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凯撒型经营管理”。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美元,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与亨利的非凡精力也是分不开的。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最终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亨利的领导风格是______。

A.专制独裁式
B.开明专制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城市公共管理: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某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方面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做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做法是,该市政府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市政府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需求和具体事项,面向社会招标,并详细公告了招标要求与时间,最后通过专家评标,从投标的20多家企业中选择了7家,市政府与7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这样,就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通过招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由企业具体承担了。实行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由企业承担之后,政府制定了这类企业在从事废物和垃圾处理业务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规则,并对企业处理废物和垃圾的行为进行监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城市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政府在这方面的机构规模因此得到了缩减,财政开支也减少了。
另一种做法是,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决定利用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兴建一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这个城市公园,地域广大,湖光山色,是市民们散步、休闲活动的场所,深得市民的青睐。但高尔夫球场建成后,整个公园被铁丝网围起来,只有少数人可以在里面活动;喷洒大量的化学除草剂以抑制杂草,造成了土地和水体的严重污染。高尔夫球场虽然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引起了市民的强烈不满。
市政府公共管理的两种做法两种结果,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______。

A.注重经济效益
B.转变政府职能
C.以人为本
D.专家参与决策
单项选择题

H市动物园的搬迁
今年66岁的M是某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M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迁址论证。其中,H市动物园的搬迁最曲折。
据了解,H市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H市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H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M院士等专家通过对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放弃。
2000年12月,H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是地势低洼的湿地,缺山无林,若人造山林和土方回填,则工程量巨大,又邻近滨州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2001年5月,在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和社会人士的强烈建议下,迁址工程停工。2002年6月,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同意把新址定在距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
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M院士在施工现场踏勘,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M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H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M院士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对于有人议论作为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M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野生动物的生存。”他认为,目前解决H市动物园新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召开听证会,让广大市民作决定。H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后,最终把动物园新址定在天恒山。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H市动物园是否搬迁的决策属于______。

A.开关式决策
B.旋钮式决策
C.非程序性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单项选择题

城市公共管理: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某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方面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做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做法是,该市政府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市政府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需求和具体事项,面向社会招标,并详细公告了招标要求与时间,最后通过专家评标,从投标的20多家企业中选择了7家,市政府与7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这样,就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通过招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由企业具体承担了。实行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由企业承担之后,政府制定了这类企业在从事废物和垃圾处理业务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规则,并对企业处理废物和垃圾的行为进行监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城市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政府在这方面的机构规模因此得到了缩减,财政开支也减少了。
另一种做法是,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决定利用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兴建一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这个城市公园,地域广大,湖光山色,是市民们散步、休闲活动的场所,深得市民的青睐。但高尔夫球场建成后,整个公园被铁丝网围起来,只有少数人可以在里面活动;喷洒大量的化学除草剂以抑制杂草,造成了土地和水体的严重污染。高尔夫球场虽然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引起了市民的强烈不满。
市政府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这种方式属于______。

A.放松管制
B.内部市场
C.合同外包
D.分散决策
单项选择题

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凯撒型经营管理”。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美元,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与亨利的非凡精力也是分不开的。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最终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杜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实践表明______。

A.管理具有两重性
B.管理具有目标性
C.管理具有组织性
D.管理具有创新性
单项选择题

难忘女儿一句话:“爸爸你腐败。”
曾任某市文化局局长的L,回忆任职生涯,说有一件事最难忘。有一次,一家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厂捐赠给文化局800双运动鞋,想通过资助文化局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事后,热情的鞋店经理说:“局长,今后有时间来买鞋,给您打对折。”不久,在德国留学的女儿回国,局长L就把他能买到打对折鞋的事告诉了她,并说要带她到这家鞋店去买鞋。刚开始,女儿很兴奋,因为那是名牌,但转而一想,说:“不过爸爸,你要知道喔,你去买就是腐败。”局长L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女儿慢条斯理地解释,经理的半价优惠来自你和他们的合作,那是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行为所衍生出来的优惠,就不应该由你个人来接受,接受了就是以权谋私,就是腐败。女儿说完转身离去,女儿的话引起局长深思。女儿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概念呢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对错的判断呢局长L追过去问她,她说:“你知道吉斯是怎么下台的”吉斯是德国一个政党——民社党的主席,因为公务常常飞行所以累积了附赠里程,他就利用这附赠里程去度私人的假期,吉斯因此下台。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局长女儿的话和解释是______。

