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合同约定建成后的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施工单位施工至井深360m处发现岩壁有较大出水点,且井筒涌水量突然超过原地质资料提供数据的2倍多。施工单位经过紧急抢险处理后才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然后报告了监理工程师。三个月后验收井筒质量时,虽无集中出水,但并筒涌水量达到8m3/h。质量检验部门不予签字。建设单位怀疑井壁质量有问题强行要求在360m处破壁打4个检查孔,施工单位不仅拒绝,且提出抢险损失的索赔。事后还引起了建设单位以质量检验部门不签字为由的拒付工程款纠纷。

问题:
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lOm3/h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是否正确?针对本寨例情况,说明应如何正确应对建设单位的合同要求。
3.井筒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哪些保证井壁施工质量的措施?有较大出水点时,应如何处理?
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为降低井筒涌水量,可采用什么方法?
5.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说明本案例索赔的正确做法。
6.指出施工单位在拒付工程款纠纷事件中的过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背景: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布置在同一工业广场内,风井离主、副井约4.5km。一施工单位承建了主、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6.5m,深度850m,井壁厚度600mm,混凝土标号为C60。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施工方案,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及作业内容包括:采用2个3m3吊桶排矸,两台直径2.8m单滚筒绞车进行单钩提升,6臂伞钻打眼,l台HZ-4中心圆转抓岩机出碴,溜灰管下料,整体金属模板砌壁(模板厚度60mm)。
在井筒的施工中,项目经理制定了对施工队的考核办法,规定项目部每月月底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按进度支付施工队人工工资,并要求施工队每周做一组试块。施工队长将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规定出碴班每出一桶岩碴记1分,并要求岩碴面距吊桶上沿高度为50mm~120mm,否则不予记分;砌壁班立模时的模板上口要低于上段井壁100mm,以便于浇筑混凝土,脱模后立即用细石混凝土填实接茬缝。
在井筒施工到350.0m~353.6m时,以井筒中心为基准,测量井筒荒断面的半径如表1,测点分布见测点布置图。由于大雨影响石子进场,三天未能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安全,对该段井筒进行了锚喷临时支护,喷射混凝士厚度70mm。石子到场后。砌壁班下放模板、凿毛接茬面表层,模板落位后以井筒中心为基准测量了模板底部内侧的半径,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测量结果见表2,测点位置仍见测点布置图。
表1:井筒荒断面半径测量结果表
 
测点布置图
表2:模板底部内侧半径测量结果表

问题:
1.该井筒施工方案的设备配置有何不妥?为什么?
2.项目经理采用的施工质量验收方法有何不妥之处?
3.施工队长对出碴班的考核合理吗?为什么?
4.施工队长对立模的要求有何不妥?正确的要求是什么?
5.在施工350.0m~353.6m段井筒过程中。存在哪些影响井壁质量的问题?

4.多项选择题根据《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不适宜于建厂的地区或地段是()。

A.基本烈度高于9º的地震区
B.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
C.规定的重要军事设施影响范围以外
D.泥石流、断层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E.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防护带内

5.多项选择题根据《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大型爆破必须申请《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小型爆破作业则不必
B.爆炸物品仓库应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爆破员负责看守
C.爆破员领取炸药雷管必须经现场负责人批准,未用完的要妥善保管
D.大型爆破作业方案须经所在地县、市主管部门及公安局批准同意方可实施
E.爆破后经现场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解除警戒

6.多项选择题立井井筒掘进工作中,装岩设备一般可选用()。

A.耙斗式装岩机
B.中心回转抓岩机
C.环行轨道抓岩机
D.铲斗后卸式抓岩机
E.长绳悬吊抓岩机

7.多项选择题根据对顶板和围岩地压管理方法的不同,采矿方法分为()。

A.爆破采矿法
B.空场采矿法
C.充填采矿法
D.崩落采矿法
E.水力采矿法

8.多项选择题关于立井井筒的施工吊盘,说法正确的是。()。

A.吊盘圈梁必须为一完整的闭合圆弧梁
B.吊盘的主梁必须为一根完整的钢梁,且两根主梁应尽量对称布置
C.吊盘上应设置井筒测量孔
D.吊盘上安置的各种施工设施应尽量均衡布置
E.吊盘一般采用提升机悬吊

9.多项选择题预防静电、雷电引发早爆事故的措施有()。

A.采用有良好接地装置的装药工艺系统
B.在压气装药系统中采用PVC输药管
C.雷雨天采用电雷管导爆索起爆系统
D.在炸药库房上安设避雷装置
E.雷雨天在雷电区的地下爆破作业要暂停

10.多项选择题导致拒爆、瞎炮的原因有()。

A.导爆索起爆网路电阻不平衡
B.爆破网路中有延期雷管
C.同—爆破网路中雷管类型不同
D.发爆器的电压不足或雷管过多
E.药卷之间有岩粉阻隔或散装药过于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