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1: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是弱质产业。但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生存依赖是100%的,农业又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产业。材料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全包,农村基本上是由农民自筹解决,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严重不足,而且还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材料3:长期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比维持在3.1:1左右,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比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6:1。材料4:十一五期间,中央政财”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请回答:简单概述材料1、2、3反映的问题。

答案: 正确答案:材料1、2、3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特...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材料1: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是弱质产业。但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生存依赖是100%的,农业又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产业。材料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全包,农村基本上是由农民自筹解决,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严重不足,而且还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材料3:长期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比维持在3.1:1左右,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比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6:1。材料4:十一五期间,中央政财”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请回答:简单概述材料1、2、3反映的问题。

答案: 正确答案:材料1、2、3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特...
问答题

材料1: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是弱质产业。但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生存依赖是100%的,农业又是永恒的必不可少的产业。材料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全包,农村基本上是由农民自筹解决,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严重不足,而且还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材料3:长期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比维持在3.1:1左右,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比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6:1。材料4:十一五期间,中央政财”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请回答:说明材料4反映的问题,并指出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与措施。

答案: 正确答案:材料4概述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三农”问题上取得的成就。之所以取得上述成就,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