A.基于自己知道的客观事实
B.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
C.A和B
D.A或B
单项选择题

H市动物园的搬迁
今年66岁的M是某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M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迁址论证。其中,H市动物园的搬迁最曲折。
据了解,H市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H市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H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M院士等专家通过对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放弃。
2000年12月,H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是地势低洼的湿地,缺山无林,若人造山林和土方回填,则工程量巨大,又邻近滨州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2001年5月,在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和社会人士的强烈建议下,迁址工程停工。2002年6月,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同意把新址定在距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
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M院士在施工现场踏勘,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M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H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M院士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对于有人议论作为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M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野生动物的生存。”他认为,目前解决H市动物园新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召开听证会,让广大市民作决定。H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后,最终把动物园新址定在天恒山。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H市动物园新址的原始决策和追踪决策分别是______。

A.定址天恒山和定址松北新区、鸽子洞
B.定址松北新区和定址鸽子洞、天恒山
C.定址鸽子洞和定址松北新区、天恒山
D.不能确定
单项选择题

城市公共管理: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某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方面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做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做法是,该市政府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市政府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需求和具体事项,面向社会招标,并详细公告了招标要求与时间,最后通过专家评标,从投标的20多家企业中选择了7家,市政府与7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这样,就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通过招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由企业具体承担了。实行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由企业承担之后,政府制定了这类企业在从事废物和垃圾处理业务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规则,并对企业处理废物和垃圾的行为进行监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城市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政府在这方面的机构规模因此得到了缩减,财政开支也减少了。
另一种做法是,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决定利用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兴建一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这个城市公园,地域广大,湖光山色,是市民们散步、休闲活动的场所,深得市民的青睐。但高尔夫球场建成后,整个公园被铁丝网围起来,只有少数人可以在里面活动;喷洒大量的化学除草剂以抑制杂草,造成了土地和水体的严重污染。高尔夫球场虽然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引起了市民的强烈不满。
城市公共管理的这两种做法,反映在决策上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A.后果预测
B.专家参与决策
C.领导集体决策
D.听证
单项选择题

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凯撒型经营管理”。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美元,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与亨利的非凡精力也是分不开的。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最终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杜邦公司的个人决策式经营说明其组织发展处于的阶段是______。

A.创业阶段
B.职能扩展和分权阶段
C.参谋激增阶段
D.协调和规范阶段
单项选择题

“协和时代”的终结
从表面上来看,协和客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快”的商用客机。然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很深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信心与期望,代表了欧洲人在尖端科技上不愿落后于美国的决心。
协和客机的研制始于1956年,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开始了超音速客机的研制工作。特别是法国对超音速客机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当此飞机面市之后,大多数穿行大西洋两岸的乘客会选择这一无与伦比的豪华客机为交通工具,预计会售出数百架,从而给航空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962年,英法两国达成一致意愿,同意合作生产协和客机。就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1969年,协和客机也开始了它的处女航。1976年1月21日,协和客机又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商用飞行。
“协和”是英法航空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一直都被两国航空界当做自己的骄傲。乘协和客机从伦敦飞往纽约,所需时间不到3个半小时,其时间优势是普通客机无法比拟的。然而,乘坐协和客机的票价也高得惊人,从伦敦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为6980美元。因此,从一开始,协和客机便只是少数高级经理与富商的“专用交通工具”。
就在协和客机于1976年正式面市的前夕,发生了石油危机。协和客机是个耗油量巨大的庞然大物,石油价格的陡升对协和客机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高油耗立即成了协和客机的致命隐患。此外,协和客机的噪音非常大,许多国家不允许协和客机在大陆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使飞机展航线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协和”很难得到航空公司青睐。
在协和客机的市场推广方面,美国各航空公司出自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民族”自尊、经济利益及政治因素),拒绝采购协和客机,订单非常少,最后只有英国和法国自己的航空公司订购。由于产品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和维护费用昂贵,生产协和飞机让英法政府经历了“财政灾难”,共花费约340亿美元。可以说,影响协和飞机前途的就是其过度昂贵的运营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飞机的零部件愈加昂贵。
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幸,2000年7月25日,协和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发生空难,113人的惨死打破了“协和”的安全神话,加剧了人们对这种飞机价格高却不安全的“畏惧心理”,从而导致搭乘协和的乘客进一步减少。
2001年11月,经过改装的“协和”重返跨大西洋航线。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经济和民航业陷入了低谷。“协和”自此走上不归的下坡路。公司不景气导致乘豪华客机出行的人数越发减少,核定载客100人的协和客机上座率往往不足20%,其亏损由此可见。英航和法航亏损严重,更没有资金来养活协和这个亏损大户。最终,作为“一代天骄”的协和客机只能被市场淘汰。
2003年10月24日,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客机做最后之旅,自此,蔚蓝的天空再也不见超音速客机的身影。
2004年4月13日,英国航空公司最后一架退役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由一艘大型轮船承载,慢慢驶往位于苏格兰的航空博物馆。这一行程代表了“协和时代”的彻底终结,从此以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一睹协和客机的倩影了。
从1969年第一架协和飞机诞生,世界上共制造了15架协和飞机。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协和客机的研发属于______。

