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路基回填土方量为11000m
3
,综合单价为20元/m
3
,且规定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或等于)10%时可调整单价,单价调整为18元/m
3
或22元/m
3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了桥梁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d),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该计划。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经监理工程师计量,施工单位实际完成的路基回填土方量为10000m
3
。
事件2:工地附近无电源,为此施工单位准备了一台发电机组,西桥台基础第一个桩从7月16日7:00开始灌注混凝土,12:00因发电机组故障,灌注作业被迫停工,施工单位立即组织人员抢修,于3h后修复,导管拔出就位到原灌注顶部后继续灌注。
事件3:东桥台施工过程中,基础出现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是设计方案不完善,监理工程师立即下达了该工作暂停令,5d后设计单位提交了裂缝处理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并下达了复工令,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裂缝处理费用增加20万元,工期增加10d,停工期间窝工费用补偿1万元。
事件4:基础施工完成后,业主要求增加一小型圆管涵,施工单位接到监理指令后立即安排施工。由于原合同中无可参考价格,施工单位按照定额计价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圆管涵的报价单。监理工程师审核后认为报价太高,多次与施工单位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最后总监理工程师做出价格确定。施工单位不接受监理审批的价格,立即停止了圆管涵施工,并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明确提出只有在圆管涵价格被接受后才能继续施工。针对事件1,根据合同规定是否可以调整单价说明理由,路基回填土石方的结算工程款为多少万元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一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m
2
。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m
2
。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
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一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
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指出稀浆封层施工中错误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一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m
2
。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m
2
。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
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一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
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分析监理单位签发《工程变更令》的理由。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一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m
2
。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m
2
。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
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一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
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指出图中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