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到“一超多强”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当今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面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舟共济、并肩同行是人类唯一的选择,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①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②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各国相互联系的程度加深④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些措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西方主要国家妇女获得选举权时间表》,据此,可以推断()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运输技术不断创新,人和货物借助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同时,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材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91年苏联解体,给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最重要的启示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美国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指出,二战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基于一个简单的观念“你要么与我们为伍,要么与我们为敌”。这表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关于二战后欧洲各国边界的讨论结果,德国东部的大片领土将会划给波兰。丘吉尔对此评论道:“用德国饲料填满这只波兰鹅,恐怕它会消化不良。”这反映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代的历程》一书中描述了“一件衬衫的诞生”:制作衬衣的棉花生长在印度,棉花的种子来自美国,棉线中的人造纤维来自葡萄牙,染料则来自6个国家,领口内衬来自巴西,剪裁机器来自德国,最后的制作在马来西亚完成。材料表明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史实的有()①冷战使世界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②冷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③冷战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④冷战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