A.战略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B.战术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单目标决策和政府决策
单项选择题

H市动物园的搬迁
今年66岁的M是某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M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迁址论证。其中,H市动物园的搬迁最曲折。
据了解,H市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H市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H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M院士等专家通过对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放弃。
2000年12月,H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是地势低洼的湿地,缺山无林,若人造山林和土方回填,则工程量巨大,又邻近滨州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2001年5月,在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和社会人士的强烈建议下,迁址工程停工。2002年6月,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同意把新址定在距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
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M院士在施工现场踏勘,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M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H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M院士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对于有人议论作为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M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野生动物的生存。”他认为,目前解决H市动物园新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召开听证会,让广大市民作决定。H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后,最终把动物园新址定在天恒山。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H市动物园新址的决策过程,说明了______。

A.决策过程实质上是选择的过程
B.决策活动是决策者拍板作决定时的片刻行为
C.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对原始决策进行内容的补充和修正
D.A、C
单项选择题

难忘女儿一句话:“爸爸你腐败。”
曾任某市文化局局长的L,回忆任职生涯,说有一件事最难忘。有一次,一家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厂捐赠给文化局800双运动鞋,想通过资助文化局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事后,热情的鞋店经理说:“局长,今后有时间来买鞋,给您打对折。”不久,在德国留学的女儿回国,局长L就把他能买到打对折鞋的事告诉了她,并说要带她到这家鞋店去买鞋。刚开始,女儿很兴奋,因为那是名牌,但转而一想,说:“不过爸爸,你要知道喔,你去买就是腐败。”局长L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女儿慢条斯理地解释,经理的半价优惠来自你和他们的合作,那是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行为所衍生出来的优惠,就不应该由你个人来接受,接受了就是以权谋私,就是腐败。女儿说完转身离去,女儿的话引起局长深思。女儿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概念呢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对错的判断呢局长L追过去问她,她说:“你知道吉斯是怎么下台的”吉斯是德国一个政党——民社党的主席,因为公务常常飞行所以累积了附赠里程,他就利用这附赠里程去度私人的假期,吉斯因此下台。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爸爸你腐败”,是女儿对父亲的一种激励,这种激励符合激励的______。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强化理论
D.A、B、C
单项选择题

城市公共管理: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某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方面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做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做法是,该市政府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市政府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需求和具体事项,面向社会招标,并详细公告了招标要求与时间,最后通过专家评标,从投标的20多家企业中选择了7家,市政府与7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这样,就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通过招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由企业具体承担了。实行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由企业承担之后,政府制定了这类企业在从事废物和垃圾处理业务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规则,并对企业处理废物和垃圾的行为进行监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城市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政府在这方面的机构规模因此得到了缩减,财政开支也减少了。
另一种做法是,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决定利用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兴建一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这个城市公园,地域广大,湖光山色,是市民们散步、休闲活动的场所,深得市民的青睐。但高尔夫球场建成后,整个公园被铁丝网围起来,只有少数人可以在里面活动;喷洒大量的化学除草剂以抑制杂草,造成了土地和水体的严重污染。高尔夫球场虽然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引起了市民的强烈不满。
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以后,政府应该做的是______。

