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 )

A.现实与理论的关系
B.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
C.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D.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方孝孺因为不肯为永乐皇帝起草登位诏书,被杀了头,历来称为“迂夫子”。《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杜慎卿道:“方先生迂而无当。天下多少大事,讲那皋门、雉门怎么这人朝服斩于市,不为冤枉的。”杜慎卿在书中是一个风流潇洒、挥金如土的贵公子,可是当唱戏的鲍廷玺向他借钱求援时,他却指使鲍去找正在变卖田产过日的堂兄杜少卿,自己推得干干净净,真是精明极了。《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把自己对方孝孺的正面看法,借这样一个人物的口发表出来,所以这不是吴敬梓的真实意见。但是杜慎卿说的这段话,却也代表一些讲“实用”的人的主张,在他们看来,方孝孺不懂应天顺人、见风使舵,迂得可厌,确实该杀的。 作者用一处闲笔写《儒林外史》中杜慎卿不愿出钱,借故推托一事,下列对作者的用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此事点出杜慎卿讲究实用,精明自私的特点,使读者了解其为人,进而了解其观点的由来
B.作者通过这件事表明对杜慎卿的贬抑态度,从而也暗示自己对杜慎卿的观点并不赞成
C.借此事表现杜慎卿的为人,从而说明他在《儒林外史》一书中的恰当地位
D.通过这件事为最后一段对杜慎卿“一旦有事,变革之际,恐怕就要露出原形,先保身家性命”的推断作铺垫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