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扭圆杆扭转角公式的适用范围为()。
A.线弹性
B.弹塑性
C.非线性
D.塑性
如图5-22所示,连接件中的剪切面积为()。
A.A
B.B
C.C
D.D
A.弹性模量成反比
B.与横截面积成正比
C.与杆长成反比
D.与所受外力成反比
图5-25中虚线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A点的切应变为()。
A.α
B.2α
C.0
D.-2α
如图5-53所示,梁的挠曲线y(x)是x的()次函数。
A.1
B.2
C.3
D.4
许用应力中,安全系数n的取值范围为()。
A.-1<n<1
B.n<1
C.n>0
D.n>1
图5-11所示圆杆的最大拉应力为()。
A.A
B.B
C.C
D.D
A.屈服
B.脆断
C.屈服与脆断
D.屈服与脆断都不适用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形式为()。
A.A
B.B
C.C
D.D
图5-4所示受扭网杆的应变能为()。
A.A
B.B
C.C
D.D
剪切胡克定律的公式为()。
A.A
B.B
C.C
D.D
如图5-56所示,梁中点c处的竖向位移()。
A.向上
B.向下
C.为0
D.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如图5-31所示,杆的抗扭刚度为GIp,则该杆的相对扭转角φBA为()。
A.A
B.B
C.C
D.D
平面应力状态的广义胡克定律的形式为()。
A.A
B.B
C.C
D.D
剪切胡克定律的公式为()。
A.A
B.B
C.C
D.D
如图5-34所示,矩形截面对x轴的面积矩为()。
A.A
B.B
C.C
D.D
A.不通过截面形心
B.通过截面形心
C.在截面内
D.在截面外
A.小柔度杆
B.中长杆
C.细长杆
D.λ≤λ0的杆
判别柔度λp的表达式()。
A.A
B.B
C.C
D.D
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r3为()。
A.A
B.B
C.C
D.D
如图5-30所示,直径为d的受扭圆杆的τmax的数值为()。
A.A
B.B
C.C
D.D
如图5-18所示,变截面轴向拉伸杆的变形能U为()。
A.A
B.B
C.C
D.D
A.MPa
B.kN/m
C.kN·m
D.kN
如图5-59所示,单元体的最大切应力为()。
A.10MPa
B.20MPa
C.15MPa
D.30MPa
A.二次曲线
B.余弦曲线
C.三次曲线
D.正弦曲线
A.单位长度上的线变形
B.直角的改变量
C.杆件的绝对线变形
D.分布内力的集度
第二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r2为()。
A.A
B.B
C.C
D.D
图5-36所示矩形截面对形心轴xc轴的惯性矩为()。
A.A
B.B
C.C
D.D
如图5-42所示,简支梁中的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值分别为()。
A.A
B.B
C.C
D.D
A.kN
B.kN·m
C.kN/m
D.MPa
A.0.5
B.0.7
C.1
D.2
如图5-15所示,轴向拉压杆的总变形△l为()。
A.A
B.B
C.C
D.D
受扭圆杆扭转角公式的适用范围为()。
A.线弹性
B.弹塑性
C.非线性
D.塑性
A.m3
B.m4
C.mm3
D.kN·m
图5-33所示变截面受扭圆杆的应变能为()。
A.A
B.B
C.C
D.D
如图5-13所示轴向拉压杆,轴力图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如图5-35所示,圆形截面对x轴的面积矩为()。
A.A
B.B
C.C
D.D
如图5-44所示,简支梁中a<b,其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分别为()。
A.A
B.B
C.C
D.D
图5-24所示杆中挤压面积为()。
A.bh
B.ba
C.ha
D.2ba
如图5-38所示,圆形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为()。
A.A
B.B
C.C
D.D
如图5-37所示,矩形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为()。
A.A
B.B
C.C
D.D
A.kN
B.kN·m
C.kN/m
D.MPa
第一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r1为()。
A.A
B.B
C.C
D.D
A.常量
B.0
C.>0
D.<0
圆形截面构件发生弯扭组合变形时,其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r3的公式为()。
A.A
B.B
C.C
D.D
A.m2
B.kN·m
C.m4
D.m3
下图所示结构,杆1的轴力为()。
A.-p
B.-0.5P
C.0
D.p
线应变,ε的量纲中常用的单位是()。
A.mm
B.cm
C.m
D.无量纲
A.y=θ'
B.y'=θ
C.y"=θ
D.EIy"=θ
A.大于0,等于0或小于0
B.恒不等于0
C.恒小于0
D.恒大于0
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A.A
B.B
C.C
D.D
A.弹塑性
B.塑性
C.线弹性与小变形
D.小变形与弹塑性
A.正比
B.反比
C.非线性关系
D.曲线关系
图5-32所示受扭圆杆的应变能为()。
A.A
B.B
C.C
D.D
A.0.5
B.0.7
C.1
D.2
如图5-50所示,矩形截面面积为A,剪力为Q,该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A.A
B.B
C.C
D.D
如图5-61所示,纯切应力状态的主应力σ1的值为()。
A.0
B.2τ
C.τ
D.-τ
A.长度成反比
B.扭矩成反比
C.剪变模量G成反比
D.直径d成正比
A.分布内力的集度
B.单位长度上的变形
C.使直角变小的改变量
D.直角的改变量
拉压弹性模量E的量纲是()。
A.A
B.B
C.C
D.D
A.纯弯曲
B.斜弯曲
C.轴向拉压
D.扭转
A.线弹性
B.弹塑性
C.塑性
D.非线性
图5-5所示圆形截面对z轴的面积矩为()。
A.A
B.B
C.C
D.D
如图5-47所示,悬臂梁中的最大正应力σmax的值为()。
A.A
B.B
C.C
D.D
如图5-6所示,正方形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为()。
A.A
B.B
C.C
D.D
如图5-23所示,两杆卯式连接,剪切面积为()。
A.bh
B.ba
C.ha
D.2ba
压杆的长细比λ的表达式为()。
A.A
B.B
C.C
D.D
如图5-35所示,圆形截面对y轴的面积矩为()。
A.A
B.B
C.C
D.D
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对水平形心轴的抗弯截面模量W2的值为()。
A.A
B.B
C.C
D.D
A.纯弯曲
B.平面弯曲
C.弯扭组合
D.轴向压缩
弯曲正应力的适用范围为()。
A.非线性
B.弹塑性
C.线弹性
D.梁长度与截面高度的比值小于5的梁
如图5-64所示,悬臂梁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A截面的()。
A.1点
B.2点
C.3点
D.4点
A.正比
B.反比
C.非线性关系
D.曲线关系
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截面杆受扭,其抗扭截面模量为()。
A.A
B.B
C.C
D.D
A.0.5
B.0.7
C.1
D.2
如图5-54所示,简支梁AB的挠曲线y(x)是x的()次函数。
A.2
B.3
C.4
D.5
如图5-17所示,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能U为()。
A.A
B.B
C.C
D.D
如图5-19所示,受拉螺杆的挤压面积为()。
A.A
B.B
C.C
D.D
如图5-51所示,截面改为圆形,其他条件不变,则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A.A
B.B
C.C
D.D
如图5-1所示杆件横截面面积为A,杆中最大正应力为()。
A.A
B.B
C.C
D.D
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A.A
B.B
C.C
D.D
A.小于0
B.等于0
C.大于0
D.或大于0或小于0
轴向拉压杆胡克定律的两种形式为()。
A.A
B.B
C.C
D.D
如图5-20所示,螺杆的剪切面积为()。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