A.检查企业履行合同的情况,实施监督
B.表彰企业员工
C.定期召集企业会议,进行具体指导
D.检查企业资金运转情况
单项选择题

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凯撒型经营管理”。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美元,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与亨利的非凡精力也是分不开的。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最终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在杜邦公司的集团式经营管理体制中,确定和划分不同管理部门的基本标准是______。

A.区域
B.职能
C.行业和产品
D.服务对象
单项选择题

难忘女儿一句话:“爸爸你腐败。”
曾任某市文化局局长的L,回忆任职生涯,说有一件事最难忘。有一次,一家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厂捐赠给文化局800双运动鞋,想通过资助文化局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事后,热情的鞋店经理说:“局长,今后有时间来买鞋,给您打对折。”不久,在德国留学的女儿回国,局长L就把他能买到打对折鞋的事告诉了她,并说要带她到这家鞋店去买鞋。刚开始,女儿很兴奋,因为那是名牌,但转而一想,说:“不过爸爸,你要知道喔,你去买就是腐败。”局长L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女儿慢条斯理地解释,经理的半价优惠来自你和他们的合作,那是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行为所衍生出来的优惠,就不应该由你个人来接受,接受了就是以权谋私,就是腐败。女儿说完转身离去,女儿的话引起局长深思。女儿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概念呢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对错的判断呢局长L追过去问她,她说:“你知道吉斯是怎么下台的”吉斯是德国一个政党——民社党的主席,因为公务常常飞行所以累积了附赠里程,他就利用这附赠里程去度私人的假期,吉斯因此下台。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最符合案例正文内容的是______。

A.控制腐败关键是要实行分权
B.控制腐败关键是要实行权力制约
C.控制腐败关键是要有好的制度
D.控制腐败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理念
单项选择题

城市公共管理: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某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方面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做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做法是,该市政府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市政府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需求和具体事项,面向社会招标,并详细公告了招标要求与时间,最后通过专家评标,从投标的20多家企业中选择了7家,市政府与7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这样,就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通过招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由企业具体承担了。实行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由企业承担之后,政府制定了这类企业在从事废物和垃圾处理业务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规则,并对企业处理废物和垃圾的行为进行监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城市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政府在这方面的机构规模因此得到了缩减,财政开支也减少了。
另一种做法是,市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决定利用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兴建一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这个城市公园,地域广大,湖光山色,是市民们散步、休闲活动的场所,深得市民的青睐。但高尔夫球场建成后,整个公园被铁丝网围起来,只有少数人可以在里面活动;喷洒大量的化学除草剂以抑制杂草,造成了土地和水体的严重污染。高尔夫球场虽然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引起了市民的强烈不满。
将城市废物和垃圾处理的事务交由企业承担的社会效果是______。

A.有利于保持城市整洁
B.有利于强化政府管理
C.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
D.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单项选择题

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凯撒型经营管理”。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美元,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与亨利的非凡精力也是分不开的。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最终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杜邦公司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属于______。

A.部门直线组织结构形式
B.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
D.纯粹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单项选择题

H市动物园的搬迁
今年66岁的M是某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M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迁址论证。其中,H市动物园的搬迁最曲折。
据了解,H市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H市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H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M院士等专家通过对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放弃。
2000年12月,H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是地势低洼的湿地,缺山无林,若人造山林和土方回填,则工程量巨大,又邻近滨州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2001年5月,在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和社会人士的强烈建议下,迁址工程停工。2002年6月,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同意把新址定在距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
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M院士在施工现场踏勘,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M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H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M院士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对于有人议论作为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M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野生动物的生存。”他认为,目前解决H市动物园新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召开听证会,让广大市民作决定。H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后,最终把动物园新址定在天恒山。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H市动物园新址的选择、变动过程,体现了决策的______。

