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荀子》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关山月》
B.《饮酒》
C.《短歌行》
D.《国殇》

3.单项选择题《蜀相》是一首()

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

4.单项选择题《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5.单项选择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煜

6.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
C.《汉书》
D.《国语》

7.单项选择题“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马迁

8.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B.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C.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D.数罟不入洿池

9.单项选择题“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10.单项选择题中药里的“雄黄”属于()

A.矿物
B.植物
C.动物
D.合成药剂

最新试题

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据此观点可推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恩、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西汉的都城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德国著名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他们走在国际无产阶级的前面,夺取了政权并且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实践问题,他们在全世界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决战大大向前推进了。”在卢森堡看来,十月革命()。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伐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最早实行赋税改革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题型:单项选择题