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宜采用蒸发、结晶方法制备的药物是
A.芒硝
B.自然铜
C.硇砂
D.朱砂
E.雄黄
点击查看答案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柏子仁去油制霜的炮制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改变作用部位
C.消除副作用
D.增强疗效
E.改变药性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苦杏仁的净制方法是
A.去残根
B.去毛
C.去皮
D.去心
E.去瓤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宜去毛的药材是
A.荷叶
B.枇杷叶
C.金樱子
D.鹿茸
E.骨碎补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一般药材和饮片的干燥温度不宜超过
A.50℃
B.60℃
C.70℃
D.80℃
E.100℃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麻黄制绒的炮制作用是
A.降低毒性
B.缓和药性
C.消除副作用
D.增强疗效
E.洁净药物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抢水洗
B.高温加热
C.阴干
D.净制
E.切制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通过加热降低挥发油的含量从而减少其副作用的药物是
A.蜜炙百合
B.姜炙竹茹
C.醋炙延胡索
D.麸炒苍术
E.盐炙知母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质地坚实的药材易切
A.薄片
B.厚片
C.宽丝
D.段
E.块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苍术麸炒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
A.挥发油含量降低
B.生物碱含量降低
C.蒽醌含量降低
D.脂肪油含量降低
E.黄酮含量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物是
A.荆芥
B.小蓟
C.地榆
D.白茅根
E.蒲黄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组药材中,净制时须去毛的是
A.石韦,枇杷叶
B.虻虫,斑蝥
C.大黄,黄柏
D.龙胆,桔梗
E.蛤蚧,蕲蛇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斑蝥素的升华温度是
A.84℃
B.94℃
C.100℃
D.110℃
E.120℃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蛤粉炒阿胶长于
A.止血安胎
B.滋阴补血
C.益肺润燥
D.通络止痛
E.固精缩尿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醋炙时,米醋的常用量是
A.6%~9%
B.10%~15%
C.20%~30%
D.35%~40%
E.50%~60%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宜采用先炒药后加酒炮制的药材是
A.桑枝
B.黄精
C.乌梢蛇
D.乳香
E.五灵脂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泻下作用稍缓,减轻腹痛副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的药物是
A.醋大黄
B.酒大黄
C.清宁片
D.熟大黄
E.生大黄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盐炙能增强补肝肾作用的药材是
A.黄连
B.砂仁
C.蛤蚧
D.杜仲
E.知母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宜先炒药后加盐水炮制的药物是
A.橘核
B.知母
C.补骨脂
D.杜仲
E.黄柏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风寒表实证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蜜麻黄
B.蜜麻黄绒
C.麻黄绒
D.麻黄根
E.生麻黄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药物发酵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消除副作用
C.缓和药性
D.产生新功效
E.增强疗效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宜采用水飞法炮制的药物是
A.自然铜
B.朱砂
C.石膏
D.白矾
E.硇砂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宜采用蒸发、结晶方法制备的药物是
A.芒硝
B.自然铜
C.硇砂
D.朱砂
E.雄黄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既适用于葛根又适用于肉豆蔻煨制的辅料是
A.灶心土
B.滑石粉
C.麦麸
D.面粉
E.蛤粉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长于清化热痰、息风定惊的药物是
A.生南星
B.制天南星
C.胆南星
D.姜半夏
E.法半夏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药物炒黄的标准
A.表面呈黄色
B.较原色加深
C.表面焦褐色
D.透出固有气味
E.形体发泡鼓起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炒后增强开胃消食作用的药物是
A.芥子
B.麦芽
C.槐花
D.栀子
E.酸枣仁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生品长于涌吐风痰,炒后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药物是
A.槟榔
B.薏苡仁
C.芥子
D.莱菔子
E.麦芽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蒲黄炒炭应用中火炒至
A.黄色
B.焦黄色
C.棕褐色
D.黑色
E.表面焦黑色,内部深黄色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麸炒药物时,每100kg药物,麦麸的用量一般是
A.5kg
B.10~15kg
C.15~20kg
D.20~30kg
E.40kg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类药材多用炒黄法炮制
A.花类
B.根类
C.种子类
D.茎类
E.叶类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