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革兰染色阳性 B.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 C.侵袭力较弱 D.对热、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对干燥、寒冷的抵抗力较强 E.产生内毒素
A.白喉杆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引起发热 B.白喉外毒素经淋巴和血液到达心肌、末梢神经,引起严重损害 C.白喉外毒素经淋巴和血液到达全身,引起中毒性休克 D.白喉杆菌在鼻咽部繁殖形成急性假膜性炎症,此假膜易脱落 E.白喉外毒素不损害肝脏
A.白喉杆菌对热、化学药品抵抗力强 B.白喉杆菌对干燥、寒冷抵抗力弱 C.直射阳光下数小时不能灭菌 D.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E.外毒素为耐热的多肽
A.白喉杆菌在呼吸道粘膜表层组织繁殖,产生特殊的外毒素 B.外毒素可导致局部和周围组织坏死,形成急性假膜性炎症 C.假膜呈灰白色,与粘膜下组织结合紧密,勉强撕开,可致出血 D.白喉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以心脏损害为主的脏器官损害 E.白喉杆菌侵入血液循环形成化脓性病灶
A.于假膜与黏膜交界处取材 B.涂片染色后镜检,查出白喉杆菌即可确诊 C.需要与非致病的类白喉杆菌鉴别:行细菌培养和毒力试验 D.用荧光素标记白喉抗毒素染色,荧光显微镜检出白喉杆菌即可诊断 E.用2%亚碲酸钾液涂于患者假膜上,10~20分钟后,观察假膜颜色变化亦可作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