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辖区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3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C、各级人民政府接到事件报告后的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D、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省、地、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视事件性质、波及范围等情况,及时与邻近省、地、市、县之间互通信息。
A、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就是以监测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条件,采取综合评估手段,建立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及时发现事件的苗头,发布预警。 B、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依次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表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的预警。 C、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低级别的预警线指标。 D、通过对疾病及健康相关事件的历史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验证预警指标的敏感性。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 C、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渐减少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负责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应急队伍只为一组,无需浪费人力分组别组建。 B、卫生应急队伍以现场应急处置为主要任务,人员组成应确保专业结构合理、来源广泛。 C、应急装备日常管理单位负责应急装备的仓储、培训、技术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 D、根据应对事件类型的不同,应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医学高等院校和军队等单位,选择年富力强、具有实践经验的现场流行病、实验室检测、临床救治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的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
A、事件发生后、有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现场处置、积极救治病人 B、事件处置完毕、评估处置效果、争取以最小投入、产生最大效果 C、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 D、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