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14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4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4年9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13年1月购入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4年10月3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至12月31日,该项投资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14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8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②甲公司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⑤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编制甲公司2014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650-(2000+300)×2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200×25%=50...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长江公司201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99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期初余额。长江公司201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长江公司2014年发生广告费支出20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长江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长江公司对其所销售产品均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长江公司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14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1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2014年没有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
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长江公司于2013年12月12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取得成本为40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5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4)2014年12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14年8月5日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2014年应交所得税;

答案: 应纳税所得额=1990+(2000-10000×15%)+100-(400/5-400/10)-50=2500(万元)<...
问答题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14年全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2014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2013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会计与税法规定一致。201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60万元,计税基础为181万元。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定持有的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地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5.25万元。
(2)2013年12月20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未发生减值。甲公司未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3)2014年1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800万元购入B公司股票10万股,占B公司股份的5%,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末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股票的市价为900万元。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25万元。
(4)2014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2014年年初预计负债为零。甲公司认为该预计负债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并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5)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取得一幢房产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14年年末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税法要求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调增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万元,并确认了25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要求:判断甲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1)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因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1万元(1...
问答题

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14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4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4年9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13年1月购入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4年10月3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至12月31日,该项投资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14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8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②甲公司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⑤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确定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并计算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将相关数据填列在“甲公司2014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内。
甲公司2014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收账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其他应付款
合计

答案:
问答题

长江公司201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99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期初余额。长江公司201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长江公司2014年发生广告费支出20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长江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长江公司对其所销售产品均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长江公司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14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1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2014年没有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
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长江公司于2013年12月12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取得成本为40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5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4)2014年12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14年8月5日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201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答案: 事项(1)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0-10000×15%=50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00×...
问答题

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14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4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4年9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13年1月购入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4年10月3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至12月31日,该项投资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14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8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②甲公司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⑤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计算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答案: 由于本年实现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总额,故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在本年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费用=65...
问答题

长江公司201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99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期初余额。长江公司201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长江公司2014年发生广告费支出20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长江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长江公司对其所销售产品均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长江公司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14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1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2014年没有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
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长江公司于2013年12月12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取得成本为40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5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4)2014年12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14年8月5日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2014年所得税费用;

答案: 2014年所得税费用=625+(72.5-50)-150=497.5(万元)
问答题

长江公司2014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99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期初余额。长江公司2014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长江公司2014年发生广告费支出20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长江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长江公司对其所销售产品均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长江公司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14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1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2014年没有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
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长江公司于2013年12月12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取得成本为40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5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4)2014年12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5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14年8月5日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借:所得税费用 49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
其他综合收益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
问答题

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14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4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4年9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13年1月购入的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4年10月3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至12月31日,该项投资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14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8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②甲公司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⑤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编制甲公司2014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650-(2000+300)×2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200×25%=50...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