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导线布置,单回路多用水平排列,双回路则多用垂直排列,若某220kV线路直线铁塔,设计用于10mm冰区,最大使用档距700m,其最大弧垂为36m,绝缘子串长2.Sm。
A.5m; B.6m; C.7m; D.8m。
某220kV线路,某地段穿越海拔2200m的高原地区,为了该段线路的绝缘配合及塔头设计,请核算:
A.1.45; B.1.55; C.1.65; D.1.75。
承力塔间隙圆图是校验在各种过电压的气象条件下,跳线风偏后对接地构件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若跳线弧垂取得过小,会对横担及金具串接地端的距离不够;取得过大,则风偏后会对塔身或跳线下面的构件(如杯型塔中线对平口或垂直排列时对下面的横担)距离不够。施工弧垂参照允许最小和允许最大弧垂间的中值选取。
A.线路路径转角的一半; B.导线风压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偏角的增加; C.绝缘子串风压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偏角的增加; D.导线摆动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偏角。
A.1.9; B.2.0; C.2.1; D.2.2。
由于铝股线直径越小,强度越高,而铝线股数越多,强度损失系数越大,故铝绞线计算拉断力与股数和股径有关。
A.85000N; B.92000N; C.97000N; D.105000N。
A.耐张绝缘子串重量; B.耐张串侧导线垂直档距的重量; C.导线水平张力; D.导线弧垂。
钢芯铝绞线的强度,由铝绞强度总和加钢丝1%伸长时的强度总和组成。
A.110000N; B.115000N; C.120000N; D.128000N。
电线覆冰有湿雪、雾淞、雨淞,比重从0.2~0.9。电线覆冰形状受风的影响,会呈现出千奇百怪的样子,一般迎风面较大。但是偏心使电线扭转,从而覆冰包严电线。电线设计冰厚(b)是将其折算为比重0.9的正圆筒。因此,电线覆冰单位荷载(kg/m)的计算,要先算出内径为d(mm),外径为d+2b(mm),1m冰筒的体积,公式为[(d+2b)2-d2]=π(b+d)b(cm3),再乘以冰的比重0.9,即得单位冰荷重P2(g)。
A.2.25×10-2; B.2.52×10-2; C.2.73×10-2; D.2.83×10-2。
电线上风荷载的计算是以风速V(m/s)的基本风压( N/m2)乘以风速在档距中不均匀的折减系数α,电线风载体型系数C和受风面积(m2)。
A.3.32×10-2; B.4.02×10-2; C.4.35×10-2; D.4.53×10-2。
电线自重比载γ1为电线自重g1(kg/m)除截面积A(mm2)。
A.3.21×10-2; B.3.11×10-2; C.3.40×10-2; D.3.45×10-2。
A.5.25×10-2; B.6.31×10-2; C.7.04×10-2; D.7.51×10-2。
工程实用的架空电线的曲线为抛物线方程,,在悬挂点等高,档距为1时,最大弧垂fm(ym)出现在。
A.11.4; B.12.8; C.13.4; D.13.8。
电线在有风时实际承受的荷载应为水平与垂直荷载的相量和,无冰有风为γ6,有冰有风为γ7。
A.6.0×10-2; B.6.2×10-2; C.6.48×10-2; D.6.8×10-2。
A.0.935×10-2; B.0.995×10-2; C.1.055 X10-2; D.1.125×10-2。
在送电线上,无结冰或轻冰地区,其机械强度主要受最大设计风速控制,该风速取值主要根据沿线气象台资料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并计入以下规定确定。
A.10/15 B.15/20 C.20/30 D.25/30
A.2.1×10-2; B.2.5×10-2; C.2.8×10-2; D.3.0×10-2。
在电线悬挂点等高时,两悬点间的直线距离为档距l(m),沿电线曲线的长度为线长L(m)。
A.400.8m; B.401.7m; C.402.5m; D.404.3m。
A.10.5; B.11.5; C.12.5; D.13.5。
无论有无高差,一个档距中的电线受风后,电线承受的风压将平均地传递到两侧杆塔上,因此杆塔上承受的风压将是其两侧各半档风压之和,该两半档档距之和为水平档距
A.510kg·f; B.536kg·f; C.580kg·f; D.625kg·f。
A.100kg·f; B.125kg·f; C.131kg·f; D.152kg·f。
送电线路是由若干耐张转角塔和其间的直线塔组成,两相邻耐张转角塔间构成一耐张段,导线在耐张转角塔经耐张绝缘子串固定在塔上。在其间的直线塔上导线悬挂在悬垂绝缘子串下端,可顺线偏斜或横向摆动。虽在施工架线时各档水平应力相同,但由于档距和高差不同,在气象条件变化后,各档应力就不相同了。从而在悬垂绝缘子下端出现不平衡张力,使绝缘子串产生偏斜,偏斜后使各档应力趋于基本相同。这个应力称为耐张段的代表应力。该代表应力对应的档距称为代表档距。
A.712m; B.732m; C.742m; D.762m。
由于架空线路的档距很大,当气象条件变化时,导线的弹性伸长和温度膨胀对应力和弧垂影响很大,如最高气温时,弧垂最大,即系温度膨胀所致。覆冰时,弧垂剧增,即系应力增加,弹性伸长所致。 钢芯铝绞线系两种材质绞合而成,其伸长应相等。若不考虑扭绞的影响,其综合弹性系数E和线性膨胀系数α,除与铝、钢的α、E有关外,还与铝钢截面比有关。 以铝线30股,钢芯7股,股线直径相同的结构(如LGJ-185/45,LGJ-2101/50,LGJ-240/55,LGJ-300/70)为例,已知硬铝线αa1=2.3×10-6(11℃),Eαa1=5.9×104( N/rI11TI2),镀锌钢线αs=12×10-6(1/8),Es=19.6×104(N/mm2)求:
