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3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压力为0.75kPa,白细胞数为10×10
9
/L,糖3.0mmol/L,氯化物129mmol/L,蛋白质0.25g/L,患者抽搐频繁,暗示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了嗜睡。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分离性障碍
C.原发性癫痫
D.心因性反应
E.分裂样精神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3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为明确患者的诊断,以下哪项检查最
不必要做
A.脑电图检查
B.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
C.脑脊液检查
D.头部CT或MRI检查
E.经颅多普勒检查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4岁。1岁前并未见明显异常,1岁后家长发现患儿不理人,目光不注视人,不会用言语表达要求,也不会用手指;1岁前本已会叫爸妈,现在也不叫了。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会玩玩具,拿到任何玩具都喜欢闻。喜欢旋转的东西,常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圈,特别喜欢看天气预报。至今不会认颜色、大小、长短。大小便尚不能自理。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
A.Asperger综合征
B.Rett综合征
C.儿童孤独症
D.Heller综合征
E.以上均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5岁。1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Asperger综合征
B.Rett综合征
C.儿童孤独症
D.Heller综合征
E.精神分裂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环境,他将有能力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因此,治疗不需患者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体验当时的感受。治疗的目的就是让患者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心理治疗理论是
A.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B.患者中心治疗
C.行为治疗
D.认知治疗
E.支持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3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压力为0.75kPa,白细胞数为10×10
9
/L,糖3.0mmol/L,氯化物129mmol/L,蛋白质0.25g/L,患者抽搐频繁,暗示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了嗜睡。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分离性障碍
C.原发性癫痫
D.心因性反应
E.分裂样精神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4岁。1岁前并未见明显异常,1岁后家长发现患儿不理人,目光不注视人,不会用言语表达要求,也不会用手指;1岁前本已会叫爸妈,现在也不叫了。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会玩玩具,拿到任何玩具都喜欢闻。喜欢旋转的东西,常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圈,特别喜欢看天气预报。至今不会认颜色、大小、长短。大小便尚不能自理。该患儿同时伴有
A.精神发育迟滞
B.特殊语言发育障碍
C.特殊运动发育障碍
D.癫痫
E.多动综合征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环境,他将有能力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因此,治疗不需患者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体验当时的感受。治疗的目的就是让患者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心理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是
A.神经症
B.适应不良
C.自杀行为
D.性心理障碍
E.人格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5岁。1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对此患者以下哪种治疗
不合适
A.行为治疗
B.教育训练
C.感觉统合训练
D.听觉统合训练
E.小剂量利培酮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3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对于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
A.无环鸟苷和对症支持治疗
B.心理治疗
C.苯妥英钠抗癫痫
D.抗精神病药治疗
E.暗示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4岁。1岁前并未见明显异常,1岁后家长发现患儿不理人,目光不注视人,不会用言语表达要求,也不会用手指;1岁前本已会叫爸妈,现在也不叫了。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会玩玩具,拿到任何玩具都喜欢闻。喜欢旋转的东西,常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圈,特别喜欢看天气预报。至今不会认颜色、大小、长短。大小便尚不能自理。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家庭治疗
B.行为治疗
C.认知治疗
D.药物治疗
E.教育训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环境,他将有能力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因此,治疗不需患者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体验当时的感受。治疗的目的就是让患者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治疗理论认为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为
A.潜意识的冲突
B.习得性行为
C.自我实现受挫
D.认知歪曲
E.对死的恐惧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5岁。1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若患儿在培训班上表现明显小动作多,坐不住,很难配合训练,长时间治疗无进展,还影响其他人,则可优先考虑
A.给予小剂量药物对症治疗
B.暂不培训
C.给患儿讲道理
D.给予行为治疗
E.必要时将患者约束起来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