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02年7月,某港资企业投资2.7亿元人民币与内地某市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经营该市污水处理。享有规章制定权的该市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对港方作出一系列承诺,并规定政府承担污水处理费优先支付和差额补足的义务,该办法至合作期结束时废止。
2005年2月市政府以合作项目系国家明令禁止的变相对外融资举债的“固定回报”项目,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属于应清理、废止、撤销的范围为由,作出“关于废止《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的决定”,但并未将该决定告知合作公司和港方。港方认为市政府的做法不当,理由是:其一,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涉及固定回报的外商投资项目应“充分协商”“妥善处理”,市政府事前不作充分论证,事后也不通知对方,违反了文件精神;其二,1998年9月国务院通知中已明令禁止审批新的“固定回报”项目,而污水处理合作项目是2002年经过市政府同意、省外经贸厅审批、原国家外经贸部备案后成立的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的项目。
请阐述:1.运用行政法原理对某市政府的上述做法进行评论;
2.结合上述事件论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答案: 【作判断】材料中,该市政府废止相关的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诚信政府的基本品质与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的原...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2002年7月,某港资企业投资2.7亿元人民币与内地某市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经营该市污水处理。享有规章制定权的该市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对港方作出一系列承诺,并规定政府承担污水处理费优先支付和差额补足的义务,该办法至合作期结束时废止。
2005年2月市政府以合作项目系国家明令禁止的变相对外融资举债的“固定回报”项目,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属于应清理、废止、撤销的范围为由,作出“关于废止《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的决定”,但并未将该决定告知合作公司和港方。港方认为市政府的做法不当,理由是:其一,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涉及固定回报的外商投资项目应“充分协商”“妥善处理”,市政府事前不作充分论证,事后也不通知对方,违反了文件精神;其二,1998年9月国务院通知中已明令禁止审批新的“固定回报”项目,而污水处理合作项目是2002年经过市政府同意、省外经贸厅审批、原国家外经贸部备案后成立的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的项目。
请阐述:1.运用行政法原理对某市政府的上述做法进行评论;
2.结合上述事件论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答案: 【作判断】材料中,该市政府废止相关的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诚信政府的基本品质与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的原...
问答题

2014年2月20日,广州政协各界的委员座谈会上,曹志伟委员的发言引起了全国轰动。他提出“办证难”:人一生就是人在“证”途,一共要办103个证。“办这103个证需要经过18个部委局办,39个处室、中心、支队和所,盖100多个章,还有交费等。而且不是想办证就直接可以办的,还需要提交材料,在不同的部门重复提交一些材料,其中户口本37次、照片50次,我们的身份证更离谱,要提交73次。”曹志伟如是说。在他的团队制作的长达3米的“人在证途”的图上,以人的一生为主轴列举了在人生不同阶段要办的证件:第一个证在你没出生之前就开始要办了;出生之后还要办出生证、疫苗接种证、户口本;读书时要办学生证,学位证,各种考级证书;工作后还有就业证、社保卡、医保卡、职称证、职业资格证等等;到了退休还要办退休证、老人证,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你得开一份活着的生存证明,活着才能领退休金。死了还没有消停,要办火化证、死亡证明、骨灰存放证……
曹志伟建议,一是呼吁建立公民信息大数据库,方便群众办证;二是依托公民信息大数据库网,取消合并大部分的证件,减少证件的数量,逐步实现一证行天下,“比如身份证就应该涵盖退休证、老人证,甚至五险一金,刷身份证就可以”;三是组建大数据局,建立公民信息大数据库网,联通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建立公民信用体系,公民的纳税信息、信用信息、贷款记录、违法违纪记录等。四是将目前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办事窗口合并起来,变成一个公民服务大厅,一站式办公,将办证窗口集中。通过网络,可以跟局联系,不需要到每一个局办理。另外开通网上办公大厅,网上办证、取证,通过网络自行打印信息,不再往各个办证大厅跑。这也将是我们当前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接下来就要看行政部门怎么做了。
[问题] 关于上述材料“办证难”的问题,运用你所学习的法律知识,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步骤应用】
【作判断】办证难的问题不符合合理行政原则和高效便民原则。
【阐述理论结合材料】行政行为...
问答题

