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的主要工序如下表所示。
某二级公路的主要工序
工作代号 工作名称 备注
A 施工准备
B 路基土石方开挖 其中部分石方需爆破施工
C 挡墙基坑开挖
D 涵洞施工
E 桥梁基础施工 钻孔灌注桩基础
F 上边坡防护工程施工 分5级,平均高40m
…… …… ……
施工单位编制了如下图所示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导致C工作中断4d。
事件2:由于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导致D工作晚开工15d。
事件3:由于图纸晚到,导致E工作停工10d。
针对上述事件中的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提出了延期申请和费用索赔的要求。合同约定,成本损失费为人民币1.5万元/d,利润损失费为人民币0.2万元/d。
[问题]计算可索赔的费用。

答案: 可索赔的费用=10×(1.5+0.2)=17(万元)。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126.9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68.5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m2 52.5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m2 26.1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

答案: 步骤A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为:洒水饱和。 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为:干燥。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126.9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68.5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m2 52.5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m2 26.1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

答案: 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砂浆为止。粉砂浆应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施工,工程合同总价为6758万元。其工程划分见下表:
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代号) 分项工程
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A) 土方路基、石方爆破路堑、软土路基
排水工程(B) 浆砌排水沟、跌水、集水槽
涵洞(C) 基础及下部结构、主要构件预制及安装、填土、总体
砌筑防护工程(D) 锚喷防护、护坡
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E) 底基层……
桥梁工程 基础及下部结构 桩基……
F ……
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
防护工程 ……
本项目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座3×25m简支梁桥,梁板采用预制构件。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排水工程(B)开始施工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涵洞(C)完成后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而砌筑防护工程(D)与涵洞(C)、排水工程(B)同时开始施工,在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路面工程(E)施工。
在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机构组成人员中的主要领导包括: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1名,党支部书记1名,财务主管1名,技术主管1名。
为搞好廉政建设,在项目管理文件中还写明了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问题]绘制分部工程中A~E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图。

答案: 绘制分部工程中A~E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图,如下图所示。

分部工程中A~E工程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图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126.9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68.5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m2 52.5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m2 26.1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写出图中E0的中文名称。

答案: 图中E0的中文名称:初始弹性模量。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下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进度计划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100 200 350 600 800 800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
工作 B E H K Q
可压缩天数 5 5 10 20 5
费率(万元/天) 0.1 0.2 0.3 0.4 1.0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按网络图图例方式,列出⑤、⑥、⑦三个节点的节点时间参数;指出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确定计划工期。

答案: 节点时间参数: 关键线路:A→B→E→H→K→Q。 或:①—②—③—⑥—⑧——。 计划工期:270d。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126.9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68.5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m2 52.5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m2 26.1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计算事件1的变更增加费用。

答案: 事件1的变更增加费用=8×800×(52.5-26.1)=168960(元)。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下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进度计划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100 200 350 600 800 800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
工作 B E H K Q
可压缩天数 5 5 10 20 5
费率(万元/天) 0.1 0.2 0.3 0.4 1.0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列式计算本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金额。工程预付款在哪两个月扣回每月扣多少万元

答案: 工程预付款:4000×10%=400(万元); 工程预付款起扣点:4000×60%=2400(万元); 按月支付至5月份...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施工,工程合同总价为6758万元。其工程划分见下表:
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代号) 分项工程
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A) 土方路基、石方爆破路堑、软土路基
排水工程(B) 浆砌排水沟、跌水、集水槽
涵洞(C) 基础及下部结构、主要构件预制及安装、填土、总体
砌筑防护工程(D) 锚喷防护、护坡
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E) 底基层……
桥梁工程 基础及下部结构 桩基……
F ……
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
防护工程 ……
本项目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座3×25m简支梁桥,梁板采用预制构件。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排水工程(B)开始施工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涵洞(C)完成后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而砌筑防护工程(D)与涵洞(C)、排水工程(B)同时开始施工,在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路面工程(E)施工。
在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机构组成人员中的主要领导包括: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1名,党支部书记1名,财务主管1名,技术主管1名。
为搞好廉政建设,在项目管理文件中还写明了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问题]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指出表中已列出的分项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

答案: 已列出的分项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石方爆破路堑、桩基。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下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进度计划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100 200 350 600 800 800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
工作 B E H K Q
可压缩天数 5 5 10 20 5
费率(万元/天) 0.1 0.2 0.3 0.4 1.0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列式计算4月份及5月份的工程进度支付款。

