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地基土层的剪切波速见表。按50年超越概率63%考虑,阻尼比为0.05,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40s,试计算地震水平影响系数。
某7层住宅楼基础为天然地基,基础埋深2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位深度1.0m,地层条件见表,试计算场地液化指数。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图土层分布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试判定土层的液化等级。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下水位深度dw=4.0m,土层名称、深度、黏粒含量及标贯级数见表,按规范GB 50011—2001,采用标贯试验法进行液化判别,试判别表中哪几个标贯试验点属液化土。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基础为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m,土层分布、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见表和图,作用于基础顶面竖向荷载Fk=500kN,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2)地基抗震承载力。
(3)按抗震要求验算基础宽度。
(4)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对地基液化判别,应采取什么抗液化措施
(5)对液化土层进行砂石桩法处理,砂石桩直径0.4m,正方形布桩,要求将孔隙比0.9减少到0.75,求砂石桩间距。
(6)如要求全部消除液化沉陷,估算每孔的填料量。
(7)如要求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估算每孔填料量。
(8)采用砂石桩法处理地基以消除全部液化沉陷,如果处理后土层的标贯击数实测值见表2,则哪种组合满足设计要求
(9)如已知粉砂的土粒相对密度为2.719,求经砂石桩法处理后粉砂的干密度。
某水闸下游岸墙高5m,墙背倾斜与垂线夹角ψI=20°,墙后填料为粗砂,填土表面水平,粗砂内摩擦角ψ=32°,墙背与粗砂间摩擦角δ=15°,岸墙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试计算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不计竖向地震力作用)在岸墙上产生的地震主动土压力FE(地震系数角θe取3°)。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中地震主动土压力为
某预制方桩,截面尺寸0.35m×0.35m,桩长13.0m,桩顶离地面6.0m,桩底离地面19m,土层分布:0~8.0m为粉质黏土,qsik=25kPa;8.0~14.4m为粉土,qsik=30kPa,黏粒含量2.5%;14.4~18m为粉砂,qsik=35kPa;18~19m为砾砂,qsik=50kPa,qpk=3000kPa。
试回答:
(1)粉土和粉砂不发生液化时的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
(2)粉土和粉砂发生液化,在13m处标贯击数N=11,17m处标贯击数N=18,地下水位2.5m,8度地震区,试计算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
某独立基础尺寸2.0m×1.5m,埋深1.5m,基础底面作用竖向力Fk=1000kN,弯矩Mk=100kN·m,作用地震竖向拉力F1=60kN,水平力Hk=190kN,地基为密实中砂,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内摩擦角ψk=30°,重度γ=18kN/m3,基底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μ=0.18,试验算地基抗震承载力和抗水平滑移承载力。
某承重墙条基埋深2m,基底下为6m厚粉土层,粉土黏粒含量为9%,其下为12m粉砂层,再往下为较厚的粉质黏土,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5m,该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不同土层的标贯击数N值如图所示,试分析场地地基土层是否液化其液化指数IlE是多少?
某工程为桩箱基础,采用0.35m×0.35m预制桩,桩长13m,桩顶离地面6.0m,总桩数330根,土层分布同题7-17,作用于箱基顶部竖向荷载Fk+Gk=79200kN,结构总水平地震力FE=13460kN,由FE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设计值ME=38539kN·m,已知边桩距中心轴ymax=5.0m,∑y2i=2633m2,8度地震区,II类场地,结构自振周期T=1.1s,土的阻尼比ξ=0.05,试验算桩基础竖向抗震承载力。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地基土层的剪切波速见表。按50年超越概率63%考虑,阻尼比为0.05,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40s,试计算地震水平影响系数。
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基础埋深2m,采用天然地基,场地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地下水位于地面下2m。为分析基础下粉砂、粉土、细砂液化问题,钻孔时沿不同深度进行了现场标贯试验,其位置标高及相应标贯试验击数如图所示,粉砂、粉土及细砂的黏粒含量百分率ρc也标明在图上,试计算该地基液化指数IlE及确定它的液化等级。
某场地覆盖厚10m的粉细砂,剪切波速υs=150m/s,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今修建一高100m、直径8m的烟囱,烟囱自振周期T=0.45+0.0011×,试判断土的类型、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最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烟囱地震影响系数(阻尼比ξ=0.05)。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典型地层条件见表,拟建场地地下水位深度为1.00m,试判断从建筑抗震来说场地类别属于哪一类。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二组,地下水位埋深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表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400mm×400mm,桩长l=15m,桩间距s=1.6m,桩数20×20根,置换率m=0.063,试求打桩后液化指数减了多少。
某一高层建筑物箱形基础建于天然地基上,基底标高-6.0m,地下水埋深-8.0m,地震设防烈度为8.0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为判定液化等级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试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计算液化指数并划分液化等级。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下水位埋深为dw=5.0m,土层分布如表所示,拟采用天然地基,按照液化初判条件,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db最深不能超过多大临界深度时,方可不考虑饱和粉砂的液化影响。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及实测剪切波速如表所示,试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桥梁勘察的部分成果参见表,根据勘察结果,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进行结构的抗震计算时,试计算地表以下20m深度内各土层的平均剪切模量Gm (重力加速度g=9.81m/s2)。
已知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表所示,为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划分抗震类别,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应达到何种深度即可并说明理由。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场区修建一座桥梁,场区地下水位埋深5m,场地土层:0~5m,非液化黏性土;5~15m,松散均匀的粉砂;15m以下为密实中砂。
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计算判别深度为5~15m的粉砂层为液化土层,液化抵抗系数均为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试求深度5~15m的单桩摩阻力的综合折减系数α。
高层建筑高42m,基础宽10m,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3,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问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1)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大于390kPa;
(2)基础边缘最大压力不大于468kPa;
(3)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4)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某土石坝坝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土石坝设计高度30m,根据计算简图,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游填坡的抗震稳定性,其中第i个滑动条块的宽度b=3.2m,该条块底面中点的切线与水平线夹角θi=19.3°,该条块内水位高出底面中点的距离z=6m,条块底面中点孔隙水压力值u=100kPa,考虑地震作用影响后,第i个滑动条块沿底面的下滑力Si=415kN/m,当不计入孔隙水压力影响时,该土条底面的平均有效法向作用力为583kN/m,根据以上条件按照不考虑和考虑孔隙水压力影响两种工况条件分别计算得出第i个滑动条块的安全系数Ki(=Ri/Si(土石坝填料凝聚力c=0,内摩擦角ψ°=42°)。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表所示,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试判断该建筑场地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