A.81500; B.83000; C.84900; D.85500。
导线风压传递给悬垂绝缘子串下端,引起绝缘子串横向摇摆,称为悬垂绝缘子串的摇摆角。 每一种直线杆塔对大气,操作过电压和大风时工作电压,有最大允许摇摆角,超过该角度即需要更换更大的塔型,甚至改为耐张塔。也可调整杆塔位置和高度以增大垂直档距,减小摇摆角。
A.20°; B.23°; C.26°; D.29°。
电线架设时,并非测量施工张力,而是观测施工弧垂,因此要将求得的施工应力换算为施工弧垂()曲线交付施工运行。由于悬垂绝缘子串可自由偏斜,故一个耐张段内各档的应力基本相同,即代表档距的应力,若选定观测档的档距为l,即可用代表档距的应力,观测档的档距,算出弧垂。
A.设定的等间距代表档距; B.实际的代表档距; C.观测档距; D.实际的档距。
架空电线在运行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电线上的荷载(冰,风)从γm变化为γ,会引起应力变化△σ=σ1-σ2,导致电线弹性伸长△σEL,电线温度变化Δt=t1-t2,导致电线温度线膨胀,伸长ΔtaL。但在前后两种气象条件下,换算为档中电线的原始长度(即温度to时不受拉力的制造长度)应是相同的。利用线长公式即可得到两者的关系式,即所谓的状态方程式,从而可从一种气象状态的应力推算出另一种气象状态的应力。其表达式为 式中σm、λm、tm—已知状态的允许应力,比载,温度; α、γ、t—待求状态的应力,比载,温度; α、E—电线的温度线膨胀系数(1/℃)和弹性系数(N/mm2)。 由于该式为σ的三次方程,求解较繁,现均由程序计算。 电线最大允许使用应力σm(拉断应力除额定安全系数),一般出现在电线覆冰设计最大冰的气象条件(-5℃,有冰,有风,γ7),以此为起始条件,可推算电线运行中各种气象条件(γ,t)的应力σ(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小档距,最大应力也可能出现在最低气温,在无冰、轻冰的南方温热地区,最大应力也可能由大风或防震控制,则相应变为起始的计算气象条件)。
A.温度t,无冰,无风; B.温度£,无冰,10m/s风; C.15℃,无冰、无风; D.最高气温,无冰,无风。
无论有无高差,一个档距中电线的重量,将从其弧垂最低点分别传递到两侧杆塔上,该最低点到杆塔的距离称为该杆塔该侧的垂直档距(l1v或l2v)。杆塔总的垂直档距lv=l1v+l2v。
A.-547/602; B.-557/612; C.-567/622; D.-577/632。
杆塔挂线点承受的电线垂直荷载为其前后侧电线最低点间电线的重量(自重或自重加冰重)。 P=Po(l1v+l2v)=Polv式中Po—每米线重,kg·f; lv—垂直档距,m。
A.-5500/5800; B.-6470/6950; C.-6724/7376; D.-7120/7500。
A.以等间隔的温度为参变量,制作一组档距弧垂曲线; B.以实际的架线温度制作档距弧垂曲线; C.以规定的架线温度制作档距弧垂曲线; D.以春夏秋冬四季制作代表性的档距弧垂曲线。
A.17.5×10-6; B.18.2×10-6; C.19.3×10-6; D.19.7×10-6。
A.最高气温; B.最大设计风速; C.大气过电压; D.操作过电压。
耐张转角杆塔,除承受导地线冰、风荷载,断线张力外,还同时承受导地线张力产生的角度合力及纵向张力差。由于承力杆塔两侧代表档距不同,故两侧张力不等。正常情况下,横担应位于导地线的角平分线上。故(α为线路转角)。设有某转角60°的铁塔,4分裂导线,子导线张力T1=3600kg·f,T2=3000kg·f。
A.12000; B.13200; C.14100; D.15000。
A.最低气温; B.最高气温; C.大气过电压; D.操作过电压。
A.1500; B.1810; C.2080; D.2200。
送电线路与电信线路相对位置示意图及互感阻抗表如图15-1所示:请计算磁感应纵电动势(电磁综合屏蔽系数K50=1)。
A.510V; B.3090V; C.1530V; D.1039V。
某220kV线路的某耐张段,代表档距430m,γ1=3.4×10-2N/(m·mm2),已知导线最大弧垂发生在最高气温,其应力为60N/mm2。
A.17; B.21; C.25; D.29。
送电线路与电信线路相对位置示意图如图15-2(电信线路系长途中继线、Ecd=1030V),请按电信线路两端绝缘计算对地电压。
A.714V; B.780V; C.1530V; D.772.5V。
A.714V; B.780V; C.1530V; D.510V。
有一双回路送电线路与电信线路平行接近,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如图15-3表中所示,请选取用于计算纵电动势的短路电流。
A.1920A; B.1090A; C.1360A; D.2460A。
A.714V; B.780V; C.257.5V; D.510V。
A.1820V; B.605V; C.1530V; D.824V。
A.1360A; B.2190A; C.1920A; D.1090A。
A.19; B.23; C.27; D.31。
A.1820V; B.605V; C.1030V; D.82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