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后牙正锁的机械性活动矫治器为()
A.方丝弓矫治器 B.上颌双矫治器 C.舌弓矫治器 D.单侧垫矫治器 E.上下颌平面式垫矫治器
A.是一种活动矫治器 B.它本身不产生任何矫治力 C.适用于牙列拥挤、牙错位及拔牙病例 D.其作用是改变口面部的肌肉功能 E.可促进颅、面、和颌的正常生长发育
A.上前牙排列过高 B.上后牙排列过高 C.前牙浅覆 D.前牙深覆 E.下前牙排列过低
A.带翼扩弓矫治器 B.垫矫治器 C.舌习惯矫治器 D.口外牵引矫治器 E.肌激动器
患者,女,10岁,前牙开,无深覆现象,可采用的机械性活动矫治器为()
A.上颌垫矫治器 B.口外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 C.口外上颌后方牵引矫治器 D.口外下颌后方牵引矫治器 E.口外垂直牵引矫治器
A.在架上做侧运动时,可先将个别前牙去掉 B.在架上进行非正中调整时,不要撞松前牙 C.尽量不磨改人工牙面 D.个别阻挡牙尖的磨改用大磨头 E.非正中出现咬合不平衡时,要关闭正中锁回到正中位调整
患者,女,15岁,略外翻,角度小于45℃,采用机械性活动矫治器矫正,其加力部分所用弹簧为()
A.双曲舌簧 B.三曲舌簧 C.U形簧 D.双联曲簧 E.再曲簧
A.颊面、舌面、腭侧面 B.近中面、远中面、面 C.组织面、面、磨光面 D.颊侧凹面、腭侧凹面、舌侧凹面 E.颊面、舌面、唇面
患者,男,66岁,缺失,可摘义齿修复,义齿戴用一年后,出现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的现象,可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修整组织面的早接触 B.磨改义齿边缘 C.缓冲颊、舌、唇系带区 D.重排人工牙 E.义齿重衬
患者,女,13岁,为近中唇移过低位牙(即虎牙),采用机械性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正,其所用弹簧为()
A.眼圈簧 B.U形簧 C.舌簧 D.爪簧 E.桨簧
患者,女,45岁,缺失,为过小牙,造成缺牙间隙过宽,下列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缺隙大小排一个相应大小的牙 B.利用视觉差,对所选用的比稍大的人工牙,进行磨改,加大唇面突度 C.加大所选人工牙近远中倾斜度,磨改切角 D.与之间留有适当间隙 E.在之间加排一小牙
A.适当加大横曲线曲度 B.选用无尖牙 C.可磨改上后牙颊、舌尖的舌斜面 D.加大后牙覆盖 E.可磨改下后牙颊、舌尖的颊斜面
全口义齿排牙时,平面前部的上下定位主要决定因素是()
A.唇的长短 B.前牙的美观 C.牙嵴的丰满度 D.牙弓的形态 E.软组织的吸收程度
患者,男,16岁,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倾,前牙深覆,该患者属于哪种错畸形()
A.安氏Ⅰ类错 B.安氏Ⅱ类1分类错 C.安氏Ⅱ类2分类错 D.安氏Ⅱ类亚类错 E.安氏Ⅲ类亚类错
A.近缺隙侧 B.远缺隙侧 C.面 D.远中面 E.颊舌角
患者,女,73岁,为无牙颌患者,其下颌弓明显宽于上颌弓,后牙应排成反关系,其正确的排牙方法是()
A.将D区5、6、7排在A区牙槽嵴顶上 B.将B区4、5、6、7排在D区牙槽嵴顶上 C.将D区5、6、7排在C区牙槽嵴顶上 D.将A区5、6、7排在A区牙槽嵴顶上 E.将B区4、5、6、7排在B区牙槽嵴顶上
患者,女,25岁,切角缺损,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半年后出现牙龈变色。此现象应属于下列哪方面的问题()
A.生物学匹配 B.金-瓷匹配 C.适应性 D.再现性 E.色彩学匹配
A.卡环臂 B.卡环体 C.固位体 D.连接体 E.支托
A.牙冠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B.有5个牙尖 C.牙冠颊面宽度大于舌面 D.面发育沟呈“田”字形 E.牙冠为下颌磨牙中最大的
下列卡环中不宜单独使用,缺乏支持作用,多用于松动基牙或咬合紧,不能取得支托位置的基牙的是()
A.单臂卡环 B.双臂卡环 C.三臂卡环 D.间隙卡环 E.环形卡环
患者,女,60岁,原天然牙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现缺失,下颌为天然牙,应如何排上前牙()
A.可将稍排向唇侧,唇侧作基托 B.可将稍排向唇侧,唇侧不作基托 C.可将稍排向舌侧,唇侧作基托 D.可将稍排向舌侧,唇侧不作基托 E.可将稍排向舌侧,与下前牙轻接触
在全口义齿的排牙时,应位于上下颌弓牛段处的主力区上的是()
A.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 B.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 C.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 D.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 E.第一磨牙、第二磨牙
患者,女,47岁,缺失,深覆,缺牙区龈距离约0.5mm,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托采用()
A.金属基托 B.塑胶基托 C.前腭杆 D.侧腭杆 E.中腭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