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C.公司福利的最大化 D.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A.高等教育 B.铁路设施 C.国防建设 D.电信服务
A.允许进行抵扣税款的增值税 B.按比例征收的企业所得税 C.社会保障支出 D.发行国债增加基本建设支出
A.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B.国防支出 C.公共安全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A.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C.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 D.生产性支农支出
A.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 C.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D.厉行节约、讲求效益
A.积累性支出 B.非生产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A.发展政策性银行 B.依托商业银行 C.建立财政投资机构 D.发展信托机构
A.由财政部门核定进行追加 B.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核定进行追加 C.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 D.不予追加经费
A.办公费 B.邮电费 C.水电费 D.公务费
A.仅限于财政补助收入 B.仅限于非财政补助收入 C.事业单位的自营收入 D.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收入
A.公务费 B.设备购置费 C.修缮费 D.业务费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收费收入
A.国债收入 B.罚没收入 C.规费收入 D.捐赠收入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A.生产环节补贴 B.流通环节补贴 C.分配环节补贴 D.消费环节补贴
A.现收现付制 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基金债券制
A.基本建设支出 B.事业支出 C.经营支出 D.专项支出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计税依据
A.经济权力 B.财产权力 C.政治权力 D.分配权力
A.收入分配政策 B.税制模式 C.经济体制模式 D.经济发展水平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财政职能 D.社会职能
A.征税对象 B.计税依据 C.税目 D.税率
A.高档消费品 B.金银首饰 C.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D.单价在5000元以上的生活用品
A.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销售酒水 B.建筑公司为客户修建房屋 C.电信部门自己销售宽带和传输设备并为客户提供网络服务 D.建材城销售建材并实行有偿送货上门
A.折扣额 B.扣除折扣额的销售额 C.不扣除折扣额的销售额 D.纳税人自行选择
A.12.47 B.13.6 C.14.45 D.14.59
A.当月任何一天 B.当月最后一天 C.前一天 D.当天或当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A.单位销售不动产发生退款,不允许退还已征税款 B.个人销售不动产,因买方违约而取得的赔偿金,不征收营业税 C.纳税人按外汇结算营业收入的,应按规定先折算成人民币后,再计算应纳税额 D.个人销售不动产,价款与折扣虽在同一张发票注明,仍按全额征收营业税
A.3 B.7 C.10 D.15
A.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B.发生地或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C.居住地或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D.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
A.彩电 B.啤酒 C.高尔夫球 D.木制一次性筷子
A.关税完税价格 B.消费品价格 C.组成计税价格 D.同类商品国内市场零售价格
A.本国企业 B.外国企业 C.居民企业 D.非居民企业
A.3 B.4 C.5 D.6
A.分国分项 B.分国不分项 C.不分国分项 D.不分国不分项
A.0 B.25 C.50 D.100
A.3 B.5 C.7 D.10
A.某市国有企业占用房产 B.民政部批准的社团使用的房产 C.公园内出租的餐饮部使用的房产 D.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使用的房产
A.粮食公司与农民个人书立的农产品收购合同 B.贴息贷款合同 C.某人将所继承遗产赠与孤儿院所签的合同 D.某人因货物保管签订的仓储合同
A.某国有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 B.外国驻华使馆的领事官员购买房屋 C.某事业单位购买办公楼作为科学研究用房 D.某国有企业职工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
A.0 B.105 C.10000 D.10100
A.城市 B.建制镇 C.工矿区 D.农村
A.法国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A.每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B.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C.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D.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A.本级预算支出额 B.本级预算收入额 C.上级预算限制额 D.下级预算上报额
A.国务院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家税务总局 D.审计署
A.基数法 B.系数法 C.零基预算法 D.综合法
A.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B.审计部门 C.工商部门 D.海关
A.一级预算单位 B.二级预算单位 C.三级预算单位 D.财政部门
A.人员经费支出 B.公务费支出 C.业务费支出 D.物品购置费支出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审计署 D.财政部
A.集中采购 B.分散采购 C.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 D.灵活多样
A.附属单位缴款收入 B.事业收入 C.经营收入 D.其他收入
A.500 B.600 C.800 D.1000
A.事业基金 B.修购基金 C.固定基金 D.职工福利基金
A.对外投资 B.固定资产购置 C.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 D.增加单位职工福利
A.事业收入 B.经营收入 C.预算外资金收入 D.其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