材料:近年来,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阶段,与此同时,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若干意见》指出,化解社会矛盾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重要职责,刑事审判必须高度注重社会矛盾化解。人民法院依法惩罚犯罪,本身就是在平息和化解社会矛盾,但是,犯罪受到惩罚并不等于案件中的所有矛盾必然得到了有效化解,案件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引发新的矛盾冲突。新的形势要求人民法院必须创新刑事审判,树立通过刑事审判化解社会矛盾的观念,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职责,作为检验和评价审判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
案例1
2009年7月11日,花某被张某、潘某、黄某三名男子挟持到出租屋内关押,次日,花某在出租屋找了两把伞撑开,两手各拿一把,从出租屋三楼北面的阳台上跳出窗外,最终造成重伤,伤残程度为六级。在诉讼过程中,花某索赔116万元,张某、潘某、黄某等人却家境贫穷,花某领到的判决书极可能变成一张“白条”。审理此案的蔡法官与花某通电话16次后,花某意识到不可能获赔116万元,在双方都表示出希望调解的意向的前提下,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和解协议,三名被告人每人赔偿5万元。签订了和解协议后,三被告人当面向花某认罪悔过,并即时支付了共计10万元的赔偿款,承诺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付清余下的5万元,并提供了相应的担保。此后,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强迫卖淫罪分别判处张某和潘某有期徒刑6年,以抢劫罪从轻判处张某、潘某和黄某,最终张某等人获刑1年6个月到10年不等。对于这个处理结果,三名被告人均表示服判,没有上诉。
案例2
2011年6月,一车主欲让从事汽修业务的刘某修补轮胎,因刘某店门未开,车主便叫来在同一路段北侧临街的另一家从事汽车轮胎维修业务的李某、田某夫妻为其修补轮胎。其间,刘某开门营业,刘某之妻夏某称,面包车停在其门前影响生意,遂与被害人田某发生争执,被告人刘某一拳打中被害人田某头部,致其倒地。4天后,田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在诉讼过程中,李某的家人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办案法官在对被害方给予心理疏导,缓解被害方对被告人刘某仇恨情绪的基础上,多次动员被告人刘某的妻子夏某主动与被害方积极进行沟通,并向被害方释明与本案相关法律规定及量刑政策,询问被害方对案件事实、定罪量刑、民事赔偿等方面的意见,征求被害人对被告人刘某的量刑意见,另外,还动员双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参与调解。最终,经人民法院主持调解,李某的家人与被告人刘某的妻子夏某自愿达成协议,由夏某代被告人刘某赔偿22.2万元。李某的家人表示,对被告人刘某的犯罪行为予以谅解,并请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刘某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充分考虑被害方提出的对被告人刘某的减轻处罚意见,判决被告人刘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双方当事人接到判决后均表示服判。
据了解,目前各级人民法院主要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犯罪的案件和部分有直接被害人的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具体包括因为婚姻、家庭矛盾等引起的人身伤害、侵犯财产案件,过失犯罪的案件,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犯罪的案件,以及其他进行和解处理不至于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案件。但是,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渎职犯罪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过失犯罪,以及累犯不适用刑事和解。但是,舆论对此不无质疑,将刑事和解等同于“花钱买刑”,人民法院也坦承刑事和解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问题]
1.从正确把握人民法院刑事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角度,评价上述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做法。
2.结合法理学和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原则,对案件执行中的上述做法进行分析。
[答题要求]
1.运用法理学及部门法知识作答;
2.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层次清晰,文字通畅;
3.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4.请按提问顺序分别作答,总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步骤应用
【作判断】刑事司法要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上述两个案例都满足了这...
问答题

材料:潘晓大学毕业不久,向甲商业银行申领了一张信用卡,透支额度为20000元。潘晓每月收入4000元,缴纳房租等必需开销3000多元。潘晓消费观念前卫,每月刷卡透支3000多元,累计拖欠甲商业银行借款近60000元。不久,潘晓又向乙商业银行申领了一张信用卡,该卡的透支额度达30000元。
据报道,甲商业银行近几年累计发行信用卡近600万张,每张信用卡的透支额度从5000元至10万元不等。该银行2009年8月统计发现,信用卡持卡人累计透支接近300亿元,拖欠期限从一个月到四年、五年不等。不少人至少持有两张甚至多张信用卡,因延期还款产生的利息和罚息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由于上述现象大量存在,使得一些商业银行的坏账比例居高不下。对此,银行界拟对透支额度大、拖欠时间长的持卡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列入“黑名单”,相关信息各银行共享;拟采取加大罚息比例、限制发放个人贷款、限制发放信用卡、停止信用卡功能等措施制裁信誉不良持卡人;拟建议在设立企业、购买不动产等方面对持卡人进行限制。
另据反映,为数不少的信用卡持卡人则认为,银行信用卡发放泛滥,安全防范功能不强,申领条件设定偏低,合同用语生涩,还款程序设计复杂且不透明,利息负担不尽合理,呼吁国家出台政策进行干预。
[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请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角度就银行权益保护与限制、持卡人权利与法律责任、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平衡与社会发展、资本市场风险的法律防范对策,或者其他任一方面阐述你的观点。
[答题要求]
1.应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运用部门法知识及法理学知识进行论述;
2.观点明确,逻辑合理,说理充分,表述清晰;
3.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作判断】材料中,银行界与持卡人之间的冲突说明自由的行使有边界而非随心所欲,法律保护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限制下才能真正实现...
问答题