A.智囊原则
B.优化原则
C.动态原则
D.A、B、C
单项选择题

难忘女儿一句话:“爸爸你腐败。”
曾任某市文化局局长的L,回忆任职生涯,说有一件事最难忘。有一次,一家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厂捐赠给文化局800双运动鞋,想通过资助文化局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事后,热情的鞋店经理说:“局长,今后有时间来买鞋,给您打对折。”不久,在德国留学的女儿回国,局长L就把他能买到打对折鞋的事告诉了她,并说要带她到这家鞋店去买鞋。刚开始,女儿很兴奋,因为那是名牌,但转而一想,说:“不过爸爸,你要知道喔,你去买就是腐败。”局长L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女儿慢条斯理地解释,经理的半价优惠来自你和他们的合作,那是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行为所衍生出来的优惠,就不应该由你个人来接受,接受了就是以权谋私,就是腐败。女儿说完转身离去,女儿的话引起局长深思。女儿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概念呢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对错的判断呢局长L追过去问她,她说:“你知道吉斯是怎么下台的”吉斯是德国一个政党——民社党的主席,因为公务常常飞行所以累积了附赠里程,他就利用这附赠里程去度私人的假期,吉斯因此下台。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案例中提到的德国民社党属于______。

A.公益组织
B.服务组织
C.互益组织
D.政府组织
单项选择题

“协和时代”的终结
从表面上来看,协和客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快”的商用客机。然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很深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信心与期望,代表了欧洲人在尖端科技上不愿落后于美国的决心。
协和客机的研制始于1956年,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开始了超音速客机的研制工作。特别是法国对超音速客机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当此飞机面市之后,大多数穿行大西洋两岸的乘客会选择这一无与伦比的豪华客机为交通工具,预计会售出数百架,从而给航空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962年,英法两国达成一致意愿,同意合作生产协和客机。就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1969年,协和客机也开始了它的处女航。1976年1月21日,协和客机又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商用飞行。
“协和”是英法航空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一直都被两国航空界当做自己的骄傲。乘协和客机从伦敦飞往纽约,所需时间不到3个半小时,其时间优势是普通客机无法比拟的。然而,乘坐协和客机的票价也高得惊人,从伦敦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为6980美元。因此,从一开始,协和客机便只是少数高级经理与富商的“专用交通工具”。
就在协和客机于1976年正式面市的前夕,发生了石油危机。协和客机是个耗油量巨大的庞然大物,石油价格的陡升对协和客机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高油耗立即成了协和客机的致命隐患。此外,协和客机的噪音非常大,许多国家不允许协和客机在大陆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使飞机展航线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协和”很难得到航空公司青睐。
在协和客机的市场推广方面,美国各航空公司出自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民族”自尊、经济利益及政治因素),拒绝采购协和客机,订单非常少,最后只有英国和法国自己的航空公司订购。由于产品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和维护费用昂贵,生产协和飞机让英法政府经历了“财政灾难”,共花费约340亿美元。可以说,影响协和飞机前途的就是其过度昂贵的运营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飞机的零部件愈加昂贵。
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幸,2000年7月25日,协和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发生空难,113人的惨死打破了“协和”的安全神话,加剧了人们对这种飞机价格高却不安全的“畏惧心理”,从而导致搭乘协和的乘客进一步减少。
2001年11月,经过改装的“协和”重返跨大西洋航线。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经济和民航业陷入了低谷。“协和”自此走上不归的下坡路。公司不景气导致乘豪华客机出行的人数越发减少,核定载客100人的协和客机上座率往往不足20%,其亏损由此可见。英航和法航亏损严重,更没有资金来养活协和这个亏损大户。最终,作为“一代天骄”的协和客机只能被市场淘汰。
2003年10月24日,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客机做最后之旅,自此,蔚蓝的天空再也不见超音速客机的身影。
2004年4月13日,英国航空公司最后一架退役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由一艘大型轮船承载,慢慢驶往位于苏格兰的航空博物馆。这一行程代表了“协和时代”的彻底终结,从此以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一睹协和客机的倩影了。
从1969年第一架协和飞机诞生,世界上共制造了15架协和飞机。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英法在决定研发协和客机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A.市场因素
B.科技因素
C.政治因素
D.很难确定
单项选择题

