.5
139.3
4.7
2712.5
34.0
321.2
北京
8724.5
1212.9
1117.5
145.3
554.4
95.5
0.5
6810.4
5.0
695.7
天津
5304.5
1712.8
1626.5
373.5
885.9
86.2
1.3
3277.3
36.0
277.1
河北
4001.7
1323.8
1246.6
529.2
444.9
77.1
8.0
2422.4
16.1
231.4
山西
3622.7
1005.8
900.8
422.7
330.9
105.0
0.8
2407.4
8.4
200.3
内蒙古
5756.6
2340.1
2001.9
1233.6
679.3
338.2
4.6
2832.7
110.0
469.3
辽宁
6294.3
2504.7
2271_4
963.4
1115.2
233.3
1.6
2959.4
78.8
749.8
吉林
6046.1
2361.4
2021.8
1494.3
461.2
339.6
2.3
2868.4
137.3
676.7
黑龙江
6177.1
2590.7
2276.9
1565.1
618.2
313.8
4.9
2765.0
403.6
412.9
上海
8834.9
394.2
391.5
103.3
64.9
2.7
1.0
7461.1
12.3
966.2
江苏
5752.9
1038.1
920.1
387.0
208.9
118.1
23.0
4054.7
41.4
595.7
浙江
9468.8
2332.8
2172.3
323.6
1300.8
160.5
7.3
6312.6
49.5
766.7
安徽
3893.9
928.5
790.8
467.5
184.3
137.6
5.5
2678.3
20.9
260.8
福建
4950.5
988.3
906.2
382.6
371.2
82.2
0.2
3587.8
15.2
359.0
江西
3551.0
1090.8
976.9
532.7
280.3
113.9
3.6
2170.0
28.4
258.1
山东
5048.4
1537.0
1403.5
670.5
527.9
133.5
9.9
3141.1
25.7
334.6
河南
3533.2
1003.0
867.5
393.9
360.5
135.5
0.8
2293.8
5.2
230.4
湖北
3709.6
1126.3
1010.1
490.3
284.9
116.2
5.6
2459.7
7.4
110.6
湖南
3815.4
921.8
839.5
341.2
274.7
82.4
3.8
2443.0
5.9
440.8
广东
4803.5
1004.8
967.5
280.7
412.9
37.3
1.9
3572.5
11.5
212.8
广西
3081.6
1006.7
898.3
522.2
276.9
108.4
1.7
1935.9
5.5
131.8
海南
3272.1
1070.7
1015.0
439.9
283.3
55.7
2.7
2095.0
4.1
99.5
重庆
3020.8
615.3
544.2
273.7
193.3
71.1
2.4
1983.4
0.6
419.1
四川
3581.2
890.8
795.2
239.6
389.3
95.6
8.4
2330.3
4.5
347.2
贵州
2388.8
460.8
381.7
189.9
139.7
79.1
1.3
1566.7
10.0
350.1
云南
2936.4
916.5
790.9
413.4
265.3
125.7
2.6
1816.8
19.4
180.9
西藏
1802.5
341.0
164.9
79.9
21.8
176.2
0.1
1421.5
0.1
39.8
陕西
3887.8
1009.7
810.9
426.6
231.3
198.8
3.5
2569.6
25.8
279.2
甘肃
2593.6
740.1
595.3
441.9
112.4
144.9
3.7
1690.6
6.0
153.2
青海
3062.4
566.3
463.9
220.2
122.1
102.4
0.0
2267.8
13.4
214.9
宁夏
4206.2
1537.1
1261.7
572.9
508.8
275.4
1.2
2299.2
6.0
362.7
新疆
4252.0
2062.9
1662.9
1176.9
379.6
400.0
2.4
1967.9
74.1
144.7

根据表格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生产费用支出中,全国各地区购买固定资产支出所占比重均最小
B.我国农村税赋负担很轻
C.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越高,则所纳税费越多
D.西南地区的现金支出主要是生产费用现金支出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