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下列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是( )。

A.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B.键全最低工资保障
C.减少外贸出口
D.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项选择题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耗费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源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向高能耗宣战—7月26日,中央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各省区市政府和千家高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质检总局和国资委联合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针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建筑节能工程等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对高污染整顿—7月,环保总局与河北等9个省(区)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责任书。10月,国冢环保总局勒令违反“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规定的山东沾化厂扩建工程等8个项目停止试生产和限期整改;对“十五”期间审批的2453宗建没项目逐一进行环保监督检查…… 在各部委打出的降耗减排“组合拳”作用下,地方政府也都落实“军令状”,将压力和目标分解到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岗位,将节能和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并不断加快整顿步伐。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红灯”源于( )。

A.环境成本过高
B.企业违法成本太低
C.环保执法不力
D.发展经济的“GDP崇拜”
多项选择题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耗费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源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向高能耗宣战—7月26日,中央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各省区市政府和千家高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质检总局和国资委联合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针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建筑节能工程等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对高污染整顿—7月,环保总局与河北等9个省(区)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责任书。10月,国冢环保总局勒令违反“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规定的山东沾化厂扩建工程等8个项目停止试生产和限期整改;对“十五”期间审批的2453宗建没项目逐一进行环保监督检查…… 在各部委打出的降耗减排“组合拳”作用下,地方政府也都落实“军令状”,将压力和目标分解到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岗位,将节能和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并不断加快整顿步伐。实现节能降耗的“硬指标”的关键在于( )。

A.形成合理的资源、能源价格体系
B.以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
C.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将“绿色GDP”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
多项选择题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耗费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源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向高能耗宣战—7月26日,中央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各省区市政府和千家高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质检总局和国资委联合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针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建筑节能工程等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对高污染整顿—7月,环保总局与河北等9个省(区)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责任书。10月,国冢环保总局勒令违反“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规定的山东沾化厂扩建工程等8个项目停止试生产和限期整改;对“十五”期间审批的2453宗建没项目逐一进行环保监督检查…… 在各部委打出的降耗减排“组合拳”作用下,地方政府也都落实“军令状”,将压力和目标分解到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岗位,将节能和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并不断加快整顿步伐。确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降耗指标,要综合考虑( )。

A.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B.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情况
C.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
D.能源自给水平
多项选择题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耗费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源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向高能耗宣战—7月26日,中央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各省区市政府和千家高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质检总局和国资委联合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针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建筑节能工程等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对高污染整顿—7月,环保总局与河北等9个省(区)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责任书。10月,国冢环保总局勒令违反“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规定的山东沾化厂扩建工程等8个项目停止试生产和限期整改;对“十五”期间审批的2453宗建没项目逐一进行环保监督检查…… 在各部委打出的降耗减排“组合拳”作用下,地方政府也都落实“军令状”,将压力和目标分解到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岗位,将节能和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并不断加快整顿步伐。造成我国单位GDP能耗较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心理不成熟
B.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制度不完善
C.能源资源价格水平不尽合理
D.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落后
多项选择题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耗费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源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向高能耗宣战—7月26日,中央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各省区市政府和千家高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国家发改委、能源办、统计局、质检总局和国资委联合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针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建筑节能工程等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对高污染整顿—7月,环保总局与河北等9个省(区)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责任书。10月,国冢环保总局勒令违反“三同时”(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规定的山东沾化厂扩建工程等8个项目停止试生产和限期整改;对“十五”期间审批的2453宗建没项目逐一进行环保监督检查…… 在各部委打出的降耗减排“组合拳”作用下,地方政府也都落实“军令状”,将压力和目标分解到每个地区、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岗位,将节能和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并不断加快整顿步伐。以下合理的说法有( )。

A.能效标准应当成为投资项目的重要约束条件
B.应建立一种资源使用补偿机制,平衡不同地域的发展要求
C.要从制度、结构和技术等方面拿出切实有效的硬措施来
D.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能耗指标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