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个新的经济强国正在亚洲崛起:这个经济强国有着强大的现在,而且有着更加重要的未来。适应中国的崛起很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中国的崛起预示着全球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将发生重大变化,其程度不亚于工业革命或随后美国崛起所带来的变化。
——摘自2003年12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
材料2
中国的崛起威胁着东亚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亦即“飞雁模式”。中国不是“雁”,它在生产简单产品的同时又生产先进的产品,既有简单的绒毛玩具,又有集成电路。中国按一种可决定全球物价的尺度生产跨越整个价值链的各种产品,这引起了东亚国家的不安。
——摘自2001年8月25日英国《经济学家》
请回答: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崛起的发展道路及对世界的影响。
选做题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大量的伤亡和破坏再次证明,伊斯兰恐怖分子在全球反恐战争中设法生存下来。新的圣战组织不断涌现,美国及其盟友甚至来不及逮捕和追杀他们。反恐专家相信,由本,拉登领导的旧的“基地”组织正在衰亡,更加捉摸不定的新一代极端分子已接过大旗。连那些专门负责追踪恐怖分子的官员也无法识别这些新的圣战者,这些人通过马德里爆炸案证明,他们能够在酝酿阴谋的同时躲过侦察。没人知道他们接下去会袭击哪里。
——摘自2004年3月29日美国《时代》周刊
材料2
2004年,我们将继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下决心把总统实现中东和平与民主的目标变成现实。……我们还将支持伊朗人民和其他生活在暴政下的人争取自由。这场斗争不会局限于中东地区。我们将努力催生一个自由古巴的出现,并推动那些人民没有自由的国家进行民主改革。我们还决心支持拉美、欧洲、亚洲和非洲新近崛起的民主国家。巩固许多新兴但大都脆弱的民主国家的自由将成为各地人民的心愿,我们要确保21世纪成为一个全世界自由的世纪。
——摘自2004年1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
请回答:
(1)用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及武力反恐的做法是否可消除恐怖主义。
(2)分析冷战后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江苏各种所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其比重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注: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表2 2002年江苏股份制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
注:目前,江苏89%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材料1
2002年江苏GDP总量实现了万亿元大关的历史性突破,与1998年相比年递增10.6%。2002年与1998年相比,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分别缩减58.8%、60.3%;产值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提升6.4个和2.8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是1998年的2.8倍。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材料2
目前,国家对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等产业仍实行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控制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在第三产业分布中,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房地产、社会服务和交通运输业等部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
请回答: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1、表2和材料1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结合表1、表2和材料2,说明应如何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