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是否可以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有风险则说明理由,并指出与哪些项目(仅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存货、应付职工薪酬)的哪些认定相关;

答案: <...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是否可以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有风险则说明理由,并指出与哪些项目(仅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存货、应付职工薪酬)的哪些认定相关;
答案: <...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根据资料三的审计程序,指出相关审计程序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不是,指出与该审计程序直接相关的财报项目和认定;
答案: <...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代A注册会计师判断应出具何种审计报告并续编审计报告。 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报告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或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即合并资产负债表),200×年度的利润表(即合并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即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即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 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略) 三、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_______ ××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A (盖章)(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B (签名并盖章) 中国××市二零壹二年×月×日
答案: 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列示金额为7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负责审计上市公司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在制定审计计划时,A注册会计师根据其审计甲公司的多年经验,认为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应当直接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要求项目组成员之间相互复核工作底稿,并委派其所在业务部的B注册会计师负责甲公司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项目组内部在某项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经主任会计师批准,A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出具后,B注册会计师随机选取若干份工作底稿进行了复核,没有发现重大问题。 要求: 针对上述情形,指出存在哪些可能违反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A注册会计师根据其审计甲公司的多年经验,认为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应当直接实施进一步审计...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新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质量控制制度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经主任会计师指派,副主任会计师可以分管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工作,并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2)执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范同为上市公司审计项目中被评为高风险的审计项目。 (3)如果审计项目组成员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意见不统一,应当通过技术部进行书面咨询,或以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风险控制的合伙人进行讨论的方式予以解决。分歧未解决前不得出具审计报告。 (4)以三年为周期,选取每一位合伙人已完成的一个项目进行检查,如果合伙人连续两次检查为优秀,则以后可以每5年检查一次。 (5)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专门的系统用于记录对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的评估,该系统中记录的信息无需纳入业务工作底稿。 (6)项目组应当自鉴证业务报告日起60日内将业务工作底稿归档,归档后,项目组需要删除或增加工作底稿,须经主任会计师批准。 针对以上(1)~(6)项,逐项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是否符合质量控制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c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按税前利润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①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③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加工生产a产品,2011年2月,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假设,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高,因此付给乙公司更多的加工费。但是审计项目组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工。
④b产品5—8月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相一致。
⑤为方便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定为2011年12月31日,c产品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⑥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品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提货,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审计工作底稿制造费用数据部分内容如下:

         (单位:元)
明细项目 2011年(未审计) 2010年(已审计)
折旧费用 1000 1200
修理费用 300 310
物料消耗 200 210
水电费 150 130
间接人工成本 100 90
其他费用 50 60
总计 1800 2000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如下:
①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第一,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底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月末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第三,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批准
②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③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④对a、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⑤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款2000万元,无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
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新成立的事务所,最近制定了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1)合伙人考核和晋升制度规定,连续三年业务收入额排名前三位的高级经理晋级为合伙人,连续三年业务收入额排名后三位的合伙人降级为高级经理。 (2)内部业务检查制度规定,以每三年为一个周期,选取已完成业务进行检查,如果事务所当年接受相关部门的外部检查,则当年暂停对所有业务的内部检查。 (3)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制度规定,除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外,其他需要实施质量控制复核的审计业务由审计项目组负责人执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4)工作底稿保管制度规定,推行业务档案电子化,将纸质工作底稿经电子扫描后,存为业务电子档案,同时销毁纸质工作底稿。 (5)独立性政策规定,每年需要保持独立性的人员提供关于独立性要求的培训,并要求高级经理以上(含高级经理)的人员每年签署遵守独立性要求的书面确认函。 (6)分所管理制度规定,分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要求: 针对上述(1)至(6)项,分别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是否符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会计师事务所以业务收入作为合伙人考核和晋升制度规定不符合规定。 理由:会计师事务所的领导层应当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