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

北疆亚区位于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起五家渠、西至霍尔果斯。≥10℃积温3450~3600℃,无霜期160d以上。适合种植()。

题型:多项选择题

棉种萌发前侵染而造成烂种,萌发后末出土前被侵染而引起烂芽。棉苗出土后受害,初期在近土面基部产生黄褐色长条形病斑,逐渐扩大呈黑褐色,最后包围整个基部呈明显缢缩,病苗萎蔫倒伏枯死。表述的是棉花()病。

题型:填空题

已经出现大小苗的棉田不可以使用缩节胺控制棉苗生长,否则大苗更大,小苗更小。

题型:判断题

枯萎病是由下向上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形成“顶枯症”;黄萎病的症状是自下而上逐渐向上发展,一般不形成顶枯。

题型:判断题

下列关于碧落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棉铃标准:幼铃(直径<2cm);成铃(直径>2cm)。

题型:判断题

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只抑制棉株顶端优势,起到替代人工打顶作用。而缩节胺主要抑制细胞拉长,起控制节间长短和株高的作用,所以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剂和缩节胺可以互相替代。

题型:判断题

棉铃内部充实期:铃面初期出现阳光照射的红斑,铃色由嫩绿变为黄绿,裂铃前变成红褐色。种子发育和纤维合成加快,干物质积累剧增,含水量下降。

题型:判断题

脱叶剂药效在日最低气温12℃以上、日平均气温16℃以上正常发挥,气温越低越不利于脱叶剂药效的发挥;催熟剂(乙烯利)在20℃以上可刺激棉株产生并释放大量乙烯,促进棉桃开裂及吐絮,低于20℃不利于催熟剂(乙烯利)药效正常发挥。未来6-10d不得低于()℃。

题型:填空题

枯萎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地温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题型: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