H市动物园的搬迁
今年66岁的M是某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学科带头人,作为权威的野生动物学家,M院士曾多次被邀请参与全国各地野生动物园的迁址论证。其中,H市动物园的搬迁最曲折。
据了解,H市动物园迁址之争由来已久。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H市动物园的规模和所处位置已不利于动物园自身的生存发展。1999年,H市政府首次提出动物园搬迁的设想。2000年初,M院士等专家通过对区位、环境、人文和投资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论证,首选天恒山风景旅游区为动物园新址。天恒山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得到社会各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但当时由于位于天恒山出口的向阳山火葬场暂时无法搬迁,这一最佳方案只好放弃。
2000年12月,H市有关部门曾将动物园正式定址松北新区,但这里是地势低洼的湿地,缺山无林,若人造山林和土方回填,则工程量巨大,又邻近滨州铁路线,噪音干扰严重。2001年5月,在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和社会人士的强烈建议下,迁址工程停工。2002年6月,M院士等专家组成人员同意把新址定在距出城口38公里处的鸽子洞,并当场建议为避免公路噪音,要将园址沿垂直公路方向往内迁移。
2003年3月,在动物园新址开工前,M院士在施工现场踏勘,结果发现施工现场已不是当初论证签字时的鸽子洞原址,而是顺着公路又向前推移,距城区的实际路程已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游览动物园将要承受高昂的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M院士还发现了附近存在强烈的噪音源,将对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而此时,影响选择天恒山的最大障碍已被扫除。2003年2月,H市政府决定将向阳山火葬场搬出天恒山,计划在天恒山地区建设以旅游为主的大型生态园。于是,M院士和其他科学家决定弃鸽子洞而选天恒山。
对于有人议论作为科学家居然出尔反尔,M院士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要说真话。我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野生动物的生存。”他认为,目前解决H市动物园新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市民,召开听证会,让广大市民作决定。H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后,最终把动物园新址定在天恒山。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M院士等专家在参与动物园新址的决策后,还行使了______。

A.管理的计划职能
B.管理的组织职能
C.管理的控制职能
D.管理的协调职能
单项选择题

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
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凯撒型经营管理”。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美元,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与亨利的非凡精力也是分不开的。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最终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了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了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亨利的领导风格是______。

A.专制独裁式
B.开明专制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单项选择题

“协和时代”的终结
从表面上来看,协和客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快”的商用客机。然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很深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信心与期望,代表了欧洲人在尖端科技上不愿落后于美国的决心。
协和客机的研制始于1956年,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开始了超音速客机的研制工作。特别是法国对超音速客机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当此飞机面市之后,大多数穿行大西洋两岸的乘客会选择这一无与伦比的豪华客机为交通工具,预计会售出数百架,从而给航空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962年,英法两国达成一致意愿,同意合作生产协和客机。就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1969年,协和客机也开始了它的处女航。1976年1月21日,协和客机又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商用飞行。
“协和”是英法航空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一直都被两国航空界当做自己的骄傲。乘协和客机从伦敦飞往纽约,所需时间不到3个半小时,其时间优势是普通客机无法比拟的。然而,乘坐协和客机的票价也高得惊人,从伦敦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为6980美元。因此,从一开始,协和客机便只是少数高级经理与富商的“专用交通工具”。
就在协和客机于1976年正式面市的前夕,发生了石油危机。协和客机是个耗油量巨大的庞然大物,石油价格的陡升对协和客机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高油耗立即成了协和客机的致命隐患。此外,协和客机的噪音非常大,许多国家不允许协和客机在大陆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使飞机展航线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协和”很难得到航空公司青睐。
在协和客机的市场推广方面,美国各航空公司出自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民族”自尊、经济利益及政治因素),拒绝采购协和客机,订单非常少,最后只有英国和法国自己的航空公司订购。由于产品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和维护费用昂贵,生产协和飞机让英法政府经历了“财政灾难”,共花费约340亿美元。可以说,影响协和飞机前途的就是其过度昂贵的运营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飞机的零部件愈加昂贵。
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幸,2000年7月25日,协和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发生空难,113人的惨死打破了“协和”的安全神话,加剧了人们对这种飞机价格高却不安全的“畏惧心理”,从而导致搭乘协和的乘客进一步减少。
2001年11月,经过改装的“协和”重返跨大西洋航线。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经济和民航业陷入了低谷。“协和”自此走上不归的下坡路。公司不景气导致乘豪华客机出行的人数越发减少,核定载客100人的协和客机上座率往往不足20%,其亏损由此可见。英航和法航亏损严重,更没有资金来养活协和这个亏损大户。最终,作为“一代天骄”的协和客机只能被市场淘汰。
2003年10月24日,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客机做最后之旅,自此,蔚蓝的天空再也不见超音速客机的身影。
2004年4月13日,英国航空公司最后一架退役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由一艘大型轮船承载,慢慢驶往位于苏格兰的航空博物馆。这一行程代表了“协和时代”的彻底终结,从此以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一睹协和客机的倩影了。
从1969年第一架协和飞机诞生,世界上共制造了15架协和飞机。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因素中,英法两国政府能控制的是______。