甲男与乙女系隔壁邻居。因甲时常聚集三朋四友在家打麻将,有时通宵达旦,喧闹声严重影响了乙家正常的休息。乙多次到甲家说明自己身体不好,神经衰弱,且孩子要学习,希望甲夜晚不要扰民。一次甲家正在玩麻将,乙又敲门表示不满。甲认为乙在朋友面前扫了自己面子,遂出言不逊,辱骂乙神经病。乙亦怒斥甲不务正业,像个赌徒。双方由此发生争吵,引来邻里十数人,纷纷劝说双方忍让。甲恼羞成怒,上前拉住乙的衣服说:“我是赌徒,你就是妓女。”乙羞愤不已,转身欲走,但被甲拉住。挣扯间致乙衬衣被撕破,上身部分裸露。乙遭此羞辱之后,神经受到严重刺激,神经衰弱加重,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所在外企因此将其辞退。治病、休养、生活无来源,使乙身心、财产俱遭伤损。后有朋友告诉乙,此事不能作罢,一定要讨个说法。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你认为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哪几种法律途径或方式可供乙选择,以维护其权益。针对本案的实际情况,你认为选择其中哪一种方式处理此事社会效果更好、更具优越性,并请阐明理由。
[答题要求]
1.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以下法律途径或方式可供乙选择,以维护其权益:
(1)以侵犯其名誉权、一般人格权为由以甲为...
问答题

案情:甲系某大学三年级女生。2003年5月5日,甲到国际知名连锁店乙超市购物,付款结账后取回自带的手袋,正要走出超市大门时,被超市保安阻拦。保安怀疑甲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欲将甲带到超市值班经理办公室处理。甲予以否认,争执过程中引来众多顾客围观。后在经理办公室,甲应值班经理要求出示了所买商品及结账单据。值班经理将甲自带的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甲进行了全身搜查,均未查出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甲放走。事后,甲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乃至其他高校传开,甲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对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了失眠、头晕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业,医生建议其做心理治疗。甲认为乙超市侵害了自己的人格权,遂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乙超市赔偿精神损害10万元。
本案双方的主要事实争议是:乙超市在对甲进行全身搜查时,是否强令甲脱去了内衣。对此,双方均未提出充分的证据。双方的主要法律争议是:超市在每年失窃数额巨大的情况下,是否有权对顾客进行搜查。乙超市认为自己在超市内已张贴告示,保留对顾客进行搜查的权利。一审人民法院认为乙超市不能提出没有强令甲脱去内衣进行搜查的证据,故对脱衣搜查的事实予以认定;认为乙超市的搜查行为侵犯了甲的人格权,且侵权情节恶劣,后果较为严重,同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害11万元。乙超市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人民法院除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乙超市强令甲脱内衣进行搜查的事实证据不足外,对一审认定的其他事实予以维持,酌情改判乙超市赔偿甲精神损害1万元。甲对二审判决不服,以赔偿太少为由,申请再审,请求将赔偿数额改为11万元。
[问题]
请就本案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申请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要求]
问题的分析应以法学理论、现行法律规定为依据。
[答题要求] 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不少于500字。

答案: (1)一审判决数额超出了原告的请求范围,因而是错误的(可从不告不理、人民法院裁判的消极性、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等方面进...
问答题

材料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改《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设立小额诉讼制度,实行一审终审。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民事案件中不少是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为及时解决面广量大的民事纠纷,根据一些地方的试点探索并借鉴国外好的做法,新修改《民事诉讼法》就适用简易程序的部分案件设立了小额诉讼制度,“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这些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同时,新修改《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材料二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小额速裁作出如下规定:
一是明确适用范围。适用“小额速裁审理模式”的案件原则上限定在标的金额1万元以下的给付之诉案件,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二是简化审判流程。规定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根据案件需要为当事人指定不超过7日的答辩期、举证期。三是灵活确定开庭时间。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灵活安排开庭时间和地点。审理期限自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审结,不能延长审理期限。一个月内未能审结的,应当转而适用普通程序继续审理。四是确保裁决公正。小额速裁审理的案件试行一审终局,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以此取代原有的上诉救济。
材料三 从1991年到2010年,全国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马拉松式的诉讼,一方面使原本有限的司法资源无法集中于疑难、复杂案件上,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审判效率的低下,加深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鸿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问题] 从正确把握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的角度,结合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对小额诉讼制度加以评论。
[答题要求]
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和法学理论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
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作判断】小额诉讼程序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正,较好地兼顾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阐述理论】民事诉讼的公正包...
问答题

案例一:2005年9月15日,B市的家庭主妇张某在家中利用计算机ADSL拨号上网,以E话通的方式,使用视频与多人共同进行“裸聊”被公安机关查获。对于本案,B市S区检察院以聚众淫乱罪向S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又撤回起诉。
案例二: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5月,Z省L县的无业女子方某在网上从事有偿“裸聊”,“裸聊”对象遍及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电脑上查获的聊天记录就有300多人,网上银行汇款记录1000余次,获利2.4万元。对于本案,Z省L县人民检察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起诉,L县人民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方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关于上述两个网上“裸聊”案,在司法机关处理过程中,对于张某和方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存在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传播淫秽物品罪(张某)或者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方某);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定聚众淫乱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裸聊”不构成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评述上述两个网上“裸聊”案的处理结果。
[答题要求]
1.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
2.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3.不少于500字,不必重复案情。

答案: 【作判断】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可知张某的“裸聊”不是聚众淫乱而是传播淫秽物品,方某与全国多人有偿“裸聊”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