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如果认为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B.如果认为内部控制虽然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仍有一项或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 C.增加强调事项段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 D.如果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要素的列报不完整或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而非增加强调事项段
A.如果被审计单位在基准日后对存在缺陷的控制进行了整改,整改后的控制运行了足够长的时间,注册会计师即可将其视为内部控制在基准日不存在重大缺陷 B.注册会计师确定整改后控制运行的最短期间需要根据控制的性质和与控制相关的风险.无须运用职业判断 C.只要被审计单位在基准日前对存在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整改,注册会计师即可得出该内部控制有效的审计结论 D.如果被审计单位在基准日前对存在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整改,但新控制尚没有运行足够长的时间,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内部控制在基准日存在重大缺陷
A.在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有效的前提下,除非系统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只要对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测试一次,即可得出所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是否运行有效的结论 B.对于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一旦确定被审计单位正在执行该项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元需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 C.在连续审计中,与基准相比较的策略适用于所有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的测试 D.如果发现的控制偏差是系统性偏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舞弊的可能迹象以及对审计方案的影响
A.管理层 B.内部控制评价人员 C.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 D.审计委员会指导下的第三方
A.评价该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 B.评价他人的专业胜任能力时考虑其专业资格、专业经验与技能等相关因素 C.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可利用他人工作的程度将增强 D.更多利用企业内部负责监督、稽核或合规工作的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