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7所示的UML类图表示的是 (91) 设计模式。该设计模式中, (92) 。
A.备忘录(Memento) B.策略(Strategy) C.状态(State) D.观察者(Observer)
A.一个Subject对象可对应多个Observer对象 B.Subject只能有一个ConcreteSubject子类 C.Observer只能有一个ConcreteObserver子类 D.一个Subject对象必须至少对应一个Observer对象
如图5-9所示的UML类图描绘的是 (113) 设计模式。关于该设计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14) 。
A.桥接 B.策略 C.抽象工厂 D.观察者
A.该设计模式中的Observer需要维护至少一个Subject对象 B.该设计模式中的ConcreteObserver可以绕过Subject及其子类的封装 C.该设计模式中一个Subject对象需要维护多个Observer对象 D.该设计模式中Subject需要通知Observer对象其自身的状态变化
图5-2描述了一种设计模式,该设计模式不可以()。
A.动态决定由一组对象中某个对象处理该请求 B.动态指定处理一个请求的对象集合,并高效率地处理一个请求 C.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间的耦合关系 D.将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该链传递请求
A.组合B.引用C.聚合D.继承
在如图5-3所示的用例图(Use-Case Diagram)中,X1、X2和X3表示 (44) (已知UC3是抽象用例,那么X1可通过 (45) 用例与系统进行交互。并且,用例 (46) 是UC4的可选部分,用例 (47) 是UC4的必需部分。
A.人 B.系 C.参与者 D.外部软件
如图5-8所示的UML类图表示的是 (99) 设计模式。以下关于该设计模式的叙述中,错误是 (100) 。
A.工厂方法 B.策略 C.抽象工厂 D.观察者
A.UC4、UC1 B.UC5、UC1 C.UC5、UC2 D.UC1、UC2
A.提供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这些对象所属的具体类 B.可应用于一个系统要由多个产品系列中的一个来配置时 C.可应用于强调一系列相关产品对象的设计以便进行联合使用时 D.可应用于希望使用已经存在的类,但其接口不符合需求时
A.UC1 B.UC2 C.UC3 D.U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