A.乘客选择乘坐协和客机
B.国际石油市场价格
C.英航和法航购买协和客机
D.美国各航空公司采购协和客机
单项选择题

难忘女儿一句话:“爸爸你腐败。”
曾任某市文化局局长的L,回忆任职生涯,说有一件事最难忘。有一次,一家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厂捐赠给文化局800双运动鞋,想通过资助文化局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事后,热情的鞋店经理说:“局长,今后有时间来买鞋,给您打对折。”不久,在德国留学的女儿回国,局长L就把他能买到打对折鞋的事告诉了她,并说要带她到这家鞋店去买鞋。刚开始,女儿很兴奋,因为那是名牌,但转而一想,说:“不过爸爸,你要知道喔,你去买就是腐败。”局长L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女儿慢条斯理地解释,经理的半价优惠来自你和他们的合作,那是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行为所衍生出来的优惠,就不应该由你个人来接受,接受了就是以权谋私,就是腐败。女儿说完转身离去,女儿的话引起局长深思。女儿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概念呢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对错的判断呢局长L追过去问她,她说:“你知道吉斯是怎么下台的”吉斯是德国一个政党——民社党的主席,因为公务常常飞行所以累积了附赠里程,他就利用这附赠里程去度私人的假期,吉斯因此下台。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市文化局的管理具有竞争性,鞋厂的管理具有独占性
B.市文化局的管理具有独占性,鞋厂的管理具有竞争性
C.市文化局接受鞋厂赞助,是用公共权力谋取本部门特殊利益
D.鞋厂赞助市文化局的活动,是想运用文化局的公共权力
单项选择题

“协和时代”的终结
从表面上来看,协和客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快”的商用客机。然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很深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信心与期望,代表了欧洲人在尖端科技上不愿落后于美国的决心。
协和客机的研制始于1956年,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开始了超音速客机的研制工作。特别是法国对超音速客机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当此飞机面市之后,大多数穿行大西洋两岸的乘客会选择这一无与伦比的豪华客机为交通工具,预计会售出数百架,从而给航空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962年,英法两国达成一致意愿,同意合作生产协和客机。就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1969年,协和客机也开始了它的处女航。1976年1月21日,协和客机又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商用飞行。
“协和”是英法航空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一直都被两国航空界当做自己的骄傲。乘协和客机从伦敦飞往纽约,所需时间不到3个半小时,其时间优势是普通客机无法比拟的。然而,乘坐协和客机的票价也高得惊人,从伦敦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为6980美元。因此,从一开始,协和客机便只是少数高级经理与富商的“专用交通工具”。
就在协和客机于1976年正式面市的前夕,发生了石油危机。协和客机是个耗油量巨大的庞然大物,石油价格的陡升对协和客机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高油耗立即成了协和客机的致命隐患。此外,协和客机的噪音非常大,许多国家不允许协和客机在大陆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使飞机展航线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协和”很难得到航空公司青睐。
在协和客机的市场推广方面,美国各航空公司出自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民族”自尊、经济利益及政治因素),拒绝采购协和客机,订单非常少,最后只有英国和法国自己的航空公司订购。由于产品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和维护费用昂贵,生产协和飞机让英法政府经历了“财政灾难”,共花费约340亿美元。可以说,影响协和飞机前途的就是其过度昂贵的运营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飞机的零部件愈加昂贵。
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幸,2000年7月25日,协和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发生空难,113人的惨死打破了“协和”的安全神话,加剧了人们对这种飞机价格高却不安全的“畏惧心理”,从而导致搭乘协和的乘客进一步减少。
2001年11月,经过改装的“协和”重返跨大西洋航线。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经济和民航业陷入了低谷。“协和”自此走上不归的下坡路。公司不景气导致乘豪华客机出行的人数越发减少,核定载客100人的协和客机上座率往往不足20%,其亏损由此可见。英航和法航亏损严重,更没有资金来养活协和这个亏损大户。最终,作为“一代天骄”的协和客机只能被市场淘汰。
2003年10月24日,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客机做最后之旅,自此,蔚蓝的天空再也不见超音速客机的身影。
2004年4月13日,英国航空公司最后一架退役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由一艘大型轮船承载,慢慢驶往位于苏格兰的航空博物馆。这一行程代表了“协和时代”的彻底终结,从此以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一睹协和客机的倩影了。
从1969年第一架协和飞机诞生,世界上共制造了15架协和飞机。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协和客机的经营失败说明______。

