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两个解向量,试求方程组的通解,并确定参数a,b,c.
则λ为何值时,方程组有解,有解时,求出所有的解.
后组成齐次线性方程组(Ⅱ),求(Ⅱ)的基础解系.
及线性方程组(Ⅱ)的基础解系
ξ
1
=[一3,7,2,0]
T
,ξ
2
=[一1,一2,0,1]
T
.
求方程组(I)和(Ⅱ)的公共解.
问:(1)a,b为何值时,方程组有解;(2)方程组有解时,求出方程组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3)方程组有解时,求出方程组的全部解.
的两个解向量,试求方程组的通解,并确定参数a,b,c.
及方程组(Ⅱ)的通解为
k
1
[一1,1,1,0]
T
+k
2
[2,一1,0,1]
T
+[一2,一3,0,0]
T
.求方程组(I),(Ⅱ)的公共解.
相似.
(1)求x与y;
(2)求一个满足P
-x
AP=B的可逆矩阵P.
求A的特征值,并确定当a为何值时,A可相似于A,当a为何值时,A不能相似于A,其中A是对角矩阵.
且|A|=一1,A的伴随矩阵A*有特征值λ
0
,属于λ
0
的特征向量为α=[一1,一1,1]
T
,求a,b,c及λ
0
的值.
齐次线性方程组(Ⅱ)的基础解系为
ξ
1
=[一1,1,2,4]
T
,ξ
2
=[1,0,1,1]
T
(1)求方程组(I)的基础解系;
(2)求方程组(I)与(Ⅱ)的全部非零公共解,并将非零公共解分别由方程组(I),(Ⅱ)的基础解系线性表示.
(1)若λ是A是一个特征值,证明α=[1,λ,λ
2
,…,λ
n-1
]
T
是A的对应于λ的特征向量;
(2)若A的特征值两两互异,求一可逆矩阵P,使得P
-1
AP为对角矩阵.
(1)求A的特征值;
(2)若ξ
1
=[1,1,0]
T
,ξ
2
=[2,2,0]
T
,ξ
3
=[0,2,1]
T
,ξ
4
=[5,-1,-3]
T
都是A的对应于λ
1
=λ
2
=0的特征向量,求A的对应于λ
3
的特征向量;
(3)求矩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