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特殊的公共资源,在传承和保护上,各地方、各部门需要形成合力。只顾自身利益,其结果只能是历史记忆的衰败甚至消失,这将成为人类永久的遗憾。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3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各国中居于前列。然而近些年,后继者缺乏、关注者老龄化、市场开发难……种种问题使这些“活的传统”正遭遇传承与发展的
瓶颈
。
如何正确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专家认为,如果一种文化形式不能为现实社会服务,实现不了自身价值,我们也应尊重其发展规律。研究者应及时开展调查,用现代化方式保存档案、做好记录。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尝试通过改良工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使古老工艺迎来新生机。西藏林芝地区将藏族传统织布工艺与市场对接,开拓了从文化创意到生活用品的全方位产品线,让传统工艺走出困境,迎来了新生机。
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度开发,相关保护工作要适当创新。要寻找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探索一条成功的市场化道路,并在获得经济效益后“反哺”公益性需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谈论了什么问题
A.我国是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C.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事迹
D.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