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一个美国鞋业公司派它的财务主管A到一个非洲国家去了解公司的鞋能否在那里找到销路。一星期后,这位主管打电话回来说:“这里的人不穿鞋,因而这里没有鞋的市场”。接着该鞋业公司总经理决定派最好的推销员B到这个国家,对此进行仔细的调查。一星期后,推销员打电报回来说:“这里的人不穿鞋,但是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鞋业公司总经理为弄清情况,再派他的市场营销副总经理C去解决这个问题。两星期后,市场营销副总经理打电报回来说:“这里的人不穿鞋,然而他们有脚疾,穿鞋对脚会有好处。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教育他们懂得穿鞋如何有益方面花一笔钱,我们在开始之前必须得到部落首领的合作。这里的人没有什么钱,但是他们生产着有我未曾尝过的最甜的菠萝。我估计鞋的潜在销售量在3年以上,因而我们的一切费用包括推销菠萝给一家欧洲连锁超级市场联合经营的费用,都将得到补偿。总的算起来,我们还可以赚得垫付款的20%的利润。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毫不迟疑地去干”。为什么三个调查员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问答题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 100 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 10 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 1000 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 10 座香案,于是买下 10 把梳子。丙先生来到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 1000 把梳子。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 1000 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  案例讨论:要求用营销观念的思想对三个应考者的类型进行分析。
4.问答题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 100 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 10 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 1000 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 10 座香案,于是买下 10 把梳子。丙先生来到一座颇负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 1000 把梳子。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 1000 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  案例讨论:同样的产品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市场销售与盈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