A.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是动态的
B.决策对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的
C.决策受到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
D.以上都是
单项选择题

“协和时代”的终结
从表面上来看,协和客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快”的商用客机。然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很深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信心与期望,代表了欧洲人在尖端科技上不愿落后于美国的决心。
协和客机的研制始于1956年,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开始了超音速客机的研制工作。特别是法国对超音速客机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当此飞机面市之后,大多数穿行大西洋两岸的乘客会选择这一无与伦比的豪华客机为交通工具,预计会售出数百架,从而给航空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962年,英法两国达成一致意愿,同意合作生产协和客机。就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1969年,协和客机也开始了它的处女航。1976年1月21日,协和客机又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商用飞行。
“协和”是英法航空工程师智慧的结晶,一直都被两国航空界当做自己的骄傲。乘协和客机从伦敦飞往纽约,所需时间不到3个半小时,其时间优势是普通客机无法比拟的。然而,乘坐协和客机的票价也高得惊人,从伦敦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为6980美元。因此,从一开始,协和客机便只是少数高级经理与富商的“专用交通工具”。
就在协和客机于1976年正式面市的前夕,发生了石油危机。协和客机是个耗油量巨大的庞然大物,石油价格的陡升对协和客机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高油耗立即成了协和客机的致命隐患。此外,协和客机的噪音非常大,许多国家不允许协和客机在大陆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这使飞机展航线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协和”很难得到航空公司青睐。
在协和客机的市场推广方面,美国各航空公司出自诸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民族”自尊、经济利益及政治因素),拒绝采购协和客机,订单非常少,最后只有英国和法国自己的航空公司订购。由于产品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价格和维护费用昂贵,生产协和飞机让英法政府经历了“财政灾难”,共花费约340亿美元。可以说,影响协和飞机前途的就是其过度昂贵的运营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飞机的零部件愈加昂贵。
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幸,2000年7月25日,协和飞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发生空难,113人的惨死打破了“协和”的安全神话,加剧了人们对这种飞机价格高却不安全的“畏惧心理”,从而导致搭乘协和的乘客进一步减少。
2001年11月,经过改装的“协和”重返跨大西洋航线。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经济和民航业陷入了低谷。“协和”自此走上不归的下坡路。公司不景气导致乘豪华客机出行的人数越发减少,核定载客100人的协和客机上座率往往不足20%,其亏损由此可见。英航和法航亏损严重,更没有资金来养活协和这个亏损大户。最终,作为“一代天骄”的协和客机只能被市场淘汰。
2003年10月24日,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协和客机做最后之旅,自此,蔚蓝的天空再也不见超音速客机的身影。
2004年4月13日,英国航空公司最后一架退役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由一艘大型轮船承载,慢慢驶往位于苏格兰的航空博物馆。这一行程代表了“协和时代”的彻底终结,从此以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一睹协和客机的倩影了。
从1969年第一架协和飞机诞生,世界上共制造了15架协和飞机。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协和客机经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研发协和客机的决策失误
B.协和客机的耗油量巨大
C.美国各航空公司拒绝采购协和客机
D.“七·二五”坠机事故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