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单项选择题
地方性砷中毒病人皮肤色素脱失的主要机制是
A.局部细胞死亡
B.内分泌失调
C.局部皮肤纤维变性
D.黑色素细胞功能衰退或丧失
E.色素传递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鼠疫病原体的储存宿主是哪类动物
A.啮齿目
B.兔形目
C.蚤目
D.偶蹄目
E.奇蹄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乙胺嗪(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的剂量分别是每次0.2g,每天3次,连服7天;0.5g,每天2次,连服2~4天,一般需要
A.1个疗程
B.2~3个疗程
C.4~5个疗程
D.长期服用至慢性淋巴丝虫病征状体征消失
E.每个月重复1个疗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TSH是下列哪种器官分泌的糖蛋白类激素
A.甲状腺
B.下丘脑
C.甲状旁腺
D.垂体前叶
E.肾上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就业率和待业率是属于
A.生活质量评估指标
B.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C.卫生政策指标
D.预防性卫生服务指标
E.社会经济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在经济发展、文化提高、生活改善后,地方病可能
A.短期内不会减少
B.会自然减少
C.病情会稳定
D.短期内会消灭
E.短期内不会消灭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尖锐湿疣的病原是
A.淋球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人类乳头瘤病毒
E.疱疹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符合我国现行儿童免疫程序的是
A.HBV免疫程序为0、1、6月龄时各注射1针
B.BCG、DPT、OPV、MV基础免疫需在12月龄内完成
C.BCG在7岁、12岁(农村)时各加强1针
D.DPT、OPV基础免疫3针(次),最短时隔时间为28天
E.OPV在4岁时加强1次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对抗艾滋病病毒有效的药物配伍是
A.单一药物
B.任何一种以上的药物即可应用
C.针对病毒复制的不同环节的联合用药
D.轮换用药
E.感染者和病人分别用两种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某小学生患猩红热,防疫人员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追溯传染源时,除猩红热患者外,还应询问其在距发病最长潜伏期内接触过的
A.咽峡炎患者
B.扁桃体炎患者
C.中耳炎患者
D.丹毒患者
E.咽峡炎患者、扁桃体炎患者、中耳炎患者、丹毒患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男性,15岁,学生,腹部饱胀感、隐痛、消瘦、贫血,触诊有包块。追问病史,4年前曾到青海牧区度假。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阑尾炎
B.肺结核
C.棘球蚴病
D.肝癌
E.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PATCH模式是指社区健康规划策略,以下不属于PATCH模式程序韵是
A.选择主要的健康问题
B.制定综合的干预计划
C.社区动员、收集和组织数据
D.效果强化
E.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治疗O157:H7感染的病人,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耐药性和诱导、刺激细菌释放志贺样毒素
B.治疗效果
C.使用必要性
D.抗生素过敏反应
E.抗生素拮抗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风疹的预防措施,哪个是错误的
A.针对风疹的传播特点,重点应放在传播途径的控制上
B.对接触者进行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21天
C.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感染风疹
D.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E.免疫接种风疹疫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的措施是
A.戒酒
B.离开有害环境
C.药物治疗
D.离开有害环境、药物治疗
E.戒酒、离开有害环境、药物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对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发病和死亡居高不下
B.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
C.疾病增长幅度城市高于农村
D.疾病负担不堪重负
E.高发年龄为中年人群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血吸虫生活史中有2个世代,有性生殖世代是在哪类动物体内完成的
A.钉螺
B.禽类
C.两栖类
D.鱼类
E.人和哺乳动物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涉及慢性病监测项目的是
A.MONICA项目
B.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
C.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
D.肿瘤登记
E.全国疫情报告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多见于夏季,2~7岁儿童好发,起病急,以高热、精神萎靡为主要症状,病程24小时内中毒症状明显,发展快,其最可能是
A.慢性细菌性痢疾
B.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型
C.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D.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E.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HIV检测的阳性结果报告应由哪个实验出具
A.正规医院的化验室
B.初筛实验室
C.各级卫生防疫站的实验室
D.确认实验室
E.医疗事故鉴定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对驱鞭虫病效果较好的药物是
A.阿苯达唑
B.甲苯咪唑
C.伊维菌素
D.阿苯达唑和多拉菌素
E.酚嘧啶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邮寄调查表
B.面对面询问
C.电话调查
D.现场自填调查表
E.小组访谈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慢性病一级预防措施的主要对象是
A.新查出的病人
B.高危人群
C.康复期患者
D.A+B
E.普通人群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治疗重症军团菌病的首选药物是()
A.红霉素加利福平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利福平
E.庆大霉素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地方性砷中毒病人皮肤色素脱失的主要机制是
A.局部细胞死亡
B.内分泌失调
C.局部皮肤纤维变性
D.黑色素细胞功能衰退或丧失
E.色素传递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男性,58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近1年活动后气短。吸烟20余年。体检: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双肺底有少量湿哕音,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扩张
B.肺血管栓塞
C.慢性阻塞性肺病
D.支气管哮喘
E.慢性肺脓肿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乙型脑炎疫苗在流行区主要免疫对象是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年
D.中年
E.旅游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目前建议的最佳运动模式为
A.每周3~5天,每天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
B.每周3~5天,每天2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
C.每周5天及以上,每天30分钟以上,低等强度
D.每周3天,每天2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
E.每周3天,每天30分钟以上,低等强度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埃及血吸虫尾蚴感染终宿主后,至发育为成虫、产卵,最少要多少天
A.20~24天
B.25~28天
C.28~30天
D.30~35天
E.60~63天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预防易感儿童患麻疹最有效的措施是
A.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B.注射麻疹灭活疫苗
C.注射人胎盘丙种球蛋白
D.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
E.隔离患儿防止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疾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A.定期检查
B.群众自我检查
C.合理用药
D.早期用药
E.以上都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某地发生霍乱疫情后,对疫点采取的下列措施,正确的措施是
A.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就地隔离治疗
B.对所有人隔离治疗
C.给予传染源发病前5天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预防服药,服药后不限制其活动范围
D.病后有过接触的人预防服药,服药后不限制其活动
E.不用采取什么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中提出,阻断HIV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遏制HIV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势头;力争把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是
A.2002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8年
E.2010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糖尿病二级预防的目标人群是
A.高危人群
B.患病人群
C.一般人群
D.有家族史的人群
E.有并发症的人群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一个乡级小学同时出现2例发热、出疹病人,经血清学检查,麻疹IgM阳性,证实为麻疹病例。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和暴发,最有效的措施是
A.隔离患者
B.一定年龄范围内的易感者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阻断流行
C.针对传播途径,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
D.流行时给予儿童高剂量的维生素A (400000U)
E.口服板蓝根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预防措施范围的是
A.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
B.饮水含氟量>1.0mg/L
C.人群日总摄氟量>3.5mg/人·日
D.饮水含氟量<1.0mg/L
E.成人氟骨症患病率<2.0%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易感人群是
A.儿童
B.青少年
C.青壮年
D.中老年
E.全人群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钩端螺旋体病治疗首选
A.大剂量青霉素
B.小剂量青霉素
C.环丙沙星
D.四环素
E.庆大霉素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水痘皮疹特点
A.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B.斑丘疹可以发展为水痘疹
C.丘疹、疱疹、结痂可同时存在
D.皮疹最初形态为斑丘疹
E.皮疹多沿某一感觉神经支的皮肤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