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召陵之盟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相地衰征
2.名词解释《尚书》
3.名词解释《洪范》
4.名词解释司母戊鼎
5.名词解释殷墟
6.名词解释工商食官
7.名词解释井田制
8.名词解释五刑
9.名词解释成周八师
10.名词解释宗法制

最新试题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邾城,为举水河畔的新洲城。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曹侠(颛顼五世孙晏安后裔)为武王“挟毂骖乘”因而有功,封国于邾,名邾子国,邾城由此而得名。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穆,禾麻菽麦。”这首诗歌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标志着()。

题型:单项选择题

周武王灭商之后,将王畿之地分为邙、墉、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河南安阳),称邙国。此举主要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秦统一后,全国“文字异形”,秦始皇指定官员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了文字。下列对此举措评价不合理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战国诸子争鸣时,各流派都声称自己的智慧包罗万象,认为竞争对手那只是部分真理。“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仁知且不蔽”。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平价抛出。这一做法()。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大禹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我们了解它的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