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减少脂质吸收 B.干扰肝内脂蛋白合成 C.加速脂质的分解或排泄 D.增加脂蛋白从血浆中清除速度 E.干扰脂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A.感染性疾病 B.敏感性试验 C.药物的作用特点 D.药物的体内过程 E.确诊为细菌性感染为用药指征
A.心肝肾及胃肠等主要器官功能在不断下降 B.常规剂量连续给药就有可能引起蓄积性中毒 C.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 D.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使游离型药物减少 E.即使在常规剂量下,也可能出现血药浓度增高而造成毒性反应
A.罗非昔布用于预防结肠、直肠癌 B.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一药多名的药物 C.肌注大观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泌尿道感染 D.滥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二磷酸果糖 E.2~3个抗菌物联用或超剂量、超范围应用
A.阿米卡星 B.卡那霉素 C.多西环素 D.奈替米星 E.去甲万古霉素
A.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短 B.新生儿皮下注射用药吸收快 C.药物在新生儿脑脊液中分布较少 D.新生儿局部用药透皮吸收较成人少 E.新生儿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成人大
A.选择药品错误 B.药品名称差错 C.处方辨认不清 D.药品名称缩写不规范 E.药品名称相似或外貌相似
A.手术野已被严重污染 B.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 C.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致感染 D.手术过程中,手术野可能被污染,引致感染 E.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
A.妊娠3周内 B.妊娠5周内 C.受精后3~5周 D.受精后3周以内 E.妊娠后期3周~5周
A.立即就餐则注射稍浅些 B.不能按时就餐则注射浅些 C.不能按时就餐则注射深些 D.注射时血糖较高,则注射稍浅些 E.注射时血糖偏低,则注射稍深些
A.4%~6% B.48%~60% C.4.8%~6.0% D.3.8%~4.0% E.2.8%~64.0%
A.观察数月,再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B.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C.观察相当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D.观察(血压及危险因素)数周,再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E.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危险因素和临床症状进行药物治疗
A.肾单位急剧减少 B.肾小球急剧减少 C.肾单位仅有一半 D.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 E.肾单位仅为年轻时的一半
A.含朱砂的制剂 B.含地高辛的制剂 C.含维生素C的制剂 D.含庆大霉素的制剂 E.含马兜铃酸的制剂
A.10倍 B.15倍 C.20倍 D.20倍 E.30倍
A.2~4小时 B.3~5小时 C.4~6小时 D.5~7小时 E.6~8小时
A.睡前 B.餐前 C.餐后 D.两餐间 E.餐前或两餐间
A.吗啡 B.可待因 C.苯丙哌林 D.右美沙芬 E.喷托维林
A.夜间4时 B.早晨6时 C.上午8时 D.上午11时 E.夜间12时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HBeAg(+) E.HBsAg(+)
A.甲睾酮 B.甲硝唑 C.甲巯咪唑 D.甲基多巴 E.甲苯磺丁脲
A.苯扎贝特 B.吉非贝齐 C.阿昔莫司 D.奥利司他(减肥药) E.非诺贝特
A.可杜绝投诉事件 B.提高公众对药师的认知度 C.使患者获得有关用药指导 D.使药师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和问题 E.加强药师和患者的情感与联系,使“服务”更贴近患者
A.拟胆碱药 B.抗胆碱药 C.β受体阻断剂 D.解热镇痛药 E.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A.联合应用毒性大的药物 B.二甲双胍用于非糖尿病患者减肥 C.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一药多名的药物 D.滥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二磷酸果糖 E.2~3个抗菌物联用或超剂量、超范围应用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A.50~120μg B.50~l00μg C.50~80μg D.40~60μg E.20~40μg
A.4% B.14% C.24% D.34% E.54%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B E.维生素A
A.缬沙坦 B.氨氯地平 C.维拉帕米 D.氨苯蝶啶 E.依那普利
A.奥司他韦片剂(达菲) B.对乙酰氨基酚片剂 C.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 D.含右美沙芬的复方制剂 E.含金刚烷胺的复方制剂
A.发作初期 B.发作间歇期 C.急性发作期 D.痛风性肾病患者 E.术后痛风发作或禁食者
A.以免引起肝、肾脏损伤 B.以免引起胃肠道的损伤 C.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 D.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出汗,以致脱水 E.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
A.钠 B.茶碱 C.鞣酸 D.咖啡因 E.儿茶酚
A.真菌 B.红细胞 C.上皮细胞 D.白细胞增多 E.吞噬细胞增多
A.缺乏叶酸,红细胞减少 B.缺乏维生素B12,红细胞减少 C.缺乏铁元素,红细胞减少 D.铁元素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E.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A.小儿、老人、妊娠及哺乳妇女 B.药物治疗窗窄、需要做监测者 C.用药后容易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者 D.用药效果不佳、需要重新选择药品或调整用药方案者 E.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联合应用多种药品者
A.给病人无根据地使用多种药物 B.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而联合用药 C.合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 D.多名医师给同一病人开具相同的药物 E.提前续开具处方造成同时使用相同的药物
A.17% B.27% C.37% D.57% E.77%
A.尿尿酸 B.尿素氮 C.尿酮体 D.尿液隐血 E.尿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