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露出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K68+398~K68+489段隧道周边为流沙地层;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A 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风险等级为Ⅱ级。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K68+398~K68+489段施工前,拟定了施工方案,决定采用全断面法对隧道开挖。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仪器B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该段隧道隧道用钢拱架配合混凝土进行支护,发现隧道有超挖现象。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K68+238~K68+298段及K69+008~K69+498施工时采用了超前支护手段对隧道开挖掌子面进行预支护、预加固。
事件四:隧道在开挖及喷射混凝土过程中过程中,要保证洞内喷雾洒水正规化,喷射混凝土时选用湿喷。

事件二中,对隧道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的仪器B 是?K68+690~K68+693段超挖现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隧道超欠挖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露出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K68+398~K68+489段隧道周边为流沙地层;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A 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风险等级为Ⅱ级。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K68+398~K68+489段施工前,拟定了施工方案,决定采用全断面法对隧道开挖。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仪器B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该段隧道隧道用钢拱架配合混凝土进行支护,发现隧道有超挖现象。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K68+238~K68+298段及K69+008~K69+498施工时采用了超前支护手段对隧道开挖掌子面进行预支护、预加固。
事件四:隧道在开挖及喷射混凝土过程中过程中,要保证洞内喷雾洒水正规化,喷射混凝土时选用湿喷。

K68+398~K68+489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写出合理的开挖方法。
2.问答题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露出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K68+398~K68+489段隧道周边为流沙地层;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A 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风险等级为Ⅱ级。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K68+398~K68+489段施工前,拟定了施工方案,决定采用全断面法对隧道开挖。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仪器B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该段隧道隧道用钢拱架配合混凝土进行支护,发现隧道有超挖现象。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K68+238~K68+298段及K69+008~K69+498施工时采用了超前支护手段对隧道开挖掌子面进行预支护、预加固。
事件四:隧道在开挖及喷射混凝土过程中过程中,要保证洞内喷雾洒水正规化,喷射混凝土时选用湿喷。

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的A 单位是?该隧道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
3.问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计算事件四中竣工验收的的分数并判断等级。
4.问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事件三中,路堤安全监控量测的项目有哪些?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是否合理?
5.问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的处置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针对浆喷桩中断的问题,施工单位如何处理?
6.问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指出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7.问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写出图中序号2、4的名称及作用;2为何种类型的填料?
8.问答题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的路基工程。主线起讫桩号为K1+200~K68+000,主线路线全长66.8km;此地区地形、地质复杂,水田、河塘分布广泛,其中K2+300~K2+569段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高度为26m,施工方案拟选用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2+500~12+680段,为半挖半填路基,土质主要为强风化岩石,岩体破碎,挖方边坡高度为24m。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方案,纵向分层开挖,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即开始施工。
事件二:K13+500~13+610段地基松软,经检测,土体十字板抗剪强度为16KPa,设计文件中的处置方案为振动沉管粒料桩,施工单位认为该方案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随即提出了变更,将软土处置方案变更为浆喷桩。该变更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随即应用于该工程。在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用电故障,导致喷浆中断6小时。
事件三:在K2+300~K2+569施工时,施工单位对该段路堤进行安全监控量测,并布置了监测点。将边坡挡土墙的观测点布置在挡土墙墙角位置。
事件四:路基完成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该工程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88,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91,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0。

该项目粉煤灰路堤填料在正式使用前要对填料做哪些试验?
9.问答题

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ZK10+000~ZK10+800,右洞起讫桩号:YK10+000~YK10+820,隧道最大埋深220m,地下水不发育。隧道部分地段地质情况为:左洞ZK10+100~ZK10+200段,岩性为强风化钠长石英片岩,岩体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为235;右洞YK10+300~YK10+500段,岩性为中风化钠长石英片岩,岩体较硬、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为300,右洞进口YK10+000~YK10+150为Ⅴ级围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左洞进口洞门采用端墙式,进口段明洞左侧采用偏压墙,洞口施工包括以下主要工序:①仰坡开挖及防护;②截水沟开挖、铺砌;③边坡开挖及防护;④偏压墙开挖、浇筑混凝土;⑤管棚成孔、装管、注浆;⑥套拱施工。
事件二: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二衬施工前,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验。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定并经总监办批准了监控量测方案,方案明确了预警机制,分三级管理,Ⅴ级围岩位移预警管理等级见表4-1。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纳入Ⅰ级管理:①连续3天拱顶沉降大于3mm;②一天拱顶沉降大于20mm。
隧道施工过程中,右洞YK10+100(位于Ⅴ级围岩段)处,拱顶沉降观测成果见表4-2。

事件四: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做了以下工作:
(1)施工前,施工单位依据风险评估结论,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2)施工单位专项方案要求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20m,Ⅴ级围岩不得超过90m。
(3)隧道开工前,项目部仅对隧道工区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了岗前安全培训。
事件五:右洞YK10+000~YK10+150段为Ⅴ级围岩,初支工字钢间距为0.8m,该段施工时作业队采取两台阶法,每循环隧道进尺1.5m,出渣完成找顶排险后,就进行架立工字钢拱架的施工,当右洞施工至YK10+120处,正在架立工字钢拱架时,掌子面发生了塌方,塌渣封闭了塌腔口。

分析事件五塌方的原因,简述该塌方处理的主要措施。
10.问答题

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ZK10+000~ZK10+800,右洞起讫桩号:YK10+000~YK10+820,隧道最大埋深220m,地下水不发育。隧道部分地段地质情况为:左洞ZK10+100~ZK10+200段,岩性为强风化钠长石英片岩,岩体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为235;右洞YK10+300~YK10+500段,岩性为中风化钠长石英片岩,岩体较硬、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 为300,右洞进口YK10+000~YK10+150为Ⅴ级围岩。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左洞进口洞门采用端墙式,进口段明洞左侧采用偏压墙,洞口施工包括以下主要工序:①仰坡开挖及防护;②截水沟开挖、铺砌;③边坡开挖及防护;④偏压墙开挖、浇筑混凝土;⑤管棚成孔、装管、注浆;⑥套拱施工。
事件二: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二衬施工前,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验。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定并经总监办批准了监控量测方案,方案明确了预警机制,分三级管理,Ⅴ级围岩位移预警管理等级见表4-1。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纳入Ⅰ级管理:①连续3天拱顶沉降大于3mm;②一天拱顶沉降大于20mm。
隧道施工过程中,右洞YK10+100(位于Ⅴ级围岩段)处,拱顶沉降观测成果见表4-2。

事件四: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做了以下工作:
(1)施工前,施工单位依据风险评估结论,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2)施工单位专项方案要求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20m,Ⅴ级围岩不得超过90m。
(3)隧道开工前,项目部仅对隧道工区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了岗前安全培训。
事件五:右洞YK10+000~YK10+150段为Ⅴ级围岩,初支工字钢间距为0.8m,该段施工时作业队采取两台阶法,每循环隧道进尺1.5m,出渣完成找顶排险后,就进行架立工字钢拱架的施工,当右洞施工至YK10+120处,正在架立工字钢拱架时,掌子面发生了塌方,塌渣封闭了塌腔口。

事件四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