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个体小农经济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自然经济

最新试题

下表是“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1951-1960年我国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河洛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汉朝史料来看,一些重要的物产名号往往辅以地名,如:“鲁缟”、“齐纨”、“蜀锦”等,这反映汉朝()。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196年中,顺治十二年至康熙二十二年实行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五年实行了部分地区海禁,总计39年。乾隆二十二年后,欧美各国“在广州收泊贸易”,南洋地区的国家到闽、浙、江海关贸易。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