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数据: 单位.万元
(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B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数据: 单位.万元
(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B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出一种专利产品.该产品投资项目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厂房建造和设备购置安装工作也已完成,新产品将于2016年开始生产销售,目前,公司正对该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相关资料如下:
(1)专利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350万元,专利有效期10年,预计无残值,建造厂房使用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成本300万元,使用年限30年,预计无残值,两种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 厂房建造成本500万元,折旧年限30年,预计净残值率10%,设备购置成本100万元,折旧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5%,两种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新产品销售价格每瓶100元,销量每年可达10万瓶,每瓶材料成本20元,变动制造费用15元,包装成本9元公司管理人员实行固定工资制,生产二人和销售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加提成制,预计新增管理人员2人,每人每年固定工资5万元,新增生产工人15人,人均月基本T:资1500元,生产计件工资每瓶1元;新增销售人员5人,人均月基本工资1500元,销售提成每瓶5元。 每年新增其他费用,财产保险费6.5万元,广告费60万元,职工培训费10万元,其他固定费用8万元。
(3)假设年生产量等于年销售量。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数据: 单位.万元
(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B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产出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继续加工,每件半成品加工成一件产成品,产品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生产成本。 第一步骤耗用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第二步骤除耗用第一步骤半成品外,还需要追加其他材料,追加材料及其他成本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本步骤的50%。 2015年6月的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2)本月生产曩。(单位:件)
(3)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单位:元)
要求:
编制第一、二步骤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5年6月单位: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5年6月单位:元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2015年6月 单位: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5年6月单位:元
甲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研发出一种专利产品.该产品投资项目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厂房建造和设备购置安装工作也已完成,新产品将于2016年开始生产销售,目前,公司正对该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相关资料如下:
(1)专利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350万元,专利有效期10年,预计无残值,建造厂房使用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成本300万元,使用年限30年,预计无残值,两种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 厂房建造成本500万元,折旧年限30年,预计净残值率10%,设备购置成本100万元,折旧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5%,两种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2)新产品销售价格每瓶100元,销量每年可达10万瓶,每瓶材料成本20元,变动制造费用15元,包装成本9元公司管理人员实行固定工资制,生产二人和销售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加提成制,预计新增管理人员2人,每人每年固定工资5万元,新增生产工人15人,人均月基本T:资1500元,生产计件工资每瓶1元;新增销售人员5人,人均月基本工资1500元,销售提成每瓶5元。 每年新增其他费用,财产保险费6.5万元,广告费60万元,职工培训费10万元,其他固定费用8万元。
(3)假设年生产量等于年销售量。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数据: 单位.万元
(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B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产出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继续加工,每件半成品加工成一件产成品,产品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生产成本。 第一步骤耗用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第二步骤除耗用第一步骤半成品外,还需要追加其他材料,追加材料及其他成本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本步骤的50%。 2015年6月的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2)本月生产曩。(单位:件)
(3)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单位:元)
要求: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2015年6月单位:元
甲公司股票当前每股市价40元,6个月以后股价有两种可能:上升25%或下降20%,市场上有两种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每份看涨期权可买入1股股票,每份看跌期权可卖出1股股票,两种期权执行价格均为45元,到期时问均为6个月,期权到期前,甲公司不派发现金股利,半年无风险报酬率为2%。 要求:
利用风险中性原理,计算看涨期权的股价上行时到期日价值、上行概率及期权价值,利用看涨期权一看跌期权平价定理,计算看跌期权的期权价值。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为做好财务计划,甲公司管理层拟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4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没有优先股,股东权益变动均来自利润留存,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是当年销售收入的2%,投资收益均来自长期股权投资。
(3)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不缴纳所得税,其他损益的所得税税率为25%。
(4)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60%,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与销售收入保存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要求:
甲公司股票当前每股市价40元,6个月以后股价有两种可能:上升25%或下降20%,市场上有两种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每份看涨期权可买入1股股票,每份看跌期权可卖出1股股票,两种期权执行价格均为45元,到期时问均为6个月,期权到期前,甲公司不派发现金股利,半年无风险报酬率为2%。 要求:
假设目前市场上每份看涨期权价格2.5元,每份看跌期权价格6.5元,投资者同时卖出1份看涨期权和1份看跌期权,计算确保该组合不亏损的股票价格区间,如果6个月后,标的股票价格实际上涨20%,计算该组合的净损益。(注:计算股票价格区间和组合净损益时,均不考虑期权价格的货币时间价值)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为做好财务计划,甲公司管理层拟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4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没有优先股,股东权益变动均来自利润留存,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是当年销售收入的2%,投资收益均来自长期股权投资。
(3)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不缴纳所得税,其他损益的所得税税率为25%。
(4)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60%,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与销售收入保存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要求: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为做好财务计划,甲公司管理层拟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4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 单位:万元
(2)甲公司没有优先股,股东权益变动均来自利润留存,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是当年销售收入的2%,投资收益均来自长期股权投资。
(3)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不缴纳所得税,其他损益的所得税税率为25%。
(4)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60%,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与销售收入保存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