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世纪30年代以前 B.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至今
A.消费信用控制 B.存款准备率 C.道义劝告 D.特别存款
A.银行债权人对银行风险的敏感性 B.政府的立法保障 C.银行经营者控制风险行为的自觉性 D.银行公开、有效的信息披露
A.利率效应 B.信用供给 C.银行贷款需求 D.股票价格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A.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 B.基础货币;高能货币 C.基础货币;流通中现金 D.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
A.委托收款凭证 B.本票、汇票、支票 C.汇款凭证 D.银行存单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的时间过程
A.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B.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C.价格水平和货币需求 D.货币需求和价格水平
A.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B.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C.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D.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A.中国证监会 B.中国保监会 C.中国银监会 D.中国人民银行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输入型通货膨胀
A.在公开市场上买回证券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通过窗口指导劝告商业银行减少贷款发放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道义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