答案: 4月份支付工程款:600×(1-5%)=570(万元)。 5月份支付工程款:800×(1-5%)-200=560(万元)...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126.9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68.5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m2 52.5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m2 26.1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监理单位对事件1和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监理单位对事件1申请的审批结果合理。 理由:因为事件1的变更是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造成的。 监理单位对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施工,工程合同总价为6758万元。其工程划分见下表:
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代号) 分项工程
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A) 土方路基、石方爆破路堑、软土路基
排水工程(B) 浆砌排水沟、跌水、集水槽
涵洞(C) 基础及下部结构、主要构件预制及安装、填土、总体
砌筑防护工程(D) 锚喷防护、护坡
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E) 底基层……
桥梁工程 基础及下部结构 桩基……
F ……
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
防护工程 ……
本项目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座3×25m简支梁桥,梁板采用预制构件。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排水工程(B)开始施工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涵洞(C)完成后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而砌筑防护工程(D)与涵洞(C)、排水工程(B)同时开始施工,在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路面工程(E)施工。
在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机构组成人员中的主要领导包括: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1名,党支部书记1名,财务主管1名,技术主管1名。
为搞好廉政建设,在项目管理文件中还写明了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问题]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本项目哪些人员应该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上岗证书最少有几人

答案: 本项目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上岗证书。最少有...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下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进度计划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100 200 350 600 800 800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
工作 B E H K Q
可压缩天数 5 5 10 20 5
费率(万元/天) 0.1 0.2 0.3 0.4 1.0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列式计算6月份的调价款。

答案: 6月份因钢材价格变动引起的调价款: 800×[0.6+(0.2×110/100+0.1+0.1)-1]=800×0.02...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路面结构设计图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9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126.9
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68.5
20cm厚填隙碎石垫层 m2 52.5
20cm厚天然砂砾垫层 m2 26.1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判别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答案: 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于湿类型应采用路基临界高度。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施工,工程合同总价为6758万元。其工程划分见下表:
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代号) 分项工程
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A) 土方路基、石方爆破路堑、软土路基
排水工程(B) 浆砌排水沟、跌水、集水槽
涵洞(C) 基础及下部结构、主要构件预制及安装、填土、总体
砌筑防护工程(D) 锚喷防护、护坡
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E) 底基层……
桥梁工程 基础及下部结构 桩基……
F ……
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
防护工程 ……
本项目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座3×25m简支梁桥,梁板采用预制构件。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排水工程(B)开始施工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涵洞(C)完成后20d后才能开始路基土石方工程(A)施工,而砌筑防护工程(D)与涵洞(C)、排水工程(B)同时开始施工,在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路面工程(E)施工。
在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机构组成人员中的主要领导包括: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1名,党支部书记1名,财务主管1名,技术主管1名。
为搞好廉政建设,在项目管理文件中还写明了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问题]为保证廉政建设措施的落实,一般情况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应与哪个单位签订什么文件

答案: 为保证廉政建设措施的落实,一般情况下,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签订廉政合同。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下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进度计划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100 200 350 600 800 800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
工作 B E H K Q
可压缩天数 5 5 10 20 5
费率(万元/天) 0.1 0.2 0.3 0.4 1.0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针对3月末进度检查结果,评价工程进度,并分析确定调整计划的最经济方案。

答案: 施工单位的最经济的调整方案分析确定如下:
第三个月末进度评价见下表: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
月份 1 2 3 4 5 6
实际完成工作量/万元 100 200 350 600 800 800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下表条件按经济性原则进行了计划调整。
可压缩天数及费率
工作 B E H K Q
可压缩天数 5 5 10 20 5
费率(万元/天) 0.1 0.2 0.3 0.4 1.0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针对G工作中出现硬质岩石的处理,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及费用索赔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 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不合理。 理由:G工作的20d延误并未超出G工作此时的总时差(20d)不影响工期。 施工单位提出的...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生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生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下图所示。
工作
内容
时间/d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基层
面层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起重机、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答案: 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的关键设备包括:切缝机和装载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是压路机和石屑撒布机。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生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生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下图所示。
工作
内容
时间/d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基层
面层
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起重机、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答案: 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不能保证进场水泥质量。 理由:没有依据标准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检验规则进行取样检定,检...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