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0
/ 200字
搜索
问答题
试述继续犯的构成特征及处罚原则。
答案:
正确答案:(1)继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实行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持续、不间...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 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万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
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D.只构成盗窃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
A.绑架妇女、儿童罪
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
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
D.绑架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为杀害贺某,在偏僻处埋伏,见有人过来,以为是贺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其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处罚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犯罪、刑罚与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在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上采取罪、责平行说
B.刑事责任是犯罪与刑罚的上位概念
C.有犯罪和刑事责任就有刑罚
D.刑事责任是联系犯罪与刑罚的纽带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情形是( )。
A.侵占罪
B.侮辱罪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C.虐待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
A.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与乙有仇,欲置乙于死地。某日,甲见乙与丙被绳索悬吊于半空中洗擦楼房外墙玻璃,便用刀割断绳索,致乙、丙一起坠地死亡。对此,甲的主观罪过形式是( )。
A.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属间接故意,具有两个罪过
B.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属轻信过失,具有两个罪过
C.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也是直接故意
D.对乙属直接故意,对丙属意外事件,只具有一个罪过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哲学根据是( )。
A.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有认识能力
B.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有相对的意志自由
C.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有违法性认识
D.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存在主观罪过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甲和乙共同入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并协助公安机关将乙抓获。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B.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犯罪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期限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某怕王某杀死自己,就在王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某。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故意犯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A.判决确定
B.判决公布
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D.判决执行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立功的说法,错误的有( )。
A.犯罪分子被羁押后与律师、亲友会见过程中违反监管规定,获取他人犯罪线索并“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B.犯罪分子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C.犯罪分子亲友为使犯罪分子“立功”,向司法机关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可以认定为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
D.犯罪分子将其本人在以往查办犯罪的职务活动中掌握的他人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的,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对于假释的犯罪分子,可以撤销假释的条件有( )。
A.犯严重的故意犯罪
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C.过失犯罪
D.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但没有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贾某教唆17岁的吴某抢夺他人手提包,吴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贾某构成抢夺罪
B.吴某构成抢劫罪
C.对贾某应当从重处罚
D.贾某与吴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
A.排斥习惯法
B.禁止有罪类推
C.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对下列犯罪可以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有( )。
A.故意杀人罪
B.诬告陷害罪
C.绑架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故意杀人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是隐瞒了其10年前因犯盗窃罪被判刑的事实,构成自首
B.乙伤害被害人肖某后,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构成自首
C.丙自动投案时虽然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构成自首
D.丁抢劫四次,自动投案后供述了三次抢劫共计抢劫5 000元的事实,但是隐瞒了另外一起抢劫致人死亡的犯罪事实,不构成自首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走私石油的过程中使用暴力抗拒缉私,按照走私普通货物罪与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走私毒品的过程中使用暴力抗拒检查,按照走私毒品罪与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
C.丙使用李某的摩托车后藏匿不想归还。李某要求其归还时,丙谎称摩托车被盗。丙欺骗李某的行为不单独构成诈骗罪
D.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按照盗窃罪一罪定罪处罚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贪污罪的正确说法是( )。
