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按表中参数计算膨胀土地基的分级变形量。
分级变形量
0m处水压力为零,水位下降至-35m处的水压力为0.01×30=0.3MPa
某市地处冲积平原,地下水位埋深在地面下4m,由于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1m/年,地层有关参数平均值见表,试求20年内该市地面总沉降量(第3层以下为岩层)。
20年地面总沉降 s=s1+s2+s3=0.86+60.6+106.3=167.8mm
地下水下降速率2m/年,原水位-10m,10年后水位为-30m,水位下降施加于土层上的△p见表。
在岩质边坡稳定评价中,多数用岩层的视倾角来分析。现有一岩质边坡,岩层产状的走向为N17°E,倾向NW,倾角43°,挖方走向为N12°W,在两侧开坡,如果纵横比例尺为1:1,试计算垂直于边坡走向的纵剖面图上岩层的视倾角。
(1)采用降水入渗法计算
(2)采用地下径流模数法计算
某黄土地基,采用探井取土样,取土深度分别为2.0m、4.0m、6.0m,土样高度h0=20mm,对其进行实验室压缩浸水试验,试验结果见表,试判断黄土地基是否属于湿陷性黄土。
取土样深度分别为2.0m、4.0m和6.0m,均小于10.0m,试样压力均为200kPa。
三个土样均为湿陷性黄土。
陇东陕北地区自重湿陷性黄土挖深井取样的试验数据见图,拟建乙类建筑应消除土层的部分湿陷量并控制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试确定从基底算起的地基处理厚度。
某无限长土坡,土坡高H,土重度γ=19kN/m3,饱和重度γsat=20kN/m3,滑动面土的抗剪强度c=0,ψ=30°,若安全系数Fs=1.3,试求坡角α值。
某滑坡拟采用抗滑桩治理,桩布设在紧靠第6条块的下侧,滑面为残积土,底部为基岩,试按图示及下列参数计算对桩的滑坡水平推力F6H(F5=380kN/m,G6=420kN/m,ψ=18°,c=11.3kPa,安全系数γt=1.15)。
水的质量密度ρw=1000kg/m3
固液混合体密度为
某组原状土样室内压力与膨胀率δep(%)的关系见表,试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计算膨胀力pc(可用作图或插入法近似求得)。
对取自同一土样的五个环刀试样按单线法分别加压,待压缩稳定后浸水,由此测得相应的湿陷系数δs见表,试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求湿陷起始压力值。
某边坡,假定为平面型破坏,其坡角α=55°,坡高H=10m,破裂面倾角β=35°,土体γ=19kN/m3,黏聚力c=5kPa,内摩擦角ψ=30°,试求边坡稳定系数、临界坡高和当α=90°时的临界坡高。
某单层建筑位于平坦场地上,基础埋深d=1.0m,按该场地的大气影响深度取胀缩变形的计算深度zn=3.6m,计算所需的数据列于题表,试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DJ 112—87)计算胀缩变形量。
某一滑动面为折线型的均质滑坡,某主轴断面和作用力参数如图、表所示,取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γt=1.05,试求第③块滑体剩余下滑力p3。
在陕北地区一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拟建一乙类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为1.5m,建筑物下一代表性探井中土样的湿陷性成果如表所示,试求场地湿陷量△s。
存在大面积地面沉降的某市,其地下水位下降平均速率为1m/年,现地下水位在地面下5m处,主要地层结构及参数见表,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今后15年内地面总沉降量。
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滑坡推力安全系数为1.0,其滑体参数:第1块,滑面倾角β=30°,滑面长度L=11m,滑块重G=696kN/m,内摩擦角ψ1=14°;第2块,滑面倾角β=10°,滑面长L=13.6m,滑块重G=950kN/m,内摩擦角ψ2=11°。试求滑动面的黏聚力c(设1、2块滑体c值一样)
关中地区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井资料如图所示,从地面下1.0m开始取样,取样间距均为1.0m,假设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为2.5m,当基底下地基处理厚度为4.0m时,试求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
某膨胀土场地有关资料如表所示,若大气影响深度为4.0m,拟建建筑物为两层,基础埋深为1.2m,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的规定,试算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量。
某黄土试样进行室内双线法压缩试验,一个试样在天然湿度下压缩至200kPa压力稳定后浸水饱和,另一试样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加荷至200kPa,试验成果数据如表所示,试求黄土湿陷起始压力P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