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lO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 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坝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写出图中涉及的“分部工程”名称。

答案: 正确答案: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图中涉及的分部工程有:路基土方工程,排水工程,砌筑防护工程,路面工程。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面层中“C30”的表示水泥混凝土的什么等级具体指标是什么

答案: 正确答案:C30表示面层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具体指标是指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lO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 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坝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写出图中涉及的“分部工程”名称。

答案: 正确答案: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图中涉及的分部工程有:路基土方工程,排水工程,砌筑防护工程,路面工程。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lO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 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坝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改正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中的排序错误(按“应先××,再××”描述),并写出工艺A的名称。

答案: 正确答案:应先“塑料排水板穿靴"再“插入套管”;工艺A的名称是“摊铺上层砂垫层"。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图中路基设计弯沉的单位是什么Ⅱ型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弯沉要求指标210,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 正确答案:单位为0.01mm;表示路基的弯沉值必须小于或等于210(0.01mm)。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事件一中确定路基干湿类型的做法是否正确写出理由。

答案: 正确答案:错误。理由: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新建项目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的临界高度来判别。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lO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 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坝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写出软基处理方案图中低液限黏土中水排至路堤外的主要路径。

答案: 正确答案:软基处理方案图中低液限黏土中水排至路堤外的主要路径是:塑料排水板(垂直)一一砂垫层(水平)——干砌片石(透水)...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lO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 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坝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

设计单位还应向施工单位交哪种控制桩针对D32控制桩的缺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答案:

设计单位应该向施工单位交水平控制桩;针对D32控制桩的缺失,施工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及时提出并提请设计单位进行补桩。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事件二检测项目中标识了“△"符号的项目有什么特别含义并补充检测项目的漏项。

答案: 正确答案:(1)事件二中标识了△的项目表示: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2)漏项:平整度、纵断高程...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lO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段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 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
经检查,该分坝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分别计算“软土地基"分项工程的得分值和评分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确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

答案: 正确答案:软土地基分项工程的得分值=(70×2+94×3+85×2+92×3+90×1+96×1+85×2)/(2+3+...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写出事件三中措施A和措施B的内容。

答案: 正确答案:措施A:利用紧急排出系统快速排出混凝土拌合料。措施B: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