A.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B.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也可以构成贪污罪
C.对于犯贪污罪的被告人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D.贪污数额小,但情节严重的,同样构成贪污罪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答案:
正确答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简述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答案:
正确答案:(1)行为的内容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暴力相威胁为其行为内容;敲诈勒索罪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而且...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一旦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其犯罪形态就是犯罪既遂。
答案:
正确答案:(1)这句话是错误的。 (2)根据我国的刑法理论,判断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唯一标准是犯罪构成,行为一旦齐备了犯...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 (1)该罪的罪名是什么请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确认其犯罪构成的内容。 (2)本条规定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什么 (3)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并将被害人遗弃于人烟稀少处而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4)甲是某矿山的司机,在矿山内运送矿石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不慎将人撞死,如何处理
答案:
正确答案:(1)《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为:①侵犯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②客观方面表...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试说明: (1)本条规定中的“杀害被绑架人”的含义是什么 (2)行为人绑架后着手实施杀人行为企图灭口,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害人没有死亡,是否要判处死刑为什么 (3)如何理解“偷盗婴幼儿”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如何处理 (4)甲15周岁,绑架乙后将乙杀死,如果你是法官,应当如何处理此案
答案:
正确答案:(1)“杀害被绑架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绑架行为的过程中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 (2)原则上不应判处死刑。因为...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被告人,丁甲,男,43岁,农民;丁乙,女,18岁,待业青年;丁丙,男,15岁,学生;姜某,男,19岁,无业。 2003年12月10日,丁丙、姜某在家饮酒时产生抢劫歹意,遂蒙面伪装后,持猎枪闯入某公司经理张某家,对张某进行威胁,从张某身上搜得仅有的50元钱。二犯仍不满足,随即以匕首撬开室内组合柜,将柜中人民币1万元以及一些贵重物品洗劫一空。作案后二犯携带钱物逃至丁丙家,家中只有丁丙之姐姐丁乙。姜某当着丁乙的面将所抢得的钱物放在床上说“这是我们抢来的”,并提出把现金先藏在丁家。被告人丁乙不同意,提议放在丁丙奶奶家藏匿。被告人丁乙返回家后,即将此事告知其父被告人丁甲。次日,公安人员根据线索到丁家调查其子抢劫一案,丁甲谎称其子上学未归,并与丁乙一同竭力证明丁丙没有作案时间。其后,丁甲还指使丁乙将丁丙的衣服、皮鞋以及两张火车票送到奶奶家中,告知丁丙公安人员曾来家中调查一事。当丁丙得知自己已被公安机关列为怀疑对象时,即脱掉作案时穿的衣服、鞋交给丁乙,并换上丁乙带来的衣服和鞋,丁乙将丁丙作案时穿的衣服、鞋毁弃于屋后垃圾坑中。丁丙与姜某一起携赃款赃物乘坐火车潜逃。丁乙回家后便将二犯潜逃一事告知其父丁甲。丁甲即对丁乙说:“此事千万不要说出去,否则要犯杀头罪的。”丁乙点头同意照办。当公安机关传讯二被告人询问丁丙去向时,二被告人均隐瞒了二犯潜逃的事实和其他情节。不久案发,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了丁甲、丁乙。 问:(1)对丁丙和姜某应当如何定罪量刑 (2)丁甲与丁乙构成何罪 (3)如果丁甲是在被丁丙教唆后而为丁丙提供火车票帮助其逃跑的,对于丁丙的教唆行为又如何处理
答案:
正确答案:(1)根据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是抢劫罪。本案中,被...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之后,甲找到中学生丙(男,15岁),给丙5 000元报酬,请丙将停在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复邻居。丙说没问题,10天以内解决。丙拿钱带上同学丁(男,15岁)一起吃喝、上网吧。丁问丙哪来这么多钱,丙告以实情,并请丁帮忙,丁答应,并搞来一大瓶汽油放在丙家,准备点火用。 此间,甲担心轿车离自己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家和邻居的房屋r就打电话告诉丙放弃烧车,并让丙将5 000元钱退回。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偿还,听后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通知丁就在当晚行动。丁答应,约定当晚在烧车地点会合。晚上,丙带上汽油瓶到烧车地点,丁因害怕未去。丙久等丁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在一边察看动静。丙见火越烧越大,十分害怕,急忙打电话报火警,并急叫附近四邻灭火。由于丙报警、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烤糊了邻近该轿车的几间房屋的门窗和屋檐,未造成其他后果。 事后,甲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让乙核定险损事故。乙明知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20万元保险金。 案发后,乙在审讯期间主动交代:在三个月前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本公司骗领到5万元赔款,据为己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各构成何罪或何罪的共犯(只需指明甲、乙、丙分别就哪一事实成立何罪或何罪之共犯,不必说明理由) (2)丁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
答案:
正确答案:(1)①甲和乙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20万元保险金”这一事实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同犯罪。②丁和丙就放火这一事实构...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试述继续犯的构成特征及处罚原则。
答案:
正确答案:(1)继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实行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持续、不间...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试述准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的适用条件